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進博 諾華腫瘤攜手鎂信健康推動創新支付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1月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火熱進行中,諾華腫瘤與鎂信健康今天在進博會上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通過醫療健康與保險服務的融合創新,開展深度合作,積極探索多元化創新支付手段,減輕患者、社會、政府的整體經濟負擔,提高患者對於創新藥品的獲得感。

諾華腫瘤與鎂信健康籤約合作(央廣記者 吳善陽 攝)

  諾華腫瘤(中國)總經理吉必成(Alexandre Gibim)表示:「作為以研發創新為基礎的製藥企業,諾華始終致力於探索更具創新、更具價值的創新療法並引入中國,造福中國患者,這是我們對中國的長期承諾。同時我們也一直在積極努力配合中國政府提升藥品的可及性,幫助更多處於困境中的患者及早用上可負擔的創新藥。」 諾華期望與鎂信健康開展長期的戰略合作,共同積極探索多元化創新支付手段與合作模式,使我們的創新療法造福更多患者以延長他們的生命。

  諾華腫瘤積極響應中國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號召,在全面建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方面不斷探索,多次做出創新性嘗試。諾華腫瘤(中國)市場準入與大客戶部負責人鄧閱昕向與會者分享了近年來諾華腫瘤在惠及患者方面開展的創新準入工作。2020年攜手鎂信健康分別針對骨髓纖維化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推出了「一路捷伴」以及「弗獲新生」的醫療費用福利方案,通過探索基本醫保、商保、企業與患者多方共付機制,降低患者的支付門檻,減輕腫瘤高值藥品的長期支付壓力。與此同時,諾華腫瘤對於由政府主導、商保承辦的城市普惠險也開展了積極探索。鄧閱昕表示,此次通過與鎂信健康的戰略合作,希望以創新、可持續的方式提高中國患者對諾華腫瘤創新藥品的可及性。

  鎂信健康CEO張小棟表示:「近年來,創新藥進入中國並實現準入的速度越來越快,為患者帶來更多生存希望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鎂信健康從醫療支付創新出發,通過賦能商業保險、藥企、藥店和患者等,打通線上線下零售終端,建立一體化的藥品福利平臺和生態圈,推出藥品福利、醫藥分期等創新支付服務方式,幫助患者以更低成本更便捷地享受到前沿的藥品和醫療服務。」

  諾華腫瘤致力於開發改變常規治療的藥物,以改善癌症及相關血液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己任,並在疾病管理、用藥服務、創新支付等領域踐行數位化創新。如此,將最大化減少國內外用藥「時間差」,提升優質健康資源的可及性,用心服務廣大醫生和患者。同時,鎂信健康將醫藥產業和保險金融相結合,先患者之需而行,無論是對於醫療機構、政府、藥企險企來說,都達到各方共贏的局面。如今,鎂信健康的支付模式已經成為廣大藥企布局院外DTP市場的首選,至今已有20+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與鎂信健康達成合作,共同打造抗癌特效藥品零售又一終端。

