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原是香港藝術市場的淡季,但由於疫情的關係,2020年卻意外成了香港史上最擁擠的拍賣季——而這也將是佳士得新任晚拍主管何善衡上任以來的首秀。
隨著香港二級市場越來越國際化,拍賣行的專家團隊也在快速迭代。以佳士得為例,2018年底招募林家如為現當代藝術部主管後,僅一年時間又迅速從蘇富比挖來了何善衡。為了順應市場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市場,拍賣行之間的競爭也從拍品徵集,延展到了團隊構建上,愈發白熱化。
佳士得晚間拍賣主管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副總裁 何善衡
何善衡看上去年紀不大,但在佳士得和蘇富比摸爬滾打已有10年之久,先後承張丁元、張嘉珍和林家如,是歷經幾位拍賣前輩調教出來的正統拍賣人,資歷完整。
雖然加入佳士得正遇上全球疫情肆虐,令很多籌謀已久的計劃和藍圖被打亂,但首次獨立擔綱晚拍的何善衡並沒有任何不適應,反而覺得疫情為藝術市場帶來很多新機會和玩法,2020年會是未來值得銘記的一年。
在採訪中,何善衡提到最多的詞是國際化,其中不僅有藏家收藏視野的國際化,還有藝術展示平臺的國際化,以及佳士得銷售策略的國際化。或許這便是百年老店佳士得相中這位年輕人的最重要原因。而作為自己國際化思路的首次實踐,即將到來的晚拍除了趙無極、常玉等大藍籌股,何善衡團隊還打來了非常多從未在亞洲露面的全新藝術家名單和新作,「相信會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新鮮感」。
佳士得更加包容
晚拍將帶來許多「第一次」
黃馬鼎 (1946-1999)
《無題 (自由女神像)》
亞克力 畫布,61 x 91.5 cm.1990年作
雅昌藝術網:可以聊聊您的學歷背景嗎,是如何進入了拍賣圈?加入佳士得之前有哪些工作經驗?
何善衡:我是從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歷史系畢業的,畢業後原本想要像大家一樣進入銀行金融業,2009年是雷曼兄弟破產那一年,金融業特別不景氣,工作特別難找,之後,因緣際會我知道佳士得在找實習生,我就去試試了。當時實習生是沒有薪水,不像現在,因此沒有那麼多人申請,我很幸運在佳士得前輩張丁元的部門實習,從整理辦公室圖書,圖錄,打雜跑腿的事全都做過,一年後我去了蘇富比,也在前輩林家如的當代部門工作,並在那兒一直做了近10年。
喬納森·查普林 (B. 1987)
《房間》
雅潔庫 乙烯塗料 畫板
119.4 × 152.6 cm.2019年作
雅昌藝術網:在你加入佳士得之前,你怎麼看佳士得的拍賣,和蘇富比有哪些不同?
何善衡:最主要差別在於平臺架構不一樣,佳士得是把現代和當代藝術整合在一起,這樣更符合藏家的收藏習慣。因為對於現在的藏家而言,他們關注的重點是藝術家的概念和原創性,以及關心哪些美術館做過他(她)的展覽,哪些畫廊在代理其作品。而不會先看他是哪個國籍、人種、性別,這些都是2008年的概念。佳士得可以非常統一地展現各個時期和類別的藝術。
常玉《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
油彩 纖維板,110 x 60 cm,1940-1950年代作
估價:6000萬-8000萬港元
雅昌藝術網:您加入佳士得後,為晚拍帶來了哪些改變?
