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肖戰的粉絲認為同人創作網站AO3上一篇將肖戰「女化」的文章侮辱了肖戰,於是集合起來以涉黃的理由舉報了AO3。在舉報者列舉的種種罪名當中,「女化」這個詞顯得十分新鮮,它的意思是將原本非女性的角色轉化成女性。在為該同人文辯護的聲音當中,也有人稱,肖戰在該作品中依然是男性,「不是女化文,只是性別認知障礙」。由此可見,不論哪一方似乎都把「女化」當成一種恥辱。
讓肖戰走紅、吸引眾多粉絲的《陳情令》是一部耽美作品。在一些研究者看來,耽美本身通過對男性身體的想像和消費,使得女性慾望得到釋放,也對男性權威進行消解,從這個意義上說,耽美本來可以是邁向女權的第一步。可是,一些讀者卻在閱讀耽美小說的時候,又同時體認異性戀中的權力關係。在此次論戰中,不論是舉報者還是辯駁的肖戰粉絲也大都是女性,她們實際上自身就一直處在一種「女化」的狀態當中,卻把「女化」自己的男偶像當做一種羞辱,這樣的措辭顯示出對父權結構的認同和身為女性的自我厭惡。
為什麼腐女也厭女?這樣的困境本身也是父權結構的產物,一部分耽美作品可能在無形中夯實了這一結構。在《失控的女孩——日本業餘漫畫社群的愉悅和政治》當中,作者馬修·索恩看到,一些讀者喜歡耽美故事,是因為她們鄙視女性氣質,甚至希望自己生來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少女漫畫散文家藤本由香裡也說,(耽美)這個類型根植於女性的自我憎惡。另一方面,對「女化」的擔憂其實也體現出女性對淪為性客體的焦慮。
從女性視角描寫誘人的男性形象,這無疑是耽美對其愛好者(也被稱為腐女)的一大魅力。在耽美之前,觀看通常是男性的專屬權。在《觀看之道》當中,約翰·伯格就指出,「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看女人。女人在男人的觀看中端詳自己,這不僅決定了大多數的男女關係,還決定了女人和她們自己的關係。女人自己的觀看方是男性的(目光):女性就是被觀看的。因此,她就把她自己變成了對象——而且尤其是視覺的對象:一個景觀。」女性觀眾只有兩個位置,一個是認同具有主體性和主動性的男性位置;一個是認同作為欲望客體的女性角色。
從女性視角對飽含誘惑力的男性身體進行細緻刻畫,是耽美最具突破性的特質。耽美通過借用男性同性慾望,來打破對於男性形象觀看的禁忌。不過問題是,在相當數量的耽美作品當中,女性角色依然是被觀看的對象,也就是腐女依然在以男人的目光端詳女性。南開大學文學院寧可在博士論文《中國耽美小說中的男性同社會關係與男性氣質》一文中指出,耽美作品裡,女性角色絕對不能佔據主要位置,佔據的篇幅較少,與主角的情感關係也不是那麼重要。與此同時,文本中出現的女配角,往往也都承擔著被看者的屬性,出場的年輕女子,都是「美麗的」,甚至母親也都是美麗的。在耽美文本中出現的女性角色常常也具有「花瓶」功能,只要是女性角色,都是被看者。舉例來說,在著名的耽美小說《你丫上癮了》當中,主人公顧海在看見自己的後媽時,作出了如下的評價:「除了年輕貌美,找不到一點優點。笑容裡帶著放蕩之氣,一舉一動透著農村婦女的架勢。」這完全是站在男性的位置,把後媽作為欲望客體來評價的。
《同人女現象的分析與思考》作者王萍看到,在很多耽美作品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女性角色的缺失,有時甚至通篇沒有女性角色的存在。而且不論是以哪種形式出現,小說中的女性都是蒼白扁平、缺乏完整形象和人格魅力的。把女性置於完全次要的位置可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對男性的臆想,對男性的擺弄也可能是女性性主動意識的表現。但是,也有人覺得,有些女性在創造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時候,把女性放在很低的位置,這是因為在她們的價值觀裡,女性就是低下的、被支配的,她們在無意識當中表現出了身為女性的自卑。
甚至,有時女性在耽美故事中的存在還會引發仇恨、厭惡情緒。王萍引用了一位匿名網友的話,這位讀者在閱讀耽美之後表示:「這個世界上還要女人幹嗎?覺得自己好像變多餘了。」產生這種想法的或許並非多數。但是,這個現象不僅瀰漫在耽美作品中。在韓劇《孤獨而燦爛的神:鬼怪》當中,因男主角和男二號之間不時賣腐,彈幕就不時划過「女主太多餘了」「這部劇不該有女主」之類的厭女言論。
除了前述女性角色承擔被看屬性這一點復刻著父權邏輯,一些人還認為,耽美作品中,攻受的性格、外形、職場能力、家務分配也往往遵照異性戀世界的原則,即這是異性戀女性對男男關係進行意淫時所投射的男女情愛想像,將其中一方定位為女性,「女性為受,男性為攻」。戴錦華在其演講「後革命的幽靈種種」中就認為,攻受這一「不容變更的主動與被動、強勢與弱勢的角色位置鮮有例外地與角色的社會身份和地位全然高度吻合,甚至絕少背離新舊主流文化的各種規範」。
一些同性戀活動分子曾經把耽美作為令同性戀厭惡的東西加以抨擊。日本同性戀權益活動家佐藤雅樹曾經抨擊泛濫於市場的耽美作品以及試圖親近同志群體的年輕女性,認為這些作品和受眾以一種不實的手段壓榨著真正的同志群體——看似親近,實則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殘酷消費。
讓佐藤雅樹氣憤的,或許不僅是耽美過於理想化、不符合現實的問題。熟悉耽美故事的讀者或許會記得這樣一句話:「我不是同性戀,我只是愛這個人,不過他恰好是個男人。」這種說法讓兩個男人之間的戀情顯得更加獨一無二、命中注定。讀者可以從「反本質主義」的視角進行解讀,另一方面,這句愛的宣言的反覆重申,也可能被看作是在和同性戀劃清界限,將耽美故事和同志的身份政治分離開來,甚至,讓讀者會意為恐同。
