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擴散,網上各種信息呈爆炸式增長,各種謠言也開始逐漸湧出。諸如「今晚白巖松對話鍾南山」「煙花爆竹能殺菌」,以及各城市版本的「飛機噴灑消毒藥水」,還有各種微信截圖、視頻等謠言,看似「言之鑿鑿」,實則經不起推敲,在疫情嚴峻的情勢之下,反而在混淆視聽、添亂搞破壞。面對洶湧的疫情、作亂的謠言,除了政府部門、主流媒體的及時闢謠澄清,作為尋常的每個人,我們又該做點什麼呢?
首先「管住嘴」,不造謠不傳謠。造謠,嘴一動;傳謠,手一點;闢謠,跑斷腿。在全民抗疫的關頭,造謠者製造傳播謠言,不管是主觀造謠還是客觀傳謠,都可恥、可恨、可惡。在面對海量的信息時,我們堅決不能「全盤接收」,而要「過濾篩選」,不確定的不傳、不權威的不傳、不科學的不傳,掐斷謠言「傳輸帶」,不做謠言「傳聲筒」。謠言之所以能大範圍流傳,是因為群眾對信息的渴求得不到滿足,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及時公布權威信息,回應網民關切,做到信息公開透明,用權威信息抵制網絡謠言,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其次「管住腿」,不串門不聚會。這次疫情爆發在春節前夕,受春運和傳統習俗的影響,疫情在短時間內不斷攀升,減少疫情蔓延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減少人員流動,避免密切接觸。由於對疫情的關注和討論最多的是在網際網路上,年輕人每天都身處網際網路中,對疫情表現出了高度的重視,而部分中老年人由於信息量不足,則顯得不夠重視。從而出現年輕人「焦慮」、老年人「淡定」的局面。現在,最需要街道、社區等基層社會組織,不斷通過網絡平臺、戶外電子顯示屏、張貼告示等各種宣傳途徑呼籲群眾不走親訪友、不聚會宴請,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響應號召、管住自己、勸導家人,減少外出、做好防護。
還要「管住情緒」,不牴觸不隱瞞。蘇州在這次防疫戰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率先延長春節假期、推遲復工時間,及時調整學校開學事假,關閉各級博物館文化館、取消大型聚集性活動、取消「燒頭香」等民俗活動、對所有接觸武漢相關人員進行排摸登記,種種措施凸顯了政府防控這次疫情的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對大家的工作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這種時候需要我們少一點私心,多一點寬容,主動申報、自覺隔離、配合排查,政府「上心」、群眾「給力」,一定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