何善衡:首先,我們會在晚拍中嘗試上拍更多新面孔。其中很多是資深亞洲藏家已經關心一兩年的收藏目標,一級市場基礎很好。現在時機成熟,可以進入二級市場,於是佳士得選擇第一時間上拍,很多作品是首次出現在亞洲市場,相信會帶給大家很多新鮮感。
另外一個改變,是晚拍的數量會有所精簡。一位藝術家只上拍最好的一到兩件作品,並將更多的藝術家納入到晚拍名單中,令佳士得晚拍越來越精品化。最後在表達亞洲藏家市場追求的同時,也希望能和國際接軌。希望香港晚拍成為亞洲和西方藏家都能參與的拍賣。
王俊傑 (1984-2019)
《回家》
油彩 畫布,101.6 x 76.2 cm,2017年作
雅昌藝術網:除了已經公布的趙無極、裡希特、常玉等藍籌藝術家,這次7月拍都有哪些新鮮藝術家名單?
何善衡:在拍賣裡會有很多新面孔出現,其中包括非裔藝術家,香港藝術家還有不常在二級市場露面的亞洲藝術家,像是黃馬鼎(MARTIN WON)、王俊傑(MATTHEW WONG)、喬納森·查普林(Jonathan Chapline)、克辛代.威利(Khinde Wiley)等藝術家都是首次出現在佳士得晚拍中。
而像是西方市場大熱的艾德裡安.格尼(ADRIAN GHENIE)、喬納森·伍德(JONAS WOOD)這次都有估價非常吸引人,重量級的拍品出現。還有像在亞洲拍場已經出現過幾次的馬克.格羅蒂揚(MARK GROTJAHN ),這次會有一幅他標誌性的重量級作品出現。這次晚拍無論新鮮感,到分量,再到估價等方方面面,都有完善的全盤考慮,也是集佳士得紐約、倫敦和香港多地專家的力量,相信會讓藏家滿意。
艾德裡安.格尼(1977年生)
《去往塔拉斯孔的路上2》
油彩 畫布,210 × 160 cm.2013年作
喬納斯.伍德(1977年生)
《M.S.F. 魚紋罐 #7》
油彩 壓克力 畫布,183 x 183 cm.2016年作
中國藏家正在引領市場前行
雅昌藝術網:因為新冠疫情,全球藝術市場都陷入不確定的疑雲當中。之前坊間盛傳2020年藝術品的價格會像2008年那樣大幅下跌,你是否擔心此次拍賣會遭受影響?
何善衡:我覺得現在的市場不會像2008年那樣大幅調整。第一,各國都在印鈔票,錢在不斷貶值。第二,現在的藝術生態更成熟,藏家選擇收藏某個藝術家的作品,更多在意的是藝術家在哪做過展覽,哪個畫廊在代理,拍賣市場的表現等各個細節方面,每位藝術家的市場都很個人化,受整體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小。
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市場起伏後,亞洲藏家尤其是中國藏家已經形成看待市場的一套方法,他們現在沒有被市場牽著走,反而是在引領市場,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反而會更積極地尋找撿漏的機會。而我們的宗旨就是把最好的作品呈現出來,因為好作品無論大環境如何,都會賣出好價錢。
而且最近6個月,亞洲藝術市場都沒有拍賣和藝博會舉行,大量的購買力都被存起來了,所以私洽和網拍才會表現得非常活躍。方方面面反映藏家的收藏意願仍在。這次夜拍的拍品選擇也是非常有針對性,亞洲藏家喜歡的藍籌藝術家應有盡有,同時準備了大量新藝術家名單。
克辛代.威利(1977年生)
《聖露西》
壓克力 畫布,152.4 x 124.5 cm.2005年作
陳可 (B. 1978)
《1955. 紐約.29歲》
油彩 畫布,200 x 130 cm.2016年作
雅昌藝術網:這次是你頭一次主持的晚拍,肯定想做個出色的成績。但面對各種不利的外部環境,無論拍賣行或是收藏家都難免會有所保留。這會不會令你很糾結?
