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天命,黌門問道——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

2020-12-14 意趣閣藝術沙龍

主編/梅明

一丶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發展瓶頸

二、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融合難度

三、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筆墨發展

四、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構圖突破

五、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色彩饕餮

六、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題材創新

序 巍峨華夏,高山聳立。八千載文明,群星閃耀;四十年改革,坐二望一。

新一輪民族復興,必然以空前深度與廣度的東方文化復興為頭浪。窮古今中外一切之廣博技巧,盡人類文明所有的科技手段,以融匯貫通,推陳出新,重執世界藝術之牛耳,是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天賦機遇和宏大使命。

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新探索,便匯入了這一歷史大潮。

一丶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發展瓶頸 除佛教壁畫外,人物畫從來不是中國畫的主流,雖然其發源早於山水、花鳥。古今名家不少,範曾的《竹林七賢》拍賣了1000多萬,著實也讓市場火了一把,但與白石老人的《松鷹高立圖》相比,一個零頭都不到。究其原因,傳統的十八描與油畫技法相比,是照片和3D電影的差別,在國畫寫意的強項上,又不及山水、花鳥容易揮灑,故而油畫人物在西畫中的比重,遠較國畫人物在國畫中的地位高。

進入二十一世紀,好萊塢大片席捲全球,改變了年輕一代的欣賞口味。以《指環王》三部曲為例,票房29億多美元,編湊的《前傳》三部曲再卷20多億美元。電影技術花了四十幾年的努力,將託爾金所描述的這個神話場景、人物合成得如此龐大、翔實、清晰。可見,新一代必將更喜歡大場景下的人物布局,傳統人物畫的狹小空間難以適應歷史潮流。

而山水畫遇到另一個瓶頸,自宋元山水畫達到巔峰後,明清四僧、四王基本在原地打轉轉,做些修修補補的事情。近代黃賓虹講「尊古而不泥古」,「尊古」倒是做得很好,「不泥古」也沒走多遠。技法沒有突破,而傳統山水畫中,人物不是主體。而今天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藝術作品中最快吸引人的主角,主要是人物,傳統山水畫很難激起年輕觀眾的情感共鳴。

二、人物國畫和山水國畫的融合難度 石雨先生有堅實的油畫功底,自幼酷愛書法,同時又能駕馭軟筆線描的精妙技巧。以博古通今的山水畫作大場景,以立體精準的人物形象傳神攝魄,以諸子百家的妙語箴言統領全局,以詩書畫印的水乳交融整體升華。

但人物山水國畫的融合實踐之路,崎嶇坎坷。

一是在技法上,山水畫勾皴染三步驟,技法繁複,變化萬千,而人物畫線描為主,渾然一體不易。

二是在構圖上,山水之空靈如何與人物的適度寫實協調起來,頗難。

三是在色彩上,山水畫無論如何四時變化,終究以綠色係為主體,人物因服飾可千變萬化,協調又是難題。

四是在人文學養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深厚的國學功底和更全面的中西美學理論。

三、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筆墨發展 石雨先生深沉厚重,微笑示人,故畫中人物潤雅恬靜,山水綿密緊湊。

在人物造型上線描精準,形態瀟灑,其線描筆法不拘物形,靈活多變,飄逸瀟灑,老到貫氣。筆墨非常講究,衣紋、皴擦時筆筆貫氣,柔而不媚。筆下的人物體態追求「古樸」二字,與山水契合,強調主次分明,詳於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於衣冠,緊緊抓住有利於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

在人物活動與環境景物的關係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創造意境氛圍烘託人物情態,敘事性的作品在採取橫幅或長卷構圖中,尤其善於組圖,如《十八羅漢》、《五子像》、《竹林七賢》等。

在人物山水國畫中,筆墨相互為用,筆中有墨,墨中有筆,一筆落紙,既狀物傳神,更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四、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構圖突破 傳統的三遠構圖已經遠遠不夠用,石雨先生將堅實的立體造型功底用於大場景的鋪設和人物景物的協調,將油畫、雕塑、攝影、電影等諸多學科的技法融入其中。

