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生活中大多數車型的日行燈是沒有單獨控制按鍵的。
車輛啟動後日行燈自動開啟,只有開啟示寬燈或者前照燈的時候日行燈才會關閉。有一部分車型可以用診斷儀修改地址碼,修改後在行車電腦菜單內可以選擇開啟或者關閉,或者刷機來關閉。
因此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如何關閉日行燈,也沒有關閉日行燈的想法。而且日行燈並不是高端車型才具備的功能,幾萬的車型也開始配備日行燈,例如國民神車帝豪:
只要是司機估計都認識帝豪吧!有人會覺得帝豪比其他車好嗎?是炫耀的意思嗎?說帝豪比別的車好,恐怕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吧!
其實日行燈就是日間行車燈,對比前大燈來說日行燈只是白天開啟的一種警示燈具、信號燈而已。最早起源於北歐,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會平白無故的出現,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就像第一臺裝有照明燈具(乙炔燈)的汽車一樣,目的就是為了夜間行駛用來照路,與古人打燈籠走路一樣。
而北歐冬天長,經常下雪,白天短只有5-6個小時。白茫茫一片也影響了視線的清晰度,這時候發現如果白天也打開車燈那麼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開大燈以後行人更加容易發現汽車,而司機也更加容易發現彼此,而60%的交通事故都是視野不清晰造成的。嘗到白天開燈的甜頭後,瑞典首先制定了法規,規定了汽車日間行駛必須要開燈,這也是日行燈的雛形。
最早的日行燈並不是今天的常見的LED燈,而是滷素燈。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型LED燈具大放異彩,完全可以取代傳統的滷素燈具,而且可塑性強、發光效率更高。這時候一些高端車型開始配備高亮度的LED日行燈,儘管我過法律並沒有規定汽車必須要配備日行燈。
高端車型配備各種造型的日行燈後看起來更醒目,而且辨識率也更高。早期的高端車型日行燈並沒有特殊造型,但是十年前當豪車配備簡單的日行燈以後也是非常出眾的:
豪車最先應用日行燈,給人一個錯覺:日行燈是高大上的配置!
既然大家覺得日行燈高大上,後來車型普及日行燈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配置研發更容易一些。因此滿大街都可以看到帶有日行燈下汽車,即使早些年出廠沒有日行燈的汽車,也可以通過後期加裝的辦法來實現日行燈。各種造型的日行燈套件隨處可見:
而今天的日行燈已經融入各種設計元素內,造型也更加多變。以至於不同品牌都有自己的招牌造型,甚至遠遠的通過日行燈光型就可以分辨出來品牌,例如奧迪:
奔馳:
因此豪車上的日行燈已經不在單純的起到日間信號燈的作用,裝飾意義美觀意義更大一些,而且自帶品牌屬性,基本上看到燈型就能猜到品牌。這就像比亞迪的發光尾標一樣,夜光的。
夜裡也讓你能看清汽車的品牌logo,只不過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
不管怎麼說,日行燈對於提高行車安全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可能有人說我眼睛也不瞎,白天還看不見那麼大的汽車嗎?
其實大家都不瞎,大馬路上的汽車大家都能看的見。那些低頭過馬路的人來說即使開大燈他也看不到汽車,他就是單純的不想看而已。當然我們這裡討論的是正常人能否看到汽車,可以說在市區內大家都可以看到汽車,只要不拿棍子上不戴墨跡上馬路,都可以看到汽車的。
但是在特定情況下,還真的有可能看不到汽車
例如在公路行駛,尤其經過村莊的公路。一些深顏色的汽車從遠方疾馳而來的時候,穿過公路的行人或者上公路的汽車駕駛員、農機駕駛員還真的可能看不清遠方疾馳而來的汽車。
如果汽車是深色車漆,那麼在黑色柏油公路的映襯下,遠遠的看上去就是一個小黑點。真的很難發現。很多村莊路口事故都是這樣發生的,明明沒有看到汽車,但是出了車禍。
這就是上一秒向左看沒有看到汽車,下一秒慢慢上路的時候看到汽車了也來不及躲避!
這時候如果汽車帶有日行燈:
是不是更加醒目,辨識率更高一些?儘管不能保證百分百被發現,但是被發現的機率也會更大一些。日行燈在特定的環境裡可以提高車輛辨識率,降低事故發生率,因此也就沒有關掉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