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1日 16:15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參與互動(0)我怎麼都無法忘懷《賽德克·巴萊》裡那盛放的櫻花,在殘酷的戰爭過後,血紅的櫻花開滿遍野,生命力迸發的那一剎,特別叫人感動。也許,阿政亦因為這種原因,才能夠專心地當一名獵人。
森恆二的《自殺島》我放下了許久,最近重拾,繼續追看那未完結的故事,越發感到生命實實在在的存在感。故事描述日本政府將一批屢次自殺未遂者放逐到一個被稱為「自殺島」的荒島上,讓他們自生自滅,有的人在島上終於完成了他們的自殺,有的則在島上開展新生活。
主角之一的阿政第一次與島上的野鹿對視,那種粗糙的、充滿野性的生命,一下子打動了他。他獵殺野鹿,卻用最虔誠的心埋葬鹿的內臟,感謝它們使他得以生存下去。
故事描寫下去,每一個自殺者都有要自殺的理由,不約而同地,很多人在離開了原本的社會後,開展了新生,昔日的問題似乎不再困擾著他們,生存變成了首要的東西。漫畫深深打動人的,是探討人類這一生物的存在意義,人類是破壞者嗎?是為了欲望得到滿足而不擇手段嗎?人類的存在,對於這個星球上的生命來說,有什麼意義嗎?在一個最原始的環境裡,作者不停叩問各種關於生命的問題。
曾經創作出《魔法小神童加旋》的雷句誠,最新的連載漫畫《動物之國》,有著不謀而合的情節,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裡,能夠與所有動物溝通的人類,如何讓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和平相處?生命除了食物外,還有什麼?這實在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摘編自香港《大公報》 文/洪嘉)
【編輯:丁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