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麥可·道赫蒂執導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後簡稱《哥斯拉2》)上映,影片收穫了毀約參半的評價,不管怎麼說,它依然是近年來最宏大的怪獸大片,《哥斯拉2》是2014年上映的電影《哥斯拉》續集,也是2016年上映的《金剛:骷髏島》的相關作品,兩部電影同屬一個怪獸宇宙(類似於漫威電影宇宙),因此在《哥斯拉2》的電影中我們會發現《金剛:骷髏島》的彩蛋,甚至仔細一點的話還會發現金剛的身影。並且在《金剛:骷髏島》的電影中,也曾提到過《哥斯拉2》裡面的「帝王計劃」,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補充一下《金剛:骷髏島》這部電影,雖然兩部電影之間沒有多少聯繫,但劇情和特效方面也很值得一看。影片當中埋下了無數彩蛋,一部分是為了哥斯拉的粉絲,一部分則指向未來的《哥斯拉大戰金剛》。
01
電影副標題
在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結尾,哥斯拉成為了拯救舊金山的英雄,在新聞中被冠以「怪獸之王」(King of the Monsters)的名號。
這不僅是續集《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副標題,也來自1956年美版哥斯拉電影的片名《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
1956年美版是基於日版《哥斯拉》重新剪輯的特供版本
02
哥斯拉的身高
初代的哥斯拉身高設定是50米。在後續的電影作品裡,哥斯拉一直在「長高」。
到了2014年傳奇影業出品的《哥斯拉》中,身高首次突破100米,達到了108米。
隨後這一記錄被「EVA之父」庵野秀明執導的《新哥斯拉》打破。
《新哥斯拉》裡哥斯拉終極形態高達118.5米。
但這些在虛玄淵的行星哥斯拉(出自《哥斯拉 怪獸行星》、《哥斯拉 決戰機動增殖都市》、《哥斯拉 噬星者》)比都是毛毛雨。因為行星哥斯拉的高度已經超過300米。
以後的電影作品裡的哥斯拉怕是很難再超過這個高度。
03
紅蓮狀態
影片中,哥斯拉補充核能並吸收摩斯拉的能量粒子後,身體大面積變成紅色,這個形象致敬了1995年《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亞》中登場的紅蓮哥斯拉。
紅蓮哥斯拉
在《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亞》中,哥斯拉因吸收過量核能而瀕臨融爆,但也能力大增。在擊倒怪獸戴斯特洛伊亞後,全身核能溢滿的哥斯拉產生了毀滅性的大爆炸,但東京並沒有因此消失,因為原本被打殘的小哥斯拉吸收了釋放出來的核能量,成長為新一代哥斯拉。
04
魔斯拉
魔斯拉首次登場是在1961年的獨立電影《魔斯拉》中。
其英文名字mothra,意為蛾子Moth(moss) 。和用母親Mother一詞來構成,所以魔斯拉是象徵母性的怪獸。
在電影裡魔斯拉被稱為「怪獸女王」。
魔斯拉在電影中被設定誕生在中國雲南,需要一個作繭成蛹、羽化成蛾的過程,每個階段的能力不同。
成蟲後,它巨大的胸腔可以發射一種β生物光波,光波投射到結構複雜的翅膀上,成為一種使人眩目的「聖光」武器。
魔斯拉從出現開始就一直以正派形象示人,電影結尾犧牲自己保護哥斯拉的橋段在以往的系列電影裡多次出現。
05
拉頓
造型與名字來自史前時代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首次登場的作品是《空之大怪獸 拉頓》。
從此,哥斯拉和魔斯拉還有拉頓並稱東寶三大怪獸。
拉頓在後續哥斯拉的作品中都有登場,時而和哥斯拉大打出手,時而和哥斯拉並肩作戰。牆頭草的性格保留到《哥斯拉2》中。開始和基多拉單挑,發現打不過基多拉後便臣服於它,最後基多拉被哥斯拉所滅,又拜哥斯拉為大哥。
