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外的行情完全不同的市場現象,也包括了國人對野生淡水魚的偏好,一些國家河流裡淡水魚泛濫成災,儘管他們的河流水質遠比我們的乾淨,但人們還是擔心河流被汙染了,所以不吃淡水魚,最終選擇把淡水魚出口到中國。我們卻截然相反,消費者不去想河流水質的問題,只要是野生的淡水魚就願高價購買。
在福州閩江邊的一些橋頭、健身步道、菜市場,叫賣野生閩江魚的攤販不少,有的以賣小雜魚為主,兼賣幾條大魚,有的則只賣半斤以上的大魚,除了小雜魚是死魚,一般大魚都是活的,大魚的種類也很多,幾乎涵蓋了超市裡你能見到的淡水魚,甚至閩江裡應該不存在的野生脆魚都有人天天叫賣。
我也對江邊魚販的淡水魚動心過,那已經是2015年的事了,周末孩子不用去學校的時候,我也會早起去江邊晨練,那次運動結束準備回家的途中,路過閩江邊步道時,路邊有兩家魚販在擺攤叫賣閩江野生魚,我看上其中的野生鯽魚準備買回家,這時背後有人拍了我的肩膀,回頭一看是我鄰居,他是一位退休幹部,每天很早就起來到江邊快走,周末我去晨練都會遇見他。
鄰居伸手把我拉出魚販攤位,一直給我暗示走開,我就跟著他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一直聊著這個江邊賣魚的話題。他告訴我,江邊賣的野生閩江魚很多是假的,他說他的運動夥伴們有人看到那個魚販,晚上去超市買一大桶淡水魚,然後偷偷放到江邊的小木船裡,早上穿上防水服裝扮成打魚回來的樣子,把小船裡的魚再提到岸上擺攤叫賣,野生閩江魚價格要比人工養殖的淡水魚貴兩三倍,這樣魚販把超市裡買的魚冒充閩江野生魚,暴利就輕鬆實現了。鄰居還質疑說,你看他天天就買什麼鯽魚、鱸魚、鰱魚,如果是閩江裡捕魚來的,怎麼可能天天都抓那兩三種魚呢?
經鄰居這麼一說,還真怪自己沒有多長個心眼,作為消費者不動腦筋是要交智商稅的! 試想一下,閩江裡捕魚有那麼容易嗎?如果哪天沒有捕到或捕到的魚很少,魚販還得賣魚,那不就輕易想到冒充嗎?古人說的「有商機就有騙子,有利益就有假貨」,這是很淺顯的道理。如果你對野生淡水魚有偏好,那就多留個心眼去消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