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你看過最好的國產三維動畫是哪一些?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但是大叔想,看過了剛剛七月份上線的《凡人修仙傳》動畫之後,都會覺得這部動畫在自己的想選的名單當中。
今年國產動畫的強勢我們已經見識到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一種情況,這也是蓄力已久後,發車帶來的結果。
很多動畫作品都打破了以往我們對國產動畫刻板印象,讓本來就比較火熱的國產動畫浪潮掀起了一波高浪。
01
說回到《凡人修仙傳》動畫,這部作品也是網文小說改編的,近幾年很多網文小說改編動畫的案例已經是非常多了,所以大家都司空見慣,對作品本身的故事背景都有了不小的了解,所以大叔本期主要是從動畫製作去分析,《凡人修仙傳》這部動畫作品的不同之處,就像標題所說,它證實了一種動畫製作方式的可行性。那麼,這個製作方式是什麼呢?
對於《凡人修仙傳》動畫,大家對它最直觀的評價是什麼?也就是這部動畫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其中不管是角色,還是整體的場景呈現都非常接近於現實,尤其是人物的表情上,非常精緻,能做到很細微的變化。
再有就是動作戲了,幾乎跟真人武打戲的給我們的直觀感受一模一樣,這是讓人感到很意外的幾個地方。要知道,以往的國產三維動畫可做到這些,尤其是在人物的表情方面,能像「凡人」這樣豐富、細微的沒有。
所以從動畫本身給我們的直觀感受去看的話,我們會產生一種疑惑,就是這還是動畫嗎?這和真人劇好像也沒太大區別了。而官方最開始也並不是把這部動畫定義為「傳統意義上的動畫」,而是給它一個新的名字:CG連續劇。
那麼大家關心的問題來了,動畫製作團隊到底是用了什麼樣製作方式,讓這部動畫從視覺感受上,讓我們感受到以往看CG大片時才有的感受呢?
其實有留意這方面消息的小夥伴應該有所了解,《凡人修仙傳》動畫在動畫製作流程上並沒有遵循傳統的三維動畫製作方式,而是採用了「真人動作捕捉」和「實時渲染引擎」的配合模式下進行動畫製作。
在這全新的動畫製作方式下,出品的動畫會加更真實,細節滿滿。以往的三維動畫,從人物這一方面去看的話,主要還是體現在人物建模個造型看起來更立體和美觀。
但是《凡人修仙傳》動畫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其他國產三維動畫所不具備的東西,上面也說了,就是豐富的微表情,以及更加寫實的動畫畫風。
那種真實感,說實話,大叔至今為止還沒有見過哪一部動畫有這樣的呈現,這就是這部動畫最大的特點。
02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非常清楚,這種製作方式以前並不是在動畫中運用的,最常見的是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上運用的技術。
就拿「真人動作捕捉」技術來說吧,這是一種通過傳感器、信號接收器等設備來測量、記錄物體運動狀態的一種技術。
很多拍攝特效大片的演員在拍攝過程中,都會穿上那種帶有傳感器的緊身衣,然後自己做一些動作後被傳感器捕捉並傳導獲取到相應的數據。
之後在通過獲取到的數據,進行一系列的修正操作,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在動畫上運用這樣一種技術也是差不多這樣的步驟,只不過採集到的數據處理之後,最終還需要映射到製作好的角色模型上。
所以在這個環節上,和以往動畫製作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需要有真人參與表演,這就需要動畫製作團隊邀請專業的演員加入進來。
雖然這樣出來的效果更佳真是,貼近於真人,但是動畫流程的改變這個角度去說,這樣的作品還能說它是一部動畫嗎?
其實《凡人修仙傳》還依舊是一部三維動畫,因為這部作品並沒有丟掉動畫本身的特性。
首先《凡人修仙傳》動畫中出現了大量展現動畫特質的分鏡,很多寫實化的虛擬場景就能證明。
這裡是需要動畫師去完成的要精準把握和設計每個角色的動畫,在不需要重新拍攝整個鏡頭的基礎上進行不限次數的部分或整體的修改,這些都是需要一個非常懂動畫製作的分鏡師來進行操作的。
其次,我們應該清楚的是,就算是我們通過「真人動作捕捉」技術,採集到了更加真實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可不是採集出來就能直接用的,映射到人物模型中去之後還需要專業的動畫師進行大量的工作之後,才能給我們觀眾一個最真實的動畫效果。
因為本身演員在拍攝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其他不想管的動作出現,所以這些沒有必要的東西就要去除點,再有就是每個演員都會自己的特徵,這些動畫也是要去掉的,留下那些最有用的數據,因此還是需要專業的動畫製作團隊去操作完成。
結語
《凡人修仙傳》動畫在動畫製作流程上打破了常規,但是它證實了這樣一種製作方式在動畫上運用的可行性,這或許能給之後的國產三維動畫帶來一種全新的浪潮。
我們不清楚,在未來,這種「真人動作捕捉」加「實時渲染」的動畫製作方式會不會進一步在國內普及,但是相信這樣的方式生產出來的動畫已經給國產動畫領域帶來一次衝擊。
不管如何,《凡人修仙傳》動畫已然成功,所帶來的影響也將會擴展,我很期待,國產三維動畫將來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和可能性?
非常感謝各位小夥伴看我嘮叨這麼多。如果說有哪裡說得不對,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指正。
我是國漫一大叔,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