拉頓從火山熔巖中現身,揮動翅膀掃平地表,致敬了拉頓的經典登場情景。
06
基多拉
來頭不小,「系列中最強反派」、「哥斯拉最大的對手」。哥斯拉系列電影中最具知名度的邪惡怪獸,來自於宇宙。在1964年公映的《三大怪獸 地球大決戰》中初登場。
基多拉的原型取材於《日本誕生》登場的八歧大蛇,也有一部分是參考了蘇聯在1956年製作的電影《勇者伊利亞 巨龍與魔王徵服》中登場的能噴火的三頭龍。
在《哥斯拉2》中,基多拉被稱為「零號怪獸」,和哥斯拉曾在遠古時代有過一戰。後沉睡於南極。
電影裡關於基多拉流傳著一個傳說:
一條從星辰降臨的巨龍,它帶來了風暴,吞噬了人類,也吞噬了神(泰坦巨獸),古代人稱他為「基多拉」,對其相當恐懼,甚至不願意留下其傳說,仿佛他註定要被遺忘。
在系列電影中,基多拉多次和哥斯拉交手,經常被哥斯拉咬斷頭,《哥斯拉2》裡也有還原這一經典場面。不過新版裡的基多拉擁有了再生能力,而且實力大大增加,和哥斯拉勢均力敵,盡顯王者風範。
07
17隻泰坦巨獸
除了在本片中佔據主要戲份的哥斯拉、摩斯拉、基多拉和拉頓。
其餘的泰坦巨獸包括有:
金剛(Kong):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怪獸之一,首次登場於1933年美國同名電影《金剛》。在2017年《金剛:骷髏島》加入怪獸電影宇宙,未來與哥斯拉將有爭霸戰。
《金剛:骷髏島》(2017)
穆託(MUTO):全名為Massive Unidentified Terrestrial Organism(未確認巨大陸生生命體),是以放射能源為食的古代巨怪。
穆託是怪獸電影宇宙的原創怪獸,在2014年《哥斯拉》中首次登場。前作中哥斯拉已殺死雌雄兩隻穆託,而在本片中出場的是一隻全新的穆託。(可能來自外傳漫畫中穆透至尊留下的卵)
《哥斯拉》(2014)
斯庫拉(Scylla):出自於希臘神話中專門吃水手的女海妖,外表有著六顆頭顱和12隻腳,牙齒如鯊魚一般的多達三排,且有著一條高雅的貓尾巴,與利維坦( Leviathan)同樣是水域型的泰坦巨獸!
瑪士撒拉(Methuselah):出自於《希伯來聖經》(也是舊約聖經的教義來源),他是亞當的第七代子孫,也是人類史上最長壽的人,在世上活了長達969年之久,而其名字在希伯來語中代表著「帶著鏢矛的男人」和「他死後將帶來」等意思,而有趣的是,他在死亡的七天後,世界上就發生了大洪水,就是我們都熟知的挪亞方舟的那個大洪水!
影片《諾亞方舟:創世之旅》中的瑪士撒拉。
猛獁 貝希摩斯(Behemoth):出自於古代的一種哺乳類動物,體型與大象相似,只是外表覆蓋了棕色的長毛,且有著一對白色彎曲向上的象牙,大概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時滅絕了。
利維坦(Leviathan):出自於《希伯來聖經》(也是舊約聖經的教義來源)的一種怪物,外貌接近巨型的鱷魚或海蛇,是海中怪物的霸主,能引起巨大的海嘯和漩渦。
亞巴頓(Abbadon):出自於《啟示錄》(也就是《新約聖經》收錄的最後一個作品)的第9章第11節,在希伯來語中是代表著毀滅之地,是無底坑中的魔鬼,所到之處必然全部毀滅!
尼斯(Nessie):出自於我們耳熟能詳的尼斯湖水怪傳說,一種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尼斯湖的傳說生物,外貌有如蛇一樣的長頸,雖然迄今都未成功抓到真正的尼斯湖水怪,但每天都有許多人宣稱或拍攝到尼斯湖水怪的蹤影!
尼斯湖水怪
巴風特(Baphomet):出自於基督教中極為有名的惡魔,也就是在一些恐怖電影中邪教所祭拜的羊頭惡魔,在某種程度上的算是撒旦的代名詞!
劍龍泰坦(Stegosaur Titan):出自於已經滅絕的恐龍品種,是一種草食性且四隻腳的恐龍,外皮有著如劍一般的背脊和尾刺,而在「劍龍」後方加入「泰坦」二字應該代表著無比巨大的劍龍怪獸!
