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廣西周某人出獄的消息及其後續,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
這位曾因為偷電瓶四度入獄的「電瓶車終結者」,2015年第四次入獄後,接受專訪時由於「金句頻出」,迅速火爆網絡。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配上個性的長髮和真摯中帶點迷離的眼神,更是成為了無數網民的集體回憶。
給網友們帶來了無數歡樂、帶來了無數表情包素材的周某人,恐怕自己都沒有想到會憑一次訪談在網上這麼火,更沒有想到出獄後迎接他的是三十多個網紅公司的橄欖枝、千萬年薪崗位的邀約。
上圖:一家網紅孵化公司的人開著跑車等待周某人出獄,圖源紅星新聞。
其實,關於周某人出獄後的現狀,機智的網友們早有預料。
在「流量為王」的大背景下,拋開周某人的身份不談,儼然已經成為網絡「傳說」的他,對網民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只要從事直播行業,能夠吸引到的流量有多巨大,可想而知。
於是,很多網友早在周某人出獄之前,便在好奇:周某人究竟是會洗心革面,接受邀約,從此「真香」,還是保持「驕傲」,拒絕邀約,堅守「不打工」之諾言呢?
4月20日,周某出獄後第二天,網上開始流傳這樣的說法:周某人,終究還是沒能逃過真香定律,籤約了某網紅公司1500萬年薪的直播崗位。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網上也有了另一種說法,稱之前的1500萬年薪之說系謠言。
一時間,真真假假,眾說紛紜。
但不管哪種說法,總避不開這樣的一個問題:無論周某人是否答應,網紅公司企圖跟他籤約的行為,是否合適?
有人說,這樣挺好的,給周某人提供一個機會,從此洗心革面,自力更生,也算是一段佳話。
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極度憤慨:一個曾經專偷電瓶的人,一個過去十三年有一半時間在牢裡度過的人,如果搖身一變成了「網紅」,這合適嗎?
首先,網紅確實是一種具有廣泛影響力,也可以給大眾帶來歡樂的職業,很多著名的網紅也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受到廣泛的喜愛,也有很多擁護者,如「第一代網紅」的代表,老羅,羅永浩。
正是由於網紅對大眾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很多人才會覺得,讓一個曾經的「慣犯」,一出獄就當網紅,似乎不太合適。
往大了說,這關乎價值觀,往小了說,如果一個人曾經有過被偷電瓶的經歷,恐怕就不會覺得別人熱捧周某人很有趣了。
個人認為,周某人受網紅公司青睞一事,之所以引發「憤懣」,關鍵還在於,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慣犯,靠著偷電瓶車的事跡和「堅持不打工」的有趣言論而出名,由此走上人生巔峰。
換言之,就是一個犯了錯的人,因為在網上「火」了,就可以搖身一變,拿上很多人辛勤工作一輩子都拿不到的工資。
這讓那些勤懇工作的人,情何以堪?那些有過被偷竊經歷的人,又情何以堪?
說到底,網紅這一職業也不是普通的職業,既代表一種風向,也影響著觀眾,就算網紅公司們試圖招募周某人時,沒有給他開出天價工資,很多人心裡還是會介意。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這樣一種設想:周某人出獄之後,真的洗心革面,找一份不那麼敏感的工作,誠懇致歉、努力工作,積極彌補自己當年造成的損失。
這樣一來,再有網紅公司去找他,將他作為一個勵志典型推出,傳遞正能量,相信,得到諒解之後,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反對他當網紅了。
接下來的路,周某人究竟應該怎麼走,才會更好一些?也歡迎各位讀者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