《江湖叢談》江湖不是具體的地域概念是由人的活動和人際關係構成

2020-12-19 善書生

本文為你解讀的是《江湖叢談》,將為你講述舊中國的真實江湖,揭秘江湖背後的運行規則。

我們經常說到江湖,但江湖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通常能想到的江湖有兩個:一個存在於武俠小說裡,武俠江湖就像句咒語,能喚醒我們關於自由、俠義、快意恩仇等等情懷的幻想。但這只是個寄存夢想的地方,按照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專家陳平原教授的話講:「整個武俠江湖,就是一個大的假設。」它是出於讀者對超越現實的渴望,或者說,是對生活的不滿和批判。另一個江湖,則是指社會中的各種潛規則,說某人有江湖氣,是說他能熟練運用非正常的手段擺平問題。很多人喜歡引用電影《笑傲江湖》裡的臺詞:「這個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揭示了江湖的一個共有屬性:它不是具體的地域概念,而是由人的活動和人際關係構成的。

除了剛才說到的兩個,在現實世界中,還存在著第三個江湖:一個真實存在的江湖,有活生生的江湖人和江湖法則。研究這個江湖的書籍,大體有兩類:一類是社會學家、紀實作家對某一領域、某個群體的研究;另一類是從江湖規矩引申出來的處事法則或成功秘訣,比如李宗吾出於激憤而作的《厚黑學》。但這兩類書,都沒有直接回答「江湖是什麼」。也許,只有由真正的江湖人來寫,完全以江湖和江湖人為描述對象的書,才能幫助我們了解江湖的真實面目。這期音頻要說的《江湖叢談》,就是這樣一本書。

這本書寫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最開始是在北平的《時言報》上連載,一共有一百多篇短文,這些文章的形式是直接描述江湖人、江湖內幕和具體事例。結構上是從各個江湖行業門類說起,逐一詳細講述江湖內幕,介紹清末至民國的江湖人物。作者頗有俠義之風,在書中大量揭露了江湖騙術,勸誡公眾警惕不要上當。

著名作家、劇作家蘇叔陽認為,《江湖叢談》在當時就是一個奇蹟,現在看更是空前絕後。現代人的寫作和研究,不可能再獲取那些材料,再現那種「身處其中的真實感」。我們看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解過去的野史趣聞。江湖現象是中國人生活中的獨特景象,了解它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深入的認識。我們能模糊地感到身邊存在著江湖,想要觀察它的運行和構成,就要向前尋找源頭。

《江湖叢談》裡的舊中國江湖,在當下的現實裡仍有大量的變種衍生,背後的原則、邏輯也大致相同。所以,這本書仍然有現實意義。《江湖叢談》是一本由江湖術語寫成的書,它們既不好發音,也不容易記住,記住了也沒什麼用處。我們在講述中,如果沒有必要,就儘量把它們「翻譯」回正常的白話。

這本書是1938年出版的,當時署名為「雲遊客」。雲遊客當時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原因之一,是書中揭秘了江湖騙術,斷了很多人的財路,使作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目前公認的說法是:雲遊客就是評書藝術家連闊如。連闊如生於1903年,1971年去世。他早年擺過相面算卦攤,青年時拜師學說評書,以善說東漢、三國、水滸等長篇評書著稱,風格自成一派。他本人身處江湖行當,多年走南闖北,熟悉江湖的掌故和秘密,又能寫見識通透的文章,有從內部還原江湖面貌的能力。但也有一些曲藝愛好者認為,說雲遊客就是連闊如,是跟連闊如署名發表的《漫話江湖》混淆了,本書的作者還需要繼續考證。作者存疑,是中國舊書的常見命運。由於本書近年來的各版本已經都署名為「連闊如遺著」,在沒有新的有力證據前,還是認定作者為連闊如。

《江湖叢談》的作者並非學者,沒有對他寫到的江湖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我們今天的講述,要結合一些對舊中國政治、文化的概述,用書裡的材料,講到有關江湖的三個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舊中國的社會中,真正的江湖是什麼,江湖人又是什麼人?第二個問題是:江湖中的行業有哪些,又是如何運作的?第三個問題是:真正的江湖規矩,是什麼規矩,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說江湖,當然要先正名了。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在舊中國社會中,什麼是江湖,什麼是江湖人?