在《孔子問道》中,使用氣場的環繞構圖,將傳統山水畫的氣韻生動發揮到極致,又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

而在小品畫《古今多少事》中,以小見大,好似馬一角復生,卻又穿著了合體的現代服飾,神採奕奕。如用攝影美學來分析的話,前景用傳統觀點看來過於粗大的松柏,襯託中景人物的深遠,而鬥方之地,如何布置遠景呢?省略嗎?不,擎天一柱從後部升起,遍尋古畫,無此構圖。

而在扇面《寒江獨釣圖》中一是竹子疏密有間,濃淡相宜,既烘託意境,又放大縱深;二是一葉扁舟,飛鳥蔽日,寒江獨釣,既在方寸之地別開天境,又充分發揮了畫家擅長人物畫的優勢,文人畫的意蘊更濃。

五、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色彩饕餮 傳統山水畫,無論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還是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其實都是以綠為主調,土黃為輔色,然後加以變化。而紅、紫、明黃、藍等絢爛色彩運用較少,或者說,這些色彩如何與國畫山水的高古風採相協調,是一大難題。

鬥方作品《遠山》,完全突破了傳統山水,似乎不太好用三遠構圖法分析,姑且稱作色彩構圖法吧,畫家對老父長壽的驕傲、對孩子成長的喜悅、對藝術進步的欣狂,化作股股暖流,隨畫筆淌出,濃墨重彩,漫山紅透。畫家之神,猶如右上之鴻雁,自由高飛。

作品《觀竹圖》中,秋風蕭瑟,竹歪影斜,愁雲慘霧,水墨渲染得昏天暗地,忽見赭黃巨石,堅實厚重,斯人板橋,吟詩江上,全圖唯一之色彩,烘託板橋歷經坎坷而始終志趣高潔的精神光芒。

能增能減,收放自如,方為色彩饕餮,大妙法門。

六、石雨人物山水國畫的題材創新 將山水和人物用東方文化的精華片段串起來,是題材創新的主脈。

如人物四條屏,將四個歷史故事串在一起。

正在創作的諸子百家群像系列,《孔子問道》是開篇之作,清靜為天下正的主題,是對中國歷史形儒實道的深刻領悟,也是道家學說通過山水畫的物化表現。

《拜石圖》中,以石為高遠之山,以竹林為遠景烘託,以米芾相關書法為魂,以人物神態點睛,極大地拓寬了中國人物畫的思路。

至於在科技手段的應用上,未來空間更大。其實類似於今天名著被影視作品反覆改編,古代名畫囿於當時的物質條件和技法,有沒有完全展現出來的地方,完全可以由當代名家再創作。

另外,古代舞蹈並無現今的複雜布景,更沒有背後的電視牆,國畫也要跟上時代,只要相得益彰,也可運用各種聲光電手段,放大意境,震懾全場。

展望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藝術,夢走遠,愛永恆!

梅明2015年10月27日作於北京意趣閣中,2020年3月20日修改。

名家簡介

石雨先生,1955年出生,當代著名畫家。

原名魏武雙,遼寧撫順人,筆名石雨、墨楓,現居北京。

先後進修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 ,深造於石齊工作室。三十年來潛心學習歷代名家繪畫技法,詩書畫印都有涉獵,國畫人物、花鳥、山水兼擅。

先後在香港、澳門、珠海、深圳舉辦畫展,其作品《十八羅漢、和合二仙》被釣魚臺國賓館收藏,還有部分作品被113位國家首腦收藏。

現為中國書畫研究院畫家;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民族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作者簡介梅明,北京知名導演、攝影師、書畫評論家,主要研究媒體、藝術和產業的融合。

現在全國規劃建設十家意趣閣藝術館,拍攝和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課堂課程。

一、德育示範基地北京崇德堂

二、武漢瑾瑜藝術酒店諾萬森店

三、廣東英德三聖巖紅茶生態園

四、新疆佰年葡萄酒莊園藝術館

五、河北邱縣萬畝文冠果產業園

文冠果花

文冠花

六、北京懷柔半山世家外景基地

兩湖夾半山,遠處是懷柔水庫,近處是紅螺湖。

七、北京昌平藝術會所及生態園,2020年加緊布置中......