父權制下,人們為何恐同?上野千鶴子在《厭女》中指出,男人之間的紐帶,是相互認可的性的主體者之間的紐帶,男人通過一致將女人作為性的客體,使得性的主體之間的相互認可和團結能夠成立。「像個男人」意味著把女人置於自己支配之下。厭女症就是絕不把女人視為和自己同等的性的主體,而是把女人客體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說,就是歧視、蔑視。
在這個主體成員構成的世界當中,如果出現同性戀欲望,就可能淪為性的客體。因此,「同性戀」意味著喪失男性集團的成員資格。人們把「同性戀」稱為「娘娘腔」,也就是「像女人的男人」。作為男人,最恐懼的就是被女性化,也就是主體地位的失落。那些被認為在性方面「屈服」於其他男性、從而將自己降低到女性地位的男同性戀者,被認為是男性之恥。因此,恐同和厭女密不可分。
實際上,同志內部也存在恐同和厭女的情緒。這種情緒在「拒C文化」中凸顯出來。在同志交友軟體當中,常常可以看到交友檔案中出現「拒C」的字眼。「C」即為sissy,即女孩子氣的男孩。
陰柔、娘、女裡女氣以及女化,劃定在女性一邊的氣質和詞語,全部遭到貶低。而那些膽敢越界的男性,也可能會遭到歧視。「找對象,要man點,娘的我不如找妹子去。」「喜歡同性,是喜歡男性身上的氣質。」這樣的貼子在百度gay吧比比皆是。
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在臉書上發表過一篇《為什麼男同志們「拒C」?交友軟體上的拒C文化》。文中指出,社會上對同志的友善度不高,同志們試圖隱藏自己的身份,減少生活中的不便。由於社會中大多數人假定了男同性戀與陰柔氣質之間的連接,男同志們便傾向於減少與擁有陰柔氣質的圈內人接觸,以減少自己被指認的可能。
腐女也厭女,同志也恐同,這樣的困境本身是父權結構的產物,一部分耽美作品可能也在無形中夯實了這一結構。
但耽美作品並非僅止於此。肖映萱在《「女性向」網絡文學的性別實驗——以耽美小說為例》中指出,如果說女性作者們起初會下意識地把男女模式套用在攻受身上,那麼隨著耽美性別實驗的推進,這些僵化的屬性似乎也逐漸在被抹除,女性在耽美中演繹的那兩個「男人」越來越「雌雄同體」,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在很多作品中,雙方的關係可互為攻受,可以沒有明顯的強弱之分。無論是《上癮》《鎮魂》還是《陳情令》,雙方都是作為兩個平等的人並肩同行、相互依仗。
在《腐女都是異性戀嗎?關於耽美文化的四個迷思》中,性別文化與耽美文學研究者楊玲也稱,耽美小說中,性常常成為重新平衡權力的重要元素。攻受設定彌合了性愛雙方的權力不平等,性位置的差異最終會實現關係的平等,因此,耽美書寫也會通過攻受設定試圖建構平等、純粹的愛情關係,而非僅僅是對權力秩序的強化。
身為女性的耽美愛好者對「女化」進行強烈抵制,看起來令人匪夷所思。但如果從好的角度來看,也許,她們只是表達了對淪為性客體的焦慮。而那些發表厭女、恐同言論的同性戀者,也許其本意,只是不願意陷入主從權力關係,而渴求一種更平等的關係。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在《神聖的歡愛》中看到,性別歧視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統治關係。她說,權力應該由男性來掌握、選擇應該由男性來做、女性的身體應該被男性控制——這樣一種尊卑有別的權力結構千百年來構成了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機制運行的基礎,艾斯勒稱之為「統治關係模式」,即社會中的一半人凌駕於另一半人之上,用恐懼或暴力維持統治與服從的關係。在統治關係當中,人類對聯繫的需求——對愛和信任而不是強制和恐懼痛苦的紐帶的需要——遭到了扭曲和壓制。這種等級制度要維持下去,只能將男女關係變為「兩性戰爭」。
艾斯勒認為,現代社會正在經歷從統治關係模式向夥伴關係模式過渡的文化範式轉向,夥伴關係,就是要實現以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和相互信任為基礎的真正的愛與平等的親密關係。男人和女人,在這樣一個社會裡也可以不再成為僅供對方利用的工具,更不應遭受他人的虐待。
每個人心中都有男女性別、男女氣質的壁壘,但也存在共同的懷疑。應該被修正的不是「女化」,而是尊卑有別的權力結構。如果我們可以以人和人而非男人和女人的身份,互相尊重、相互關心,就可以實現所有性別的共同解放。
參考資料:
《腐女都是異性戀嗎?關於耽美文化的四個迷思》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101614.html
《「娘」與「陽剛」:現代男性氣質的迷思》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385790.html
《女性慾望的懸置:「美少年」崇拜和厭女症》https://www.sohu.com/a/254472730_758090
《韓國作家趙南柱:推薦<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明星被謾罵,男明星被誇有想法》
https://www.
《耽美的盛宴:一場屬於誰的狂歡?》https://www.douban.com/note/735882473/
《「女性向」網絡文學的性別實驗——以耽美小說為例》肖映萱
《同人女現象的分析與思考》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