這本書裡講的江湖和江湖人,沒有任何幻想和假設的成分,特別實在,一句話就能概括:舊中國江湖,就是國家權力管理不到的底層社會,江湖人就是人在江湖裡,遵守江湖規則,做江湖生意的人。但是,也不是這麼簡單。我們要深入了解江湖的運行規律,還得說說江湖和主流社會的關係。這裡,需要介紹兩個關於舊中國的知識點:一個是權力系統,一個是社會階層。

咱們先來看權力結構:舊中國的權力結構分兩層,縣以上歸朝廷管,也就是皇帝和官僚體系;縣以下,由地方上的士紳和家族自治。這種結構相當穩固,但是不嚴密,總有覆蓋不到的地帶,真實的江湖就在這個權力覆蓋不到的地帶裡。你也許想到武俠小說了,沒錯,很多武俠小說就是故意把權力排除在情節之外,好讓俠客們為所欲為。就拿《笑傲江湖》來說,我們都有點兒奇怪:魔教和五嶽劍派他們打打殺殺,鬧出這麼大動靜來,官軍怎麼會不管呢?這個沒辦法,武俠小說就得這麼寫,現實中的江湖也會遠離權力。

本期音頻開頭說過:江湖不是地域概念,那它是什麼概念呢?其實就是權力概念,江湖是主流權力之外的區域。在中國的價值體系裡,「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向來是相對概念。廟堂就是朝廷,但江湖是沒有和廟堂對立或者議價的能力的,廟堂不管,或管不了的時候,江湖就得到了發展機會。不過,權力也會表現在地理上。比如在本書所寫的清末民初,江湖人在天津最重要的活動場所,是如今的南市一帶,當時稱為「三不管」。為什麼叫「三不管」呢?當年,這個區域在清政府轄區和日本、法國兩國租界之間,因為是荒地,日法租界不管,清政府衙門也不管。所以江湖人才可以在這裡生存,還發展成了繁華的鬧市。

舊中國的權力結構,從秦漢到民國,時松時緊,江湖的空間也就時大時小,這是客觀現象。咱們再來看看主觀上,江湖人都是如何對待權力的。總體來說,他們採取的是迴避和敬而遠之的態度。比如,江湖人最大的噩運是打官司。他們的許多迷信禁忌都與此有關,比如他們禁止談論前一天做的夢、禁止說龍虎塔橋等字,說的人,要賠聽到的人一天的收入。他們認為,犯忌的最嚴重後果就是攤上官司。江湖人打官司,大多是他們自己的騙術敗露引起的。他們的社會地位低下,在當地又是外來者,打官司是什麼後果,當然不言而喻。舊社會的老百姓有句俗語,叫「冤死不告狀」,是說就算有理,落到法律體系裡也沒法預計結果,更何況是本來就沒理的江湖人了。但是,江湖人又不像普通人那樣迷信權力,他們發現權力體系的漏洞且利益足夠大時,也敢於從當權者身上牟利。江湖相士左右當權者的故事一直都有,下面再給你講一個以朝廷大員為行騙對象的騙術事例。

清光緒年間,某任河南巡撫因為觸怒皇上將會被治罪,當地官場人心惶惶。就在此時,全城官吏中傳聞,城外某寺院來了一群操京城口音、衣著華麗的人,很像朝廷欽差。有人跟蹤賄賂了其中的一名僕役,僕役洩露說,他們確實是跟隨某個王爺來查案的。第二天,跟蹤的人目睹那個僕役因為洩密被鞭打至死,屍體用筐抬出了寺外。巡撫聽說了這件事,更加恐懼,立刻前去拜見,果然在寺裡見到有侍衛和大臣護駕的年輕王爺,王爺說案件已查完,次日就要走。巡撫立即於當夜獻上了萬兩黃金。這群人走後,留下一封書信,信裡只有兩個大字:領謝,領取的領,感謝的謝。巡撫這才知道上當,但迫於情勢,也不敢聲張和追查。