相關焦點

  • 立體動感,王者之風一一石雨國畫牡丹的四大突破
    在設計學中,漸變的運用、肌理的變化已經十分成熟了,古代中國數學不發達,對這些運用不多,現在能融入國畫創作,也就很好突破了。 花鳥和山水相比,物象本就小些,八尺大幅的不多。
  • 南陽呂銀芳山水畫作品欣賞,他的寫意《秋山問道》寓意原來是這樣
    南陽呂寅方山水畫作品欣賞,他的寫意《秋山問道》寓意原來是這樣他是南陽山水畫家,這幅《秋山問道》寫意山水景致優美,寓意深長。這位南陽山水畫家就是呂銀芳,寅方是他的筆名。大家有時候叫呂寅方。他是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呂銀芳擅長傳統山水畫、寫意花鳥畫。
  • 書房適合掛什麼字畫,裝飾國畫山水讓書房詩意滿滿
    在一個家中,若是問道最具文化內涵的地方,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會是書房吧。書房簡單了說,是讀書的地方。深層次一點來說,是修煉精神內涵的地方。書房的環境不宜喧囂嘈雜,營造靜雅宜人的書房空間有助於個人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有助於提升家居生活個整體藝術內涵。還在等什麼,來看看書房適合掛什麼字畫?
  • 到了六十歲,走過了大半生,才明白天命不可違
    人啊,總要到六十歲時,才可以明白:天命不可違!人的一生就是天註定,天命不可違,到了該認命的時候,就要學會必須低頭,你如果總是很強勢,總是抗爭寧折不彎,有很多的時候,要付出慘痛的教訓。人到了六十歲之後,就要對自己的前半生做一個總結了,因為你已經再也不是壯年人了,也開始慢慢的往老年發展,但是這並不代表你要放棄規劃未來的人生,得過且過這樣生活下去。六十歲也是一道檻,應該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有個比較合理的規劃。
  • 國畫山水裝飾客廳 帶給家居全新體驗
    選擇一幅大氣且有品位的國畫山水畫作品是非常不錯的,可以透過濃濃的自然氣息展現山水世界的大氣奢華,不僅讓你的生活多了許多文雅之氣,也大大提升了你家居生活的舒適度和整體家裝的品位和品質!同時呢,山水畫之中還有著非常美好的寓意布局所在,掛在家中可以起到改善風水的作用,這也是山水畫能夠火遍家居裝飾的一大優勢!
  • 領導辦公室裝飾畫怎麼選 幾款名人山水國畫品位不凡
    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受歡迎畫作:辦公室裝飾畫推薦一、泰山題材國畫 李林宏最新力作中華國山《泰山日出》 作品來源:易從網泰山雲霧繚繞,給人以遼遠空茫之感,山勢巍峨,透出山水之氣息和生機。辦公室裝飾畫推薦二、五嶽靠山國畫 許吉爾最新創作山水畫《泰岱朝暉》 作品來源:易從網八尺泰山國畫作品,描繪了開闊大氣巍峨萬丈的泰山景色,帶給我們壯闊的山河美景。
  • 新房室內掛什麼畫好,國畫山水掛出典雅藝術風範
    中國人自古就有濃厚的山水情結,很多人喜歡在家裡掛一些山水畫,選擇幾幅書畫裝飾家中,偶爾欣賞,讓家人感到身心的愉快和放鬆,或許從中得到智慧感悟。家裡掛幾幅幅山水畫,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傳家至寶,還是精神上的傳家至寶。
  • 多幅山水國畫新鮮出爐!
    「巴東的山水讓我著迷,美景多得畫都畫不完,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我想用手中的筆來記錄這裡美麗的風光……」>11月22日,巴東舉辦的「筆墨寫巴東 丹青繪山水」主題採風活動,來自全省的14名畫家面對巴東的大美山水按耐不住喜悅的心情,飛速地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國畫」
  • 國畫藝術之文人畫鑑賞
    國畫,也被稱為「中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中國的國粹之一。國畫的繪畫工具有毛筆、墨、顏料、宣紙等;題材廣泛,有山水、人物、花鳥等;技法包括工筆、寫意等。國畫在我國古代沒有固定的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近代以來為區分於西洋畫,而稱之為中國畫,故簡稱「國畫」。
  • 畫家林德坤國畫欣賞,林德坤作品及經歷簡介
