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重啟之後的《星戰》系列的票房堪稱一部不如一部,但最新這部《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上映兩周票房居然都未過億,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說明中國觀眾對於《星戰》系列的熱情差不多已經跌到了冰點。而且不同於前幾部《星戰》電影美國熱中國冷的鮮明反差,本片在美國同樣遭遇了票房失利,說明這部影片確實辜負了觀眾對於《星戰》電影的期待,存在諸多問題。下面筆者就來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本片的優缺點。
作者:列文
相對於上一部星戰外傳電影《俠盜一號》,本片的優點就在於故事充滿新鮮感和懸念,因為《俠盜一號》不用看結局就知道盜取死星設計圖的行動一定成功了,而《遊俠索羅》雖然觀眾知道這是聚焦此前由哈裡森·福特扮演的星戰經典角色漢·索羅年輕時代,也一定會猜到會講述他結識楚巴卡,贏得千年隼號的過程,但本片中他將會展開怎樣的冒險,影片將會講述怎樣的故事,觀眾還是想像不到的,這就是本片在故事層面吸引觀眾的因素所在。《遊俠索羅》沒有像其他星戰電影那樣以義軍和帝國的對抗為主軸,而是展現了一個不法之徒的世界以及銀河系的黑幫版圖,布景依然精細,場景依然壯觀,算是在某種程度上擴展了星戰的世界觀吧。而且本片也有了更多星戰世界的生活細節,以及普通角色的個性。
對於星戰迷來說,本片也能帶來感動。筆者的感動點是:漢·索羅和楚巴卡一起駕駛千年隼號飛船的時候,以及義軍少年用大義感召漢·索羅的時候。尤其是義軍少年反抗銀河帝國的不屈意志,帶出星戰系列「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主題,這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總是格外動人。
至於本片的缺點,筆者總體感覺迪斯尼對於這部「星戰外傳」準備並不充分,製作上也並不用心,導致本片問題多多,不僅沒啥真正震撼人心的大場面,一些劇情在合理性方面也值得商榷。
角色方面的最大問題就是本片的男主角——扮演年輕版漢·索羅的阿爾登·埃倫瑞奇,當初定他擔綱男主角的時候,就讓人感到有些詫異。為什麼會選擇一個如此名不見經傳的新星扮演這個經典角色呢?後來居然在拍攝中還爆出他演技不過關,片方要派表演指導老師去現場指導他的表演,這在好萊塢大片中還是相當罕見的。
雖然最終他呈現在銀幕上的表演總體上還說得過去,但魅力明顯匱乏,撐不起整部影片。而且他的表演和氣質演繹影片開頭那個膽大妄為的街頭小混混還說得過去,但扮演後來那個逐漸成熟、船長範兒初現的漢·索羅,就明顯魅力不夠、光彩不足了,這也算是重啟後的星戰系列第一次選角失手吧。
艾米莉亞·克拉克扮演的女主角琦拉,雖然在顏值方面成為本片最吸引眼球的角色,但在角色塑造上也是殘缺的。她和漢·索羅在影片開始就是一對彼此深愛的小情侶,後來卻成為了黑老大的手下,影片結尾似乎還暗示她跟西斯武士達斯·摩爾有勾結,這個角色的背景故事和心理動機,影片幾乎沒有任何交代,這樣的角色塑造顯然也無法讓人滿意,而且《遊俠索羅》作為「星戰外傳」電影,上映後口碑和票房在中美兩國如此低迷,看來續集乃至三部曲計劃就此泡湯了,那麼就相當於這個角色爛尾了。
此外,片中的大場面實在太少,尤其是採礦星球大戰和最後跟保羅·貝坦尼扮演的大反派黑老大的對決,場面差不多都成美劇級別的了,實在讓人無法相信影片最初的預算能有多大。大場面不足、結尾高潮戲不夠精彩,讓本片幾乎成為所有星戰電影中大場面和動作戲最差的一部了,如果片方真正看中這部外傳電影的話,在製作上不應如此草率。
本片的大部分劇情都還算OK,屬於冒險片的常規套路,雖然說不上有多精彩,但也並不糟糕,但臨近結尾卻讓人感覺「爛尾」氣息越來越濃。首先就是結尾大戰太過小兒科,不是說黑老大勢力強大、僱傭軍眾多嗎?怎麼拍出一個小隊被義軍「將計就計」拿下之後,就感覺大反派的手下就沒人了?就剩他一個光杆司令跟男女主角PK,這樣的設計也太兒戲了。
還有,最後出場的西斯武士達斯·摩爾對於星戰迷來說也許是個令人興奮的彩蛋,但對於普通觀眾乃至「星戰影迷」來說,就讓人有些懵逼了。普通觀眾估計根本不知道這個傢伙是誰,而像筆者這種看過《星戰前傳》三部曲的人,則在心裡納悶:「此人不是在星戰前傳第一集裡被歐比旺給砍成兩段,死得透透得了嗎,怎麼又出現了?」畢竟有不少像筆者這樣的星戰迷也只是「星戰影迷」,只是對電影裡的星戰世界比較熟悉,而未必會對屬於官方「星戰正史」範疇的漫畫和動畫片都有了解,所以絕不會知道達斯·摩爾在星戰正史裡居然「沒死」!本片在他出現之後又沒有任何交代,所以只能讓人看了倍感疑惑了。
最讓人想不通的是,本片的結尾明顯是一種「未完待續」的狀態,男女主角分道揚鑣,顯然兩人之間的故事未完,擺出了要拍續集的架勢。居然片方有這種「系列化」的雄心,為何在製作上又顯得如此稀鬆,大場面不足、選角失敗、劇情欠缺精彩,這難道不是自掘系列化的墳墓嗎?
希望本片的這次失敗可以給星戰片方敲響警鐘,加強創意,認真製作,畢竟「星戰宇宙」的路還很長,後續電影還有很多,要向漫威學習,保持住出精品的水準。
(原標題:《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到底差在哪兒)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