這可不是一個孤立的傳奇,這是從明清就有的江湖行當,叫做「雁班子」。雁是大雁的雁,班子就是戲班子的班子,在江湖中規模和難度最高。他們的組織嚴密,可達數十人,主導者對官場內幕非常了解。這種騙術風險高,成本高,不過收益也很高。這件事的背後,也有一個地位的轉換:江湖人一旦把大官引進騙局,就通過他們掌握人心理弱點的技術佔據了主動,大官們就變成了弱勢的一方。

剛才,咱們從「官僚加士紳」的權力結構說起,說到了江湖如何在權力之外運行。咱們再來說說下一個知識點:舊中國的社會階層,這個知識點,能幫助我們理解江湖人的行為特徵。舊中國的社會階層,不是分成貴族和平民,而是按照職業劃分社會身份,中國民間的主流身份是「四民」,就是士農工商。這也是當時通行的價值觀。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一個秀才,無論多麼貧困,也屬於士人,社會身份要在富裕的商人、有名的戲子之上。那江湖人是什麼身份呢?江湖人根本就不在四民主流裡,身份比商人、演員更低。舊中國對社會上的流品有「九流」的說法,也就是「三教九流」的九流。這九流有很多版本,但江湖行業始終是末流。罵人話裡的「下九流」「下流」,就是這麼來的。在社會公眾眼中,江湖人身份低下,雖然在日常生活裡必不可少,但需要嚴加防範。

江湖人一直受到社會歧視,也就自認為是另類,既然不被主流接納,乾脆建立了自己封閉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體系。比如,江湖人將外人叫做「空子」,意思是不了解江湖內幕,可以對他們行騙取利。在江湖內部則制定規矩,對彼此的欺詐加以一定限制,比如,江湖人被偷或被騙,可以用江湖行話亮明身份,對方大多會退回。

他們的職業道德既實用又模糊,實用的一面是,江湖人認為:賣假貨和假藥、相面騙錢,甚至單純的盜竊詐騙是正常的江湖行業,只要遵守江湖規矩就完全合理。模糊的一面是,江湖人既公認販賣人口等行業不道德,又承認這些行業也是江湖的一分子,能夠變通。實際情況是,因為低下的社會地位、流動的生活方式,江湖人沒有,也不願意建立真正的道德和行為準則,邊緣的、模糊的觀念更讓他們感到舒適自如。

我們剛才說到,江湖在權力結構之外運行,江湖人把自己排除在社會主流階層之外,制定獨立的價值和行為體系。而確認江湖人身份的,是由於從事江湖行業。這就引出了本期音頻的第二個問題:具體來說,江湖行業有哪些,它們是如何運作的?

先來看看江湖行業具體包括哪些職業。《江湖叢談》把江湖行業分為八個大門類,行話叫做「金皮彩掛、評團調柳」。我們就不引用這些術語了,直接解釋一下這句行話指的是哪八個門類:第一類就是算卦相面。第二類是行醫賣藥,不包括大藥店和正規執業的中醫,主要是小藥鋪,配製販賣眼藥、膏藥的行商,也包括賣假藥和冒充醫生的騙子。第三類是雜技馬戲魔術等遊藝業,其中也有許多帶賣假貨的行為。第四類是武術界,包括打把式賣藝、保鏢和看家護院,至於武俠小說中的遊俠或者佔山為王的強盜,在當時稱作「綠林道」,和這個行業也有廣泛交集。第五類是評書行業。第六類是相聲行業,包括快板數來寶。第七類是各種形式的詐騙和盜竊。第八類是大鼓、墜子和一些小曲種行業。這八種分法,主要針對北方,只是當時對江湖行業多種劃分中的一種,而且很多行業間有聯繫和轉換。還有一些沒有包含在內的,比如乞丐也是有組織的江湖行業。

說完這八類江湖行業,你可能會有很多問題。比如說,這些行業,照今天的標準,有性質區別,評書大鼓等是正當的演藝行業,怎麼會和違法行業成了同行?同是違法行業,開賭場和妓院為什麼不算江湖行業?另外,京劇同屬於演藝界,為什麼也不算江湖行業呢?

