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可以修改1次,總計最多能修改20個字符。支持增、刪和替換。
記住這個數字,它讓你的時間過得不一樣2020-12-08 明之有滋味 海潭題庫
假使整個世界還剩最後一天,你會有什麼打算嗎?這個荒誕的問題我還真想過,我應該什麼都不會做,焦灼的等待,畢竟這時候所有的外物都毫無意義,可是啊,這是個短期沒法發生的事情,我們依然要完整地過完一生,那麼我就不可能什麼都不做,整天異想天開。說實話,我以前對待一天比較散漫,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偶然間,我讀到了「1440」的故事。
有一位電子學習公司的老闆非常忙碌,他每天都要被絡繹不絕的敲門聲打擾,這些人的第一句話就是「能耽擱你一分鐘嗎」,剛開始還好,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時間幾乎都被別人佔用了,自己和公司的要務都被甩在後面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他在紙上列印了一張大大的「1440」數字,沒有其他任何裝飾,僅僅是加粗,張貼在辦公室的門上。
1440代表著什麼,是一天的分鐘數,每當他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那張1440紙仿佛會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提醒他時間在流逝,不能浪費。後來,訪問他的人會問這個1440是什麼意思,他解釋後,有部分人慢慢意識到有些問題沒必要繼續了,必要的問題才值得討論,他們也學會了用「1440」來提醒自己做緊要重要的事情,拒絕那些不相關的事情。
這位老闆是凱文·克魯斯,他將時間「1440」寫在他的《高效15法則》的首章,《高效15法則》是一本刊登在《紐約時報》和《福布斯》暢銷書排行榜上的書,它詳細介紹了谷歌、蘋果和Facebook等世界500強公司所採用的深層次工作方法,後面會陸續介紹這本書上其他章節的高效方法。
作者認為,深層次的工作離不開時間管理,想要管理時間和提升效率最重要的不是方法技巧,而是需要轉化自己的心態。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產,它無法倒流,它不能買賣。所以要認真對待時間,我們要花費一分鐘去思考,我們生命裡有價值的事情,在腦海裡列出一個清單,比如工作、家庭、健康等。
而成功人士的清單裡還會有時間,而且是重要的位置,因為一天的時間只有1440分鐘,如果讓它無聲無息的流過,自己還是昨天甚至更久前的自己,未來不會比現在更好。
一天可以表示為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為什麼選擇了分鐘作為時間流逝的提醒,因為小時間隔得稍長,人們會有時間慢的錯覺,從而慢慢悠悠。而秒間隔得太短,時間流逝很快的感覺,如果這對你有用,選秒也未嘗不可。
怎麼利用「1440」的力量呢?像作者一樣,製作一張「1440」的紙片,貼在門上或者工位上,不管貼在哪,只要能夠提醒你。
把每天的事務列出清單,按照重要和緊急的情況將任務清單放入到你的四象限裡,如果你不清楚四象限,以前的內容有講過。列入四象限的目的是確定事務的優先級,提高效率,效率就是做正確的事情,什麼是正確的事情,就是對你的目標和計劃有高度關聯的事情。
有的人過於依賴任務清單,清單上的事情沒有完成就不罷休,就算不吃飯、不睡覺也要完成。這樣的人總是被任務清單支配著,「1440」的力量不是壓迫你,而是讓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是無限的,不要為了任務清單一直消耗自己的時間,而忽略了別的有意義的事情。
說到這裡,我有個朋友,每天忙的昏天黑地,喊他出去吃飯,「我的項目還有些問題,我弄完了再吃」,就這樣,他好像是把事情趕到今天完成,即使那件事情不急,所以他被那些任務支配到沒有自由的時間。所以我提醒他,事情是做不完的,每天把重要緊急的事情解決了,就可以放過自己了。
一天中不可能完全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計劃如期進行,總是會出現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可能會被他吸引注意力,從而忽視了當前重要的事情。這時,你就要看看數字「1440」,它就在你的面前流逝,你被耽擱的每一分鐘,都讓重要的事推遲了一分鐘。所以別只是張貼了它,而忽視它,這樣毫無意義。
現在想一想你會怎麼使用零散的一分鐘,喝一杯水?回復一條信息?檢查一個稿件?讀一首詩?還是畫一張「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