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明昱 濟南報導
爬樹的、啃食竹筍的、在樹幹上玩耍的……走進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煙臺展區,第一眼就會看到11隻萌萌噠「大熊貓」標本,它們都來自煙臺和壹博物館,可以說,此次大熊貓們的驚豔亮相,成為煙臺展區最具吸引力的打卡地。
「大熊貓這麼可愛的動物,來到這邊觀賞的市民很開心,我們也很滿足。」談到參加本屆博覽會的目的,和壹博物館董事長史連強告訴記者,由於和壹博物館與中國動物園協會、歐洲動物園協會等達成了合作關係,目前已經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有合法來源的珍惜動物藝術品約5千種類、8萬餘件。
此次參加首屆中國文化旅遊博覽會,和壹博物館推出了以「熊貓標本」為主題的科普展覽,為市民們展示大熊貓的一路成長過程。據了解,和壹博物館內一共有21個大熊貓標本。此次參展,博物館帶來了11隻比較有特色的大熊貓標本與市民見面。
史連強告訴記者,一個大熊貓標本從開始做到做好,需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為了讓市民們能夠身臨其境的參觀,我們這次把植物也做得很逼真,除了想讓大家看到它的可愛形象,也想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大熊貓,科學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理解和學習保護大熊貓的知識。」
在這個小小的熊貓博物館裡面,每隻大熊貓都憨態可掬、各具特色。有抱著樹幹爬樹的,有躺在樹幹悠閒的,還有的在啃食竹筍。此外,博物館還展示了熊貓從幼崽到成年的成長過程,最後一隻壯年的大熊貓標本,是白棕色相間的。「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隻棕色熊貓標本,極其珍貴。」據史連強介紹,不同於普通大熊貓,在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後,它本應為黑色的皮毛在變異後成為了棕色,極其罕有。
據了解,在本次博覽會現場,煙臺和壹博物館有限公司與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旗下的青島招商匯智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籤約。雙方計劃合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動物道具及其周邊產品製作中心,計劃總投資額達10億元。此外,籤約雙方還將在動物標本大數據、動物基因庫、雲動物園等方面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