我們剛才說到,江湖人有著不同於外界的道德標準和邏輯,他們劃分行業,不大依據是不是合法。而且,從江湖生意的特點來說,也能解釋。江湖生意具有這樣的共性:也就是大多有不正當和非法成分,由於活動在社會底層、成本普遍較低,多數江湖生意收益不高,只能餬口而已。而且,江湖生意一直處於流動之中,江湖人常常為自己去的地方多而自豪,其實也是不得已,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對觀眾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小,騙術也容易敗露。了解了這個共性,我們再來一個個回答剛才的問題:評書相聲大鼓為什麼和非法行為算同行呢?因為它們雖然不用騙術,但和其他江湖行業一樣在社會底層流動,在相同的江湖業聚集場地做生意,彼此來往密切,共同遵守江湖規矩,所以算同行。那麼,賭場和妓院為什麼不算江湖行業?雖然賭場妓院既非法又有江湖色彩,但有固定場所,成本和收益都很高,這些行業,由黑社會幫派管理,而不是處於鬆散的江湖自治。

京劇為什麼也不算江湖行業呢?京劇界自稱「梨園行」,當時已經擁有固定的劇場和許多權貴戲迷,影響力遠遠超出了社會底層。京劇演員雖然不屬於上流社會,但經濟地位和影響力比江湖人高得多。梨園行到了民國,早已不是江湖行業了。

江湖行業的性質,在它們的具體運作中表現得尤其明顯。標準的江湖生意流程,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叫「前棚」,另一部分叫「後棚」。先來解釋一下前棚,就是觀察和吸引目標,通過話術和表演,使對方相信自己的一套技能。下面,我們以相面行業的前棚為例。

很多人覺得,相面算卦的人能猜中顧客情況,看上去很厲害,但實際上他們的秘訣並不是周易相術,而是觀察能力、話術和一些實用的心理技巧。比如相術界流傳一本叫做《玄關》的小冊子,這本書裡有一些觀察口訣,比如「父來問子,子必險」,也就是父親來問孩子,孩子的情況一定不好;再比如「老婦再嫁,諒必家貧子不孝」,年紀大的婦女改嫁,肯定是又窮,孩子又不孝順。這就是對人情世故的歸納。而且,相面者會通過一些話術來獲得信息。相面的首要,是了解對方的社會地位和財務情況,僅憑衣帽取人並不可靠,他們會問一些不易使人察覺的問題。

比如詢問對方妻子的年齡,如果妻子比本人年長几歲,則說明成家早,而舊中國能在少年時娶妻的,家裡一般都比較富裕。此外,還要掌握許多語言技巧和充滿彈性的說話方式。這也有相關口訣,比如問問題需要又急又快,不給對方思考時間,回答時則要緩慢,一看出對方神色不對,立刻改口。要是對方心情舒暢,就要故意顯得疑慮,要是對方感到惱怒,就要鬆弛愉快,以此掌控氣氛和情緒。取得對方信任,完成了生意的前棚之後,就正式轉入了生意的後棚。

後棚是江湖行當的關鍵,是指儘可能多地賺取對方的錢而且善後的過程,類似於銷售。說到銷售,我們再選擇江湖中的醫藥行業為例。賣藥的江湖人,一旦取得了對方信任,就開始正式實施後棚生意。他們會先設定牟利標準,一般是依據對方經濟承受能力的70%至80%,如果下手太狠,會徹底激怒受害人,引起法律糾紛。針對人的心理習慣,他們將謀財步驟分為幾步,將受害人不斷引向深入。第一次掙錢金額相對較少,甚至返回一部分利潤,最後一次不僅掙錢,還要使受害者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追查或訴訟,甚至察覺不出受騙上當。

能掌握後棚技巧的,才是江湖公認的生意高手。比如,販賣打胎藥的江湖人,要是觀察出買藥的是某富家的青年男僕,來為本家小姐買藥,便認定了二人之間有私情。賣完墮胎藥後,會繼續以更高的價格兜售所謂調養藥、避孕藥,直至榨乾他們的財物。江湖人清楚,這種情況下,對方即使醒悟也不敢聲張。不過,這種手段,在江湖人看來也不道德,理由倒不是詐騙,而是認為胎兒屬於人命,墮胎就是害命。看完這個過程,我們就明白,他們為什麼必須要流動了。

江湖人的道德,常常不能從邏輯上自洽。真正用於調整江湖人關係的,是我們常說的江湖規矩。這個江湖規矩,聽上去也有點兒神秘和浪漫,其實呢,特別簡單和實際。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第三個問題:江湖規矩都是什麼樣的規矩,背後有怎樣的原則?