何善衡:拍賣是個馬拉松,不是爭一時長短。而且新冠疫情也不完全是壞事,很多有趣的事也是因此而出現的。比如前不久佳士得「童心未泯」網拍取得了1600萬港元的成績,是佳士得香港網拍的最高成交。此外,我們還做了潘薩託和井上有一的網上私洽展,賣得也非常不錯;最後就是史無前例的「ONE」全球聯合拍賣。
如果沒有新冠疫情,這些新玩法和機會或許永遠不會出現。拍賣公司原本就是要快速去處理市場的變化,推出能配合當時因素的玩法。前輩們都經歷過97年金融風暴和03年SARS,2020年的肺炎以後也是會讓人記得的時刻。
對我個人來說雖然有銷售壓力,但我會努力反映當下的市場需求,希望未來佳士得的品牌一出來,人們就知道我們只賣最好的,這個行業會越來越兩極化,我想要當最好的。
草間彌生(1929年生)
《南瓜》
拼貼 壓克力 布 畫布,60.6 x 50 cm.1981年作
估價:850萬-1250萬港元
此拍品將於 ONE: 現代及當代全球聯合夜間拍賣中呈獻
2020年會成為未來市場的分水嶺
雅昌藝術網:亞洲現當代藝術市場,尤其是當代藝術這塊近幾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只是短短幾年,市場就從以前的區域化變成了全球化,各大拍賣行也都是新人上位,您覺得2020年會不會也是一個新時代的起點?
何善衡:其實每一季拍賣的風向都在改變,只是在我剛入行時,改變的速度比較慢。但改變一直在不斷發生,尤其是隨著網絡將全球連接在一起,風向的變化越來越快,幾乎每次拍賣和藝博會之後就是一個新時代了。
對亞洲藝術和藏家來說,2020年也是一個分水嶺。這些年大家一直在強調國際化,但國際化其實不能缺少亞洲,尤其中國藝術和藏家的觀念和意見。現在無論威尼斯雙年展、巴塞爾藝博會或是全球各地的拍賣會,都已經非常開通和國際化。國籍、人種和性別不會成為拖累,但也不再是一個特別的優勢。
藝術說到底拼的是觀念和原創性。巴斯奎特有講過有名的一句話,「我不是一個黑人藝術家,我是一個藝術家」。如何將藝術觀念傳遞給全球觀眾,這幾乎是所有戰後及當代藝術家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2020年是一個很有趣的時間點,新冠疫情讓大家被迫宅在家中,只能通過網絡看藝術,當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藝術品全部通過平面的屏幕傳送到大家面前,有關藝術和收藏本質也變得更加突顯。
馬克.格羅蒂揚(B. 1968)
《無題 (非印第安 #5 臉 45.60)》
油彩 紙板 裱於麻布,128.3 x 102.9 cm.2015年作
雅昌藝術網:面對越來越多的新一代的年輕收藏者,拍賣行專家的角色和職責是否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何善衡:其實不止是20-30歲的年輕藏家,年紀更大的前輩藏家現在也同樣是通過微信、INS在看藝術。以前拍賣行的專家像是學者,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藏家的數據有時候比我們專家還豐富,有時候一個拍賣,藏家會當成股票在研究,excel及圖表都出來了,拿出來跟我們討論,讓我們都不好意思了。現在的專家,我覺得是拼服務,當然專業也必須,還要有市場的敏感度,還要有24小時服務藏家的能力。
傑哈德·李希特(1932年生)
《霜(1)》
油彩 畫布,144.8 x 100 cm.1989年作
估價:4800萬-6800萬港元
此拍品將於 「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 中呈獻
現在的專家,更像是「宏觀經濟學家」,幫忙客戶整理大數據。這個時代的專家,大公司提供的數據包括每一季拍賣結果,加上行業消息、整個收藏圈的狀況,能非常清楚跟客戶分析最適合的收藏體系。我很幸運這十年來我都是在大公司工作,對時代的把脈,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優勢,我們的專家網絡也幫了我很多。
- END -
原標題:《對話香港 | 佳士得「後浪」主管何善衡:國際化市場不能缺少中國藝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