薩爾貢(Sargon):出自於古代的一位超級徵服者的名字,在公元前2334年~前2315年時,他徵服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及現今的伊朗、敘利亞、安納託利亞和阿拉伯半島等地!
提豐(Typhoon):出自於澳洲的鄉野傳說,據說是一個已經絕種的神秘生物,外貌有著狗的臉、馬的尾巴、海象的長牙、有鰭,大都生活在沼澤和河流的親水地區,有著兩棲類動物的特性。
本耶普(Bunyip):出自於澳洲的鄉野傳說,據說是一個已經絕種的神秘生物,外貌有著狗的臉、馬的尾巴、海象的長牙、有鰭,大都生活在沼澤和河流的親水地區,有著兩棲類動物的特性。
影片結尾的快速剪輯中似乎提到了蛇形巨獸的出現,可能暗示著曾在《怪獸總進攻》中出場的曼達怪龍(Manda)。
08
雙胞胎
章子怡一人分飾兩角飾演了一對雙胞胎陳博士和玲博士(有多少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這對雙胞胎在系列中被稱為小美女,小美女與魔斯拉有著難解難分的情緣。從1961年至今,共有六代小美女,2003年,你們的老婆長澤雅美也曾出演小美女一角。
小美人對魔斯拉至關重要,能夠用歌聲召喚魔斯拉,讓它成長,並且和它溝通。在《哥斯拉2》中,玲博士見證了摩斯拉羽化成蟲的時刻。
另外還有一個一閃而過的細節,陳博士的家族照片中,刻有Infant Island字樣,正是摩斯拉的故鄉「嬰兒島」。可以推斷出陳博士的家族和魔斯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09
芹澤博士
渡邊謙飾演的芹澤豬四郎(Ishiro Serizawa)是帝王組織的主力科學家,這個角色的原型是1954年原版《哥斯拉》中的芹澤大助博士,最後用來消滅哥斯拉的氧氣破壞者正是他研發的。
芹澤豬四郎的名字也致敬了原版《哥斯拉》導演本多豬四郎
在原版《哥斯拉》中,芹澤博士為了不讓氧氣破壞者公諸於世而變成可怕的武器,選擇銷毀所有研究成果,並親自潛入海中激活裝置,最終與哥斯拉同歸於盡。
本片中芹澤博士獨自潛入底引爆核彈,讓哥斯拉滿血復活,同樣以自我犧牲的方式完成英雄壯舉。
10
摩斯拉留下的蛋
最後的片尾曲那些新聞裡隱藏了一個乾貨,說是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蛋,這個很有可能是魔斯拉留下來的,如果跟章子怡這個「小美人」設定對上的話,那這個可能是魔斯拉的姐妹巴特拉。很有可能會在後續作品《哥斯拉大戰金剛》中登場。
11
經典音樂
最終大戰響起的是原版《哥斯拉》的經典配樂。同樣,在魔斯拉羽化成蟲時,背景中響起了其代表性的《摩斯拉之歌》。這首歌首次出現於1961年初代摩斯拉電影並由初代小美人演唱。
12
哥斯拉大戰金剛
金剛在影片中多次被提及,在最後一幕更出現了金剛大戰哥斯拉的古畫,暗示兩大巨獸在古代就曾有過決戰,也預告了即將到來的《哥斯拉大戰金剛》。
結尾閃過的一張報紙能看到標題"What's a King to a God?"(帝王對神來說是什麼?),暗指的正是金剛(KING Kong)與哥斯拉(GODzilla)。
13
哥斯拉背後的男人
名單的最後致敬了兩位日本人中島春雄和坂野義光。
前者在多部哥斯拉電影中扮演哥斯拉,後者曾在多部東寶哥斯拉電影中擔綱製片人、導演和編劇,並參與製作了2014年美版《哥斯拉》。
14
片尾彩蛋
長達10分鐘的字幕結束後迎來本片的唯一一個彩蛋,有債必償的泰溫,不對,是查爾斯·丹斯,在一個地底洞穴中發現了王者基多拉的頭顱。這個頭應該就是基多拉和哥斯拉第二場交戰中被哥斯拉咬下的那一顆。
照這架勢,續集基多拉妥妥要復活。或者會像1991年《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一樣,被改造成機械基多拉。
綜合自無尾電影&電影彩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