江湖上既騙術橫行,又有固定的規矩。這看起來有點兒矛盾,其實很正常:因為,江湖規矩裡幾乎沒有道德成分,主要內容,都是為了維繫江湖行業運行、保證穩定而採取的實用原則。這些規矩,我們可以分成三類來看,有的是要維持穩定,有的是用來保守行業秘密,還有的用來分配利益。

先來說說為了維持穩定製定的規矩。舊中國的江湖行業,與當時的黑社會幫會不同,沒有嚴密的組織,而是按照生意需要的最低限度來保持組織性。民國初年,各地的江湖行業的業內公會叫「長春會」。長春會不在官府註冊,由各江湖行業自行推舉負責人,外地來的江湖人必須入會才能做生意。而且要住在長春會建立的特殊旅店裡,這種店叫「生意下處」。生意下處只接待江湖人入住,這種地方的規矩與其他旅店不同,它們能為江湖生意提供一切便利。比如,對受騙來買假藥的人,店內夥計必須將來人直接領進客房等候,中途不能說一句提醒買藥人的話,否則就要包賠房客損失。生意做成後,江湖人也要給店內一定提成。江湖人將住過生意下處,作為登堂入室、懂得江湖規矩的重要標準。長春會還負責組織廟會,劃定營業場所、與其他社會組織交涉等事務。入長春會、住生意下處這種組織方式,是為了對江湖人的行為做一定限制,避免彼此傾軋、無序競爭的現象。

在行業內部,維持秩序的江湖規矩是師承和輩分。拜師的作用,一方面是學習江湖規矩和生意技巧。江湖生意的技術,大多是口耳相傳的直接經驗,內容高度保密,只有拜師才能傳授,拜師不僅要議定學費,還要為師父免費工作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是藉此獲得準入資格。比如,藝人到外地演出,當地同行就要來考問他的師承,沒有拜師就不許演出。師承規矩是為了控制行業規模。這一類江湖規矩,和很多行業的行會原則一樣,就是為了保持業內的生態穩定。

另外,還有專門用來保守行業秘密的規矩。我們都知道商業秘密對企業多麼重要,行業秘密對江湖人來說,更加重要。因為江湖人一旦敗露了行業秘密,將會直接威脅人身安全。行業秘密的最明顯體現,就是我們開頭時說過的行業術語,叫「春點」。春點總計四五萬字,其實就是用一些字眼代替了常用的名詞、數字詞和術語,使外人聽不懂,江湖人管使用春點叫「調侃」。

春點有什麼用處呢?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個遊方的江湖郎中給一個農婦看病,鄰居也是江湖人,為了幫郎中促成生意,鄰居在旁邊小聲說了句「果實點攢吊的粘啃」,翻譯過來是「這個女人心口疼」。郎中就可以根據這個信息完成他的買賣前棚,但農婦聽不懂這個春點,不知道是鄰居給郎中提供了幫助,還以為郎中是神醫。無論哪一個江湖行業,學藝必須先學習春點,而且要嚴守春點的秘密,留意不被外界知曉,否則將會使受騙者察覺,所以當時有一句行業諺語,叫「寧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過去,老江湖日常絕不輕易使用春點。當然,這些春點現在沒什麼用,一些曲藝愛好者說春點,也只是為了遊戲。

除了行話,江湖技能和行業秘密更需要保密,尤其很多生意的核心秘密其實只有幾句話。住生意下處裡,最重要的規矩也是保密。變戲法的藝人製作整理道具,曲藝說書藝人傳授弟子,其他江湖人都必須迴避,否則就是犯了江湖大忌。

還有很多規矩,是用來分配利益、避免矛盾升級的。行業競爭雖然必不可少,但江湖人懂得一旦競爭超過限度,對所有人都有害。所以,必須要制定規則,維持利益的總體均衡。許多江湖規矩,表面上是人情和義氣,其實背後都是利益分配機制。比如,江湖人新到一個碼頭,最重要的規矩是要拜會先來的同行。拜見的內容,就是商討如何分配利潤,劃分競爭界限。先到的要介紹本地的生意信息,之後,他們在市場上做生意時,要設法隔開一定距離,誰的生意清淡,其他同行還會來冒充顧客、帶旺人氣,稱為相互「敲一託」,這就是「託兒」這個詞的來歷。如果外來者要去別的地方又缺少路費,同行們會為他湊路費。這種表面上的義氣,背後也有減少競爭的考慮。

