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處於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商業化的早期階段。
我們從農耕文明開始,勞動致富,滿足人類自身生產和發展需求,到逐步利用工具,進入工業文明發展的時代,我們通過各種機器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和生產問題,而人工智慧的發展,意味人類未來會更多地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把更多的勞動交給人工智慧解決,讓人工智慧服務人類。
而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我們過去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智能生活場景,也慢慢地出現在現實家庭生活中,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科技公司的發展,讓我們越來越接近智能時代,智能設備和智能家居只是一個開始。
在人工智慧領域,這幾年的投資也是很多的,金額達到百億,出現了很多布局人工智慧行業的公司比如商湯科技,阿里的達摩院,華為的5G和各種基礎研究平臺,都在挖掘未來AI人工智慧的商業機會。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也越來越接近現實。
這屆人工智慧大會以獨特的雲端模式開啟,阿里馬雲,騰訊馬化騰,特斯拉馬斯克,百度李彥宏都通過雲分享的模式參與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其中也包括AI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人才和專家也同時參與了雲分享。
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是AI智能商業的基礎
我們工作和生活其實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從門戶網站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是網際網路進化的一個過程。
從簡單的線上信息分享,到今天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我們基礎的生活和商業設施,網際網路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商業邏輯。
馬雲在人工智慧大會上說:人工智慧技術不分你我,我們一定能早一天取得勝利,與其擔憂,不如擔當。
這體現了阿里在面對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風險和機遇,有清晰的認識。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夠因為擔憂人工智慧佔據人類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向歐美電影那樣走向失控,而選擇原地踏步,拒絕向高科技領域發展。
其實阿里巴巴的參謀長,馬雲的軍師曾鳴,2006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時候,就通過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構建智能商業模式。
2006年8月,曾鳴參與了阿里巴巴集團整體戰略的執行和制定;淘寶,支付寶,阿里雲計算發展,菜鳥驛站的布局背後都有曾鳴的布局。
曾鳴在智能商業這本書裡也詳細地分析了未來十年智能商業時代到來的商業場景。也是對阿里萬億美元市值的商業邏輯的拆解。
曾鳴說我們的網際網路是三浪發展模式,門戶網站時代是網際網路的1.0版本,信息和資源的線上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網際網路的2.0版本,帶來裡信息爆炸,解決信息對稱問題,物聯網時代就是網際網路的3.0版本,也就是萬物互聯,基於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的智能商業服務時代。
智能商業中用戶體驗的精與準,通過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來實現,這也是未來新商業和舊商業模式的區別。
這也意味著機器會替代部分人的工作,更好地幫助人類解放雙手,解放大腦。下一個十年智能商業的發展,對於個人職業定位發展和我們未來商業模式的重構都影響極大。
《智能商業》這本書也被馬雲認為是數字和智能經濟時代的一個創新指南,在理論的深度和實踐落地上取得了一個平衡。
人工智慧AI時代到來,不妨看看這本書。思考如何定位自己,定義生活與商業。不被未來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