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俱樂部城市,處於我國城市的第一梯隊,代表著我國城市發展的最高水平。目前,我國共有17個萬億俱樂部城市,它們分布全國的各大地區,而一個地區的萬億俱樂部城市多少,往往可以反映出這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強弱。所以,今天我國就以萬億俱樂部城市的分布情況,看看我國各大分區的經濟實力。以前我們都是以四大經濟分區來作比較的,但是四大經濟區範圍太大,不夠精細,所以今天我們就以七大地理分區為準,看看七個大區的萬億俱樂部城市分布情況以及它們的經濟實力強弱。
一、華北地區
華北地區位於我國的北方,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共有5個省市區。華北區的省市區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它們絕大部分基本都位於黃河以北地區,氣候以暖溫帶為主,包括部分中溫帶地區。
華北地區有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城市群,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京津冀城市群也正是承擔著華北地區區域經濟增長極的重任!而華北地區的萬億俱樂部城市共有2個,那就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兩個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
二、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是我國七大地理分區中省份最多的一個,它包括了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直轄市上海,共有7個省市區。華東地區除了安徽和江西兩省以外(後來劃分四大經濟區的時候,這兩個省被劃入中部地區),其他的5個省、市都位於沿海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受益最大的地區之一。
華東地區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不僅擁有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同時還有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海峽西岸城市群等兩個國家級城市群;其中的長三角城市群也正是目前華東地區的區域經濟增長極。而華東地區也是我國目前萬億俱樂部城市最多的一個區,共有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和青島等7個萬億俱樂部城市,佔據全國萬億俱樂部城市總數的41%。
三、華南地區
華南地區位於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僅有廣東、廣西和海南等3個省、區,是我國七大地理分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區。華南地區是我國最早實行改革開放的地區,擁有著我國一體化發展程度最高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三大地區之一,目前擁有深圳、廣州和佛山等三個萬億俱樂部城市。(而粵港澳大灣區也正是華南地區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四、華中地區
華中地區位於我國的中部,面積比華南區略大,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等3個省份,是我國著名的產糧區。華中地區歷史上曾經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今天的華中地區也是全國的經濟重地,河南、湖北和湖南都位列我國經濟十強省行列。華中地區目前有長江中遊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等2個國家級城市群,有武漢、鄭州和長沙等3個萬億俱樂部城市,長江中遊城市群有望培育成華中地區區域經濟增長極。
五、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位於我國的大西南,以雲貴川為主體,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直轄市重慶,該地區面積大、地形地貌複雜,山脈和水系縱橫交錯,水資源儲備非常豐富。西南地區有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之一的成渝城市群,而重慶到成都一帶也正是整個大西南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西南地區的兩個萬億俱樂部城市重慶和成都就是成渝城市群的兩個中心城市。
六、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位於我國大西北,是我國七大地理分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面積接近300萬平方公裡;但是西北地區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長期乾旱少雨,因此不適宜大規模的工業開發,所以西北地區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滯後的地區。目前西北地區還沒有萬億俱樂部城市,尚處於缺席狀態中。
七、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北,和東北亞多個國家接壤,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三省,俗稱「東北三省」。東北地區曾經是我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為全國工業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目前東北三省都處於產業轉型升級中,經濟正處於下行期。而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一樣,目前在萬億俱樂部城市方面,同樣是缺席者。
上面就是我國曾經的七大地理分區,其中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和華北地區大部分都屬於今天的東部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而其中華東地區共有7個萬億俱樂部城市,在七個區中是獨佔鰲頭。而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目前還沒有萬億俱樂部城市,成為萬億俱樂部的缺席者。目前,我國共有7個準萬億俱樂部城市,其中5個華東地區,還有兩個一個位於華南地區,另一個則是西北地區的西安,因此西北地區今年有望實現零的突破,誕生第一個萬億俱樂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