行業間的利益矛盾,也要相應的規矩,我們再來看一個案例。為富戶看家護院的江湖行業,叫「明掛子」,與他們相對應的,是專門盜竊富戶的行業,叫「暗掛子」。護院的一方,如果在夜間巡邏時發現有盜賊潛伏在牆頭,會用暗語跟他們討價還價,如果談不攏才會動手,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大多數情況下,雙方會約定第二天白天見面詳談,從此建立合作關係。今後,如果盜賊看中某一家,護院的會替盜賊向主人索要一筆錢財,如果主人拒絕,護院的會辭職,主人也很難再僱到其他明掛子江湖人。在這個案例裡,這兩行江湖人業務對立,但互相依存,通過江湖規矩,共同從富戶身上牟利。

說完這些江湖規矩,我們發現,除了不怎麼顧及法律和道德,江湖規矩在邏輯上和商業規則是差不多的。這是由江湖行業的本質決定的:江湖生活就是一種底層的謀生方式,江湖規矩,就是為了維持這種謀生方式。江湖裡沒有權威,江湖人願意遵守規矩,完全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生意能順利做下去。我們再來聯想一下,世俗人情中的江湖規矩,其實邏輯也是一樣,要照顧彼此的面子和利益,好讓大家把日子過下去。並沒有什麼神秘和浪漫成分。

剛才,我們借《江湖叢談》這本書提供的大量素材,大致了解了三個問題,再回顧一下。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江湖,什麼是江湖人?江湖是國家權力和法律邊緣的世俗領域,處於江湖人的自治之中。江湖人就是活動在社會底層、遵從江湖規則、從事江湖行業的人。

第二個問題:江湖行業有哪些,是如何運作的?舊中國的江湖行業共分八類,包括底層演藝行業、相面、制假售假等邊緣行業以及詐騙盜竊等非法行為。江湖行業通過江湖人總結和流傳下來的技巧,靠利用人的知識盲點、心理弱點來牟取錢財。

第三個問題,江湖規矩都是什麼樣的規矩,背後有怎樣的原則?江湖規矩的作用,是維繫各個江湖行業的運作,保證行業內部的規模和穩定。規矩的範圍,包括維持行業秩序、保持行業秘密和分配利潤、避免矛盾等方面。

一部《江湖叢談》,呈現了真實的舊中國江湖原貌,今天讀來,許多情景仍然歷歷在目。雖然隨著知識與科技的進步,書中記載的騙術已經顯得陳舊可笑,但相近的詐騙手法,結合了新包裝、新技術後,至今層出不窮。如今的許多非法行為、邊緣行業,都能在書裡找到「祖師爺」。比如,傳銷就是龐氏騙局加上舊江湖的會道門手段;網絡信息詐騙用的也是與過去相近的心理控制手法,但詐騙範圍和惡劣程度更加嚴重;相面算卦的行業,也不再停留於街頭和社會底層,其中的高明者,還打著正當名號,成了大師或名人。

