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MIND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在大約3500萬年前,一群現已滅絕的猴子乘坐天然的木筏從非洲橫渡大西洋,來到南美洲定居。
據外媒CNN報導,研究小組在秘魯茹魯阿河挖掘出烏卡亞裡猿猴(Ucayali pithecus)的臼齒(下圖)。
這種史前猿猴生活在幾千萬年前,體型和南美洲現在的狨猴大小相似,但現在已經滅絕。
科學家相信,烏卡亞裡猿猴可能是在一場熱帶風暴期間,利用從海岸線脫落的「植被漂浮島嶼」,跨越大西洋(當時的海洋比較狹窄) ,完成了長達1500公裡的旅程。
負責這項研究的南加州大學臨床綜合解剖學教授埃裡克 · 塞弗特(Erik Seiffert)說:」這趟橫跨大西洋之旅極其困難,儘管如此,像烏卡亞裡猿猴這種小型動物相比體型較大的哺乳動物更有優勢,因為它們需要的食物和水更少,而這些食物和水可以由植物筏提供。」
塞弗特稱,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化石記錄中的大多數水上擴散事件,都與非常小的動物有關。
其實,歷史上曾經有哺乳動物橫跨大西洋的案例,其中一種是鴨嘴靈長類動物,另一種是被稱為「豚鼠」的齧齒動物,是水豚等生物的祖先。
公開資料顯示,猴子、猿和人類的祖先曾經被認為主要起源於非洲,但現在的科學家認為,這些靈長類動物可能起源於亞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