    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宋·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訓》山水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的傳統山水畫意境幽深、貫穿著天人合一的審美理念。
  • 45張姓氏微信頭像,山水國畫風格,寧靜致遠!
    很多人喜歡寧靜致遠的微信頭像,娜娜這次製作了3組45張,都是關於寧靜致遠,山水國畫風格。都是帶有大家想要的姓氏,姓氏都是來自於粉絲的評論,喜歡的朋友可以直接保存到手機內,然後換成微信頭像。本期百家姓
  • 畫家清然老師的國畫山水好清亮呀
    作者:清然縱觀清然的藝術旅程是比較具有典型意義的:早年間他自然是畫常規中國畫的一個人,經典的梅蘭竹菊荷、山水小景等是他的「紙上常客」,固然是畫得不錯,但也只能說是不脫傳統程式化特點的常品南方山野的細密臻盛與北方山水的高枯危聳他一併收入其中,使人感到自然大化的幽微深沉與變化無窮。
  • 用英語介紹中國——國畫
    中國國畫是現存世界最古老的傳統藝術之一,傳統繪畫又稱為國畫。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s done with a brush dipped in black or colored ink.
  • 貴陽湖灣國風公園即將誕生 益華匠造國畫級山水大境
    山水比德從自然原生的場地現狀與溼地公園性質的山水格局出發,用傳統中式的造園手法,注重溼地生態重構下的特色景觀體驗和與山水相融合的精神意境,巧借遠山、近水、清鎮之眼、場地高差、石材資源等,力求山中有園,園中有石,石旁有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畫卷,打造富有傳統山水畫境的老馬河畔楓林山水園。
  • 黎雄才的尋源之路:「黎家山水」從何而來?
    黎雄才(1910-2001)是嶺南畫派最為傑出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近現代新國畫運動的重要實踐者。其早年師從「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後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回國後任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副院長、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等職務。
  • 鴻運當頭國畫山水 風景如畫寓意好
    鴻運當頭山水畫是國畫山水中的一個經典題材,人們希望好運傍身,家裡掛上一幅鴻運當頭山水畫圖個吉利。鴻運當頭寓意好的運氣,當你遇到困難或是疾病,希望有好運眷顧,或是時運不佳時想要轉運,都可以在家中掛上一幅鴻運當頭山水畫。
  • 山清峽客書畫視頻課程目錄-包含國畫零基礎入門及初中級國畫課程
    初級06國畫布局介紹-二八,三七布局初級06國畫布局介紹-大小高低布局講解初級06國畫布局介紹-井字布局講解初級06國畫布局介紹-S型布局講解初級06國畫布局介紹-對角線布局講解初級07作品創作指導-山水小品創作解析2.8作品創作指導-2020.2.9直播課小橋流水解析作品創作指導-2.12公開課山水小品解析作品創作指導-2.16樹的畫法和吊腳樓小品創作作品創作指導-江渝人家山水小幅作品創作解析
  • 學習國畫後提高水平的幾個技巧!
    現在學習國畫的人群既有大量的中小學生,也有高等院校的莘莘學子,還有退休後頤養天年到老年大學學習的各界人士,大大提高與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那麼在有了一定國畫基礎後,進行提高就成了很多人的瓶頸期,該如何做,有什技巧呢?
  • 雄才大略,博學多才——職業藝術家田川軍國畫作品欣賞
    二零一四年,國畫寫意《關公人物肖像》畫榮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書畫賽個人風格創意獎。國畫工筆《子安觀音》作品入選「中國夢·絲路情」民進陝西省委員會主辦的書畫展。《小提琴手》二零一七年,國畫小寫意人物畫《小提琴手》入選寶雞市委員會主辦的「寶雞更名1260周年書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