《江湖叢談》雖然年代較久遠,但人性的弱點始終是共通的,現實意義並沒有褪色。存在於主流社會邊緣的江湖、成文守則以外的江湖規矩,恐怕永遠不會消失。從常識上說,複雜多態的社會,必然包含著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際關係,也總是由顯性和隱性的規則來制衡,假如江湖真的消失了,很可能意味著多元的世俗生活也隨之消失了。何況,生活中的欺騙和假象有大小之分、形態之別,也並不局限於江湖。與其疑神疑鬼,被動防範,不如多掌握科技和社會知識,多了解自己,坦然接受江湖的事實,提升人性和心理的免疫力,才是生活的健康之道,畢竟,「這個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撰稿:賈行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江湖叫做「江湖」?
    在古代,武俠小說式的江湖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和我們的想像有何異同?文|海下提起「江湖」,中國人的想像就如同潮水一樣泛濫起來。江湖凝聚著英雄俠客的快意恩仇、文人泛舟的瀟灑寫意,以及叢林社會的殘酷故事。不過,江湖似乎是個中國特色概念。
  • 《江湖兒女》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
    從詞源意義講,「江湖」一詞起源於道家哲學,原指廣闊的江河、湖泊,後衍生出「天下」的意思,也泛指古時不受當權控制指揮和法律約束而適性行為的社會環境。「江湖」最早出現於《莊子大宗師》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指各自生活的一房天地。時至今日,「江湖」一詞在不斷發展中,意義越來越豐富多元。江湖,是各種社會空間的總和,是各種人際關係的總和。
  • 煙雨江湖陣法匯總 江湖陣法具體介紹
    在煙雨江湖總,我們的夥伴,除了加入六扇門之外,在上陣中只會四個人多出現,但是想要進行一個合理的打法,就需要陣法法輔助了,那麼今天我們及來看看在煙雨江湖中都有啊哪些陣法的 獲取,他們的實力都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內容介紹吧。
  • 《劍俠世界3》場景概念圖公布 絕倫的江湖美景
    近日《劍俠世界3》正式公布了一份場景概念圖,這份概念圖中包含龍泉村、臨安城等場景,展現出了南宋時期的秀美風光。《劍俠世界3》的江湖繪卷開始於內憂外患的南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飽受爭議的朝代,這卻是一個空前繁盛富有的社會。
  • 一夢江湖尋寶活動怎麼玩?尋寶活動玩法攻略
    一夢江湖尋寶活動怎麼玩?尋寶活動是遊戲中中非常有趣的活動之一,玩家參加尋寶活動,能夠領取包括金天珀在內各種福利,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個活動的具體攻略。一夢江湖尋寶活動玩法攻略1、夢崽登場 各位江湖前輩大家好!這裡是初涉江湖兩個時辰半的江湖小蝦米——夢崽!愛好是吃飯,睡覺和練功,夢想是成為江湖大俠!希望各位多多關照!
  • 江湖美景盡收於此《劍俠世界3》場景概念原畫曝光
    對很多人而言,「劍俠情緣」四個字代表的不僅僅是遊戲,更是一場關於青春的回憶。作為「劍俠情緣」IP的經典傳承之作,《劍俠世界3》無論從門派設計、人物形象或是場景設定等方面都細緻探尋,致力於將一個原汁原味的江湖世界帶給大家。
  • 煙雨江湖廟會活動介紹 活動玩法
    最近玩煙雨江湖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廟會活動怎麼玩,在哪裡?廟會是煙雨江湖周年慶玩法之一,玩家消耗道具煙雨錢即可參與廟會中的玩法,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煙雨江湖廟會玩法攻略了,感興趣的玩家接下來就跟著我來看看吧。
  • 紳士江湖星耀版
    《紳士江湖》是一款新穎武俠題材的動作RPG手遊。遊戲採用金庸群俠題材作為背景,由正版授權。經典俠客悉數登場,海量武學任你搭配!萌妹收集,多樣養成!實時匹配,激情PK!感興趣的玩家快來下載紳士江湖與你的後宮團一起闖蕩江湖吧!紳士江湖星耀版進服福利:1.上線就送V12!金磚8888!銀幣188W!
  • 《一夢江湖》二周年活動有哪些 二周年活動大全
    導 讀 一夢江湖在二周年攬星河資料片中新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動玩法,玩家們對這些活動的具體內容還不太清楚,九遊小編這裡就為大家帶來了二周年攬星河資料片活動詳解
  •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我記得在電視劇《少帥》中,張作霖曾告訴自己兒子張學良說,「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現在的社會更注重這種人情世故。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劇電影中聽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江湖」是什麼,結論觀點都是不一樣的。