  此次諾華腫瘤與鎂信健康聯手合作,將促進醫療健康與保險服務的融合創新,照顧癌症患者,關愛健康人群,雙方將協同發展,共同助力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相關焦點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高值耗材首輪國採、進博會、阿里健康
    此外,上周,高值耗材首輪國採開標,多款百元支架出爐,中位價700元左右;另頗受關注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迎來新進展,國家醫保局發布相關指導意見,對支付細節、醫保基金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專題動態上,億歐大健康上周報導了阿里健康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及布局,同時還於近期專訪了民康生物董事長甘建民。
  • 京東大藥房線上首發多發性硬化症特效藥 攜手諾華推動罕見病用藥...
    京東大藥房線上首發多發性硬化症特效藥 攜手諾華推動罕見病用藥加速入華 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罕見病關注度越來越高, 2018 年多發性硬化就被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相關藥物被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
  • 京東健康進博會上與多家全球知名藥企達成戰略合作
    進博會期間,輝瑞中國與京東健康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領域的領跑者,京東健康也在此次進博會上先後同輝瑞、葛蘭素史克(GSK)、百時美施貴寶(BMS)、賽諾菲、雅培等多家全球知名醫藥健康巨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或啟動相關合作項目。
  • RDPAC進博會訪談|默沙東:支持創新,共享進博機遇
    Ÿ 默沙東高度重視中國進口博覽會的發展和這一平臺的意義,因此,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倒計時一百天之際,默沙東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籤訂了為期三年的合作備忘錄,展現默沙東對進博會、對中國市場的一份長期承諾。我們的目標是不斷擴大健康服務的可及性,讓挽救生命的創新藥物能夠惠及更多的患者和大眾。
  • 誠實果品再次「結緣」進博會 ——為健康全力以赴
    (原標題:誠實果品再次「結緣」進博會 ——為健康全力以赴)
  • 全球知名藥企等積極「備戰」進博會 受益者將推動未來創新
    中新網上海10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已經連續舉行兩屆的進博會不僅成為世界各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發展新科技,新成果的時尚秀場,更是其突破性創新產品進入中國,造福患者的有效通道。這已經成為眾多跨國企業的共識。
  • 攜手諾華製藥線上首發西尼莫德 創新「自營冷鏈」藥品服務模式
    諾華製藥旗下多發性硬化國家一類新藥西尼莫德(商品名:萬立能)在今年5月7日獲批,8月25日正式供貨,為中國患者提供全球同步的前沿治療方案。9月25日,京東健康聯合諾華製藥在上海舉辦西尼莫德線上發布會並宣布——多發性硬化國家一類新藥西尼莫德於京東平臺進行線上首發,京東健康旗下京東大藥房成為新藥線上首家合作夥伴。
  • 進博期間,這家地區總部落戶楊浦的企業打出創新組合拳
    人民網上海11月7日電(董志雯)今日,借著進博會的東風,由安姆科中國主辦的第二屆包裝創新論壇在上海拉開帷幕。超過450位企業代表、專家和學者,就後疫情時代大眾極為關注的大健康、食品飲料、日化品、數位化、新營銷等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創新解決方案,展開互動式討論,探討消費品市場和消費趨勢,實現跨界創新。
  • 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替雷利珠單抗授權合作協議
    雙方將在上述國家對替雷利珠單抗進行共同開發,其中諾華將在過渡期後負責註冊申請,並在獲得批准後開展商業化活動。此外,雙方均可在全球範圍內開展臨床試驗以評估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其他抗腫瘤療法的潛在用藥組合;百濟神州可在北美地區共同進行產品銷售,其中部分運營資金將由諾華提供。
  • 醫藥健聞周報|拜耳未來向中國引入更多創新藥物;天境生物在美啟動IPO
    琺博進琺博進宣布Enrique Conterno將成為公司新一任CEO。Enrique Conterno兩個月前從禮來退休,之前是禮來公司美國業務主管和全球糖尿病業務負責人。2019年8月擔任琺博進臨時CEO的Jim Schoeneck升任董事會主席。
  • RDPAC進博會訪談|賽諾菲中國:創新驅動健康未來
    進博會也為外資企業提供了更多中國機遇,讓我們有機會加強與更多國內外合作夥伴溝通交流,共創互惠共贏的未來。在醫療領域,中法兩國間開展的良好的衛生合作與交流,已成為國際合作典範;賽諾菲期待通過參加進博會的契機,持續推動中法兩國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入交流,助力中法經貿合作,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貢獻力量。
  • 強生、諾華、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 誰增長最快
    在《哈佛商業評論》發布的2019年全球百佳CEO榜單中,Soriot成為進榜的三名藥企CEO之一。Soriot自2012年10月開始擔任阿斯利康CEO,在他的領導下,阿斯利康聚焦產品管線特別是腫瘤業務,聚焦重點投資組合併重視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戰略發展。阿斯利康在2019年年初將腫瘤業務劃分為單獨部門,把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業務板塊合併為生物製藥部門。
  • RDPAC進博會訪談|輝瑞:為患者帶來改變生活的突破創新
    今年,也是輝瑞中國研發中心落戶上海15周年,藉助本屆進博會的平臺,將展現輝瑞中國研發中心15年來為推動中國的藥物研發事業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展示輝瑞助力中國引進創新藥物的決心和承諾。輝瑞公司創建於1849年,迄今已有171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製藥公司。輝瑞致力於運用創新的科學技術以及全球資源來改善每個生命階段的健康和福祉。
  • 未來健康生活已在眼前!進博會上的這些「尖貨」值得你細看
    以進博為「秀場」,一件件健康潮流「尖貨」承接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1、腫瘤治療「黑科技」:「腫瘤電場療法家族」亮相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頭套,而是一個布滿特製電極,用電場貼片貼在特定部位、持續放電,以達到治療腫瘤目的的醫療器械。這種治療手段叫「腫瘤電場療法」。進博會上,首次參展的再鼎醫藥帶來「腫瘤電場治療家族產品」,為全球首秀。
  • 【地評線】潮評|堅持創新引領 進博會為共促世界經濟復甦添助力增...
    辦好本屆進博會,對於充分展示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和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的決心,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義。    進博會為世界展示創新合作利好「添助力」。創新發展是引領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 進博現場|漫畫家「小林老師」獲「基金會公益患者關愛大使」稱號
    作為本屆進博會上唯一一家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再鼎醫藥今年首次參展進博會,展示包括腦腫瘤、女性腫瘤、消化道腫瘤、抗感染等多個重大疾病領域在內的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案。其中, 「腫瘤電場治療家族產品」系全球首秀。
  • 諾華支付7.29億美元以了結在美非法醫藥回扣指控
    美國司法部官網周三(1日)公布,諾華製藥公司同意支付逾7.29億美元,以了結其向醫生和患者支付非法回扣以提高藥品銷售額的指控。在第一項指控中,諾華將支付6.78億美元,因其被控通過「演講者計劃」以高額回扣誘使醫生更頻繁地開處方使用心血管和糖尿病藥物。在第二項指控中,諾華涉嫌非法通過三個基金會的秘密渠道為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患者支付服用其藥品Gilenya和Afinitor的共付額,它將為此支付5125萬美元。
  • 高管跳槽季:GSK、MSD、羅氏、諾華中國高管最新動向|三星投資$20億...
    一周行業熱點盡在醫趨勢的午間新聞上周醫療行業重磅不斷:諾華中國區總裁、腫瘤事業部負責人離職;9月4日,諾華向員工宣布,諾華製藥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APMA)總裁兼諾華集團中國總裁尹旭東因個人原因決定離開諾華,暫未說明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