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消息,在疫情防控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奔走於商超、車站、定點收治醫院等重點區域,跟蹤摸排、採樣檢測、預判走勢……與醫護人員並肩作戰,他們就是各個城市的疾控工作者,他們就像抗疫前線的情報「偵察兵」。
「或許感染風險會時刻伴著我、或許也沒有太多人記得我做了什麼,但作為一名疾控工作者,護衛健康是我神聖的使命,這份使命值得我用熱血澆築。」10月15日,譚成勇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50歲的譚成勇曾參與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工作,是疾控戰線上的「老兵」。疫情暴發時正值春節前夕,做為我市東大門的巫山縣是湖北進入重慶的第一道關口,此時返鄉人流激增,如何有效阻斷病毒輸入,成為壓在他肩上沉甸甸的責任。1月18日,巫山縣出現1例疑似病例,他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到指定醫院採集標本,送往市疾控中心檢測;1月21日,該病例被確認為我市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幾乎在同時,巫山又出現第二例確診病例,譚成勇綜合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和信息分析,還原了第一例與第二例確診病例的行為軌跡,並迅速開展搜索調查,僅用一天時間便將所有密切接觸者追蹤到位,為疫情防控爭取了時間。此外,他還帶頭建立起巫山核酸檢測實驗室,從場地準備、聯繫設備、購買試劑,到邀請市疾控專家指導測評,每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
「疾控工作從來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它是一個團隊的戰鬥。」譚成勇告訴記者。實戰中,他還創新地總結出一套「老帶新」工作機制,按照「1+1師徒制」模式編隊分組,讓崗位骨幹進行經驗傳授、現場教學,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使一大批防控戰線的新丁快速成長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在譚成勇及其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巫山疫情防控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巫山已連續25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
重慶日報記者 左黎韻
原標題:巫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譚成勇:抗疫前線的情報「偵察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