  • 《笑傲江湖》十大門派兵器譜 峨眉禪杖內藏玄機
    《笑傲江湖》是完美時空6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的革命性武俠網遊,開發組由完美全球多支核心團隊的精英人員構成,至今研發時間已超過三年。遊戲由金庸經典武俠巨著改編,採用了世界領先的物理引擎,可以通過強大的即時演算能力真實模擬玩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 朱江明:從《智取威虎山》談江湖黑話系統
    一口流利的春典,江湖黑話叫「滿春滿典」,不僅表明你是「自己人」,有助於贏得江湖同道的信任——《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上山之後立刻和土匪對春典、講黑話即是此意——更是一個人江湖地位的象徵。一些春典,只有江湖中有一定地位的人才可以講,只有老江湖才會,初出茅廬的人學不到,也沒資格講。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臉紅什麼」這樣的問話,只有座山雕這樣的大土匪頭子可以講,下面的小嘍囉沒資格這麼問的。
  • 廖凡和「巧巧」,誰是真正的江湖?看懂《江湖兒女》,其實很簡單
    今天我們聊聊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影片講述,發生在廖凡飾演的「大哥」郭斌和趙濤飾演的「情人」巧巧之間,一段橫跨17年的愛恨糾葛。下面說說小編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何為「江湖兒女」?「江湖」的外殼,是時代、是社會、是人與人、是周圍浮躁,虛假的一切。
  • 【178專訪】畫江湖匠心團隊:還是那個江湖,還是那些出彩的人物!
    或者說,動畫是否還原了歷史上的不良人? 關導:歷史上的不良人和我們作品當中的不良人在功能上是有相通之處的。在動畫裡呢,就把這個組織給抬高了一些,相當於一個秘密警察組織。 所以不會是複製歷史上的不良人,也不能說是還原他們。我只是藉由這麼一個名字或者說是由這個名字所帶來的一些共性。
  • 江湖悠悠蛇刃攻略蛇刃具體位置詳解
    江湖悠悠手遊中很多小夥伴不知道蛇刃具體位置,也不清楚江湖悠悠蛇刃的玩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江湖悠悠蛇刃攻略;江湖悠悠蛇刃玩法攻略;第一關森林,熊可以直接用蜂蜜跳過,這裡要第八關的鑰匙,點這裡會出現這個洞
  • 《濡沫江湖》2020國慶活動有哪些 2020國慶活動匯總一覽
    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濡沫江湖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節日慶祝活動,小編這裡帶來了濡沫江湖國慶中秋雙節活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濡沫江湖國慶中秋雙節活動大全 活動1:8... 濡沫江湖國慶中秋雙節有哪些活動?
  • 【連載】貝聿銘的建築和查良鏞的江湖(11)
    從1931年開始,密斯設計了一系列的庭院住宅,雖然還在探討室內外空間的流動滲透,但這些住宅和場地共同形成了簡單的矩形平面,單獨的圍牆把庭院從外部環境隔離出來,切斷了建築和更遠的環境之間的聯繫。這些住宅並沒有建造,場地並不具體,在這裡,密斯根本不關心更遠的外部環境,而只專注於圍牆以內的環境。菲利普·詹森的在哈佛的畢業設計,學的就是這個路數。
  • 武俠作家是如何還原中國古代江湖的
    江湖、「俠之大者」這些詞彙和話語也有著愈發濃厚的歷史感。然而,與這種感覺相反,武俠文化甚至是「武俠」一詞,都是相當近代的產物。嚴格來說,武俠、江湖,這些概念直到中華民國時期才成體系的出現,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不過,就和同樣出現於近現代的「民族主義」一詞一樣,一個詞出現很晚,不代表這個詞背後的東西也出現得很晚。
  • 《一夢江湖》:低修鹹魚江湖生涯百態,你的江湖生涯又是如何?
    在沒有提修的壓力下,鹹魚黨一般這樣玩:風景遊戲裡的風景自然不用多說,各大門派的風景,就已經相當吸引人,華山的雪山,伽藍的沙漠,雲夢的花海......不同門派,呈現的景色各有不同。還有金陵、江南等地的景色,也得到不少鹹魚黨的青睞。加上遊戲美術重製,拍下來的風景,拿來做壁紙,也不是不可以!
  • 江湖遊戲,什麼是江湖遊戲,什麼是江湖。這才是江湖
    最近玩了很多江湖遊戲,發現大致都一樣簡直就像是粘貼複製再粘貼在複製。難度這些製作遊戲的專業人士思維那麼的固化,一點也不活躍。他們根本不懂江湖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江湖。古往今來,江湖天下武林爭霸,群雄並起王者歸來。遊戲也因該如此,所謂的自由度超高不是那種地圖大隨便走那種,而另一種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