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沉沒,李浩民去世,李昌鈺決定去考不要學費的學校

2020-12-22 歷史店

1919年,挪威給法國建造了一艘貨輪,後來賣給中聯輪船公司,改名為太平輪,它是一艘豪華的貨輪,並在水路航運業,因噸位大,船型美,速度快,享有非一般的名氣。

1949年1月27日,這艘貨輪搭載總共1000左右乘客。在上海開往基隆的途中,太平輪由於夜間航行,為逃避宵禁,沒有打開夜航燈,以至於晚間23時45分,在舟山群島的白節山附近,與貨船建元輪相撞,太平輪上的932人遇難,其中就有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李浩民曾經是如皋縣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後來開設懋記五洋號,經營煤油、火柴和洋肥皂等日用商品,成為當地的巨富。可以說,李家的子嗣或經商,或學習,或工作,都不會因為「錢」而發愁。

可是隨著李浩民在太平輪遇難,李家真有一種坐過山車的感覺,那就是從人生的巔峰,直落入到了命運的谷底。

李昌鈺1938年生,家中13個子嗣,他排行11,因為出生後,一個勁兒地哭鬧,故此,聽信了一位僧人的話,小名就叫「解塵」。由於當時國內處於戰爭狀態,故此,李浩民便讓王淑貞領著13個孩子,先一步來到了桃園市的桃園區。可就在1949年的大年夜,王淑貞做好了一座的飯菜,靜等著李浩民到臺圍爐的時候,噩耗傳來,太平輪出事沉沒,船上的乘客無幾人生還。

這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讓王淑貞驚呆了,可是李浩民真的不是一般人,王淑貞不相信自己的丈夫,這個叱吒風雲的商業奇才,會在一次海難中喪生。雖然當時王淑貞並沒有多少錢,但是天一亮,她還是僱傭了一架私人飛機,到出事的舟山海面去轉了很多圈,可是茫茫大海,巨浪滔滔,哪裡有李浩民的影子?

李家的頂梁柱折斷了。接下來李昌鈺的二哥經營的魚池淹死了人,王淑貞堅持賣掉了魚池,賠償了工人的喪葬金之後,他們全家都搬到了臺北。

王淑貞本是一個傳統女性,丈夫在外打拼,她負責的就是相夫教子,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為了讓孩子們吃飽肚子,不至於綴學,王淑貞一咬牙,從家裡走了出去,她幫人帶孩子,幫人洗衣服,做家庭的音樂老師,不管多髒多累的活兒,她都搶著去幹。

當時的李昌鈺非常懂事,他讀書發蒙是在龍山國小,為了省下買鞋的錢,他經常赤腳走路,到學校後,再將鞋子穿上,李昌鈺小學畢業後,進入了強恕中學就讀,高中階段是在大同中學完成的學業。

李昌鈺讀高中的時候,曾夢想著當一個籃球運動員,馳騁在賽場上,扣籃拼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明星,可是很遺憾的是,教練告訴他,他個子不高,體格太瘦,想當籃球運動員,等長到一米八零的個子再去找他吧。

李昌鈺回去央告母親去訂了一份牛奶,然後每天一下學,便將所有長高增壯的鍛鍊項目,全都練習一遍,可是最後的結果讓李昌鈺徹底灰心,因為他身體除了壯實一點之外,根本沒有長高,這就說明,他這一輩子與籃球運動是徹底無緣了。

李昌鈺高中畢業,他在1957年的時候,參加了大學聯考,考上了當時的省立海事專科學院,就是後來的海洋大學。

雖然海洋大學是一所不錯的學校,但學費也不低,正在李昌鈺發愁學費的時候,他的同學告訴他一個好消息,警察大學在臺復校,第一批招受50名學員。

雖然警察是個危險的行業,但在這所大學裡讀書,不僅有津貼,還有免費的夥食,更吸引人的是,讀書不要學雜費,一旦畢業還有現成的工作,可以立刻入職上崗,賺錢養家。

李昌鈺瞞著母親,一舉考上了這所大學,可是他去這所學校讀書的時候,卻遭到了母親的反對,因為在王淑貞的心中,只有讀書不好的人,才會去當警察,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各個都能拿回一張博士文憑,當警察,每天忙於事務工作,很可能會毀掉李昌鈺的前途。

李昌鈺知道哥哥姐姐們賺錢不容易,雖然他們可以湊足自己讀海洋大學的學費,但自己有手有腳,就讀警察大學,也可減輕家裡的負擔。

李昌鈺鄭重地對母親說:「您放心,我當警察,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將來一定會拿博士學位回來!」

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心中有不熄的羅馬之夢,只要瑰麗的羅馬之夢不沉淪,只要一天多走一步,一年就多走365步,相信總會有一天,會走進羅馬的「成功之門」。

當代福爾摩斯:李昌鈺智破疑案課第二節課,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其實這句話更正一下,才更為準確,那即是一個人的格局,才真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未來。

賣草鞋的千千萬,為何只有劉備成為蜀漢的皇帝?警察千千萬,為何只有李昌鈺成為了當代的福爾摩斯?格局之大,就會忘記痛苦之小,格局之高,決定了他成就的高度。

相關焦點

  • 慘烈程度堪比鐵達尼號的太平輪事件:導致千人遇難
    「建元」號貨輪首先沉沒。貨輪上一共有75名乘員,除了3被救出來外,其餘72名乘客全部被波濤洶湧的大海吞沒。接下來就是太平輪了。太平輪只堅持了1分鐘,就逐漸下沉。根據倖存者回憶,在太平輪沉沒的15分鐘時間內,船上所有人都在求救哀呼。
  • 揭秘1949年太平輪沉船事件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在1949年兩百萬人潰退到臺灣的過程中,太平輪的悲劇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在中國沿海每一個重要的港口,類似太平輪這樣的生死離別在日復一日地上演。在太平輪出事前,1948年12月3日下午,一艘從上海開往寧波的輪船在吳淞口爆炸,據說遇難者有數千人。幾天後又有兩艘輪船相撞,一個月後太平輪沉沒。
  • 李昌鈺曹德旺的童年密碼:名門望族沒落後,如何重新走出精英?
    上海很多人都舉家搬遷,要麼去美國,要麼去香港,要麼去臺灣。曹河仁跟妻子陳慧珍決定回故鄉福清,為此他買了一艘機動鐵殼船,裝載所有家產搬遷。曹河仁的如意算盤是,東西運回家,船還可以租給別人運輸用,一舉兩得。一家六口人則做客輪返鄉。
  • 「華人神探」李昌鈺:偵破大案8千餘起,80歲時娶女作家安享晚年
    這位華人神探名叫李昌鈺,於1938年在江蘇如皋出生。當時正是戰火紛飛的時代,中華大地滿是瘡痍。於是,在五歲的時候,為了躲避戰火,李昌鈺與母親一起搬遷到了臺灣,而他的父親李浩民則繼續留在江蘇經商。1945年,抗戰結束之後,李昌鈺的父親希望將家產盡數帶上,去到臺灣與家人相聚。然而李浩民所搭乘的正是發生沉船事故的「太平輪」。
  • 太平輪:你不知道這竟是結局
    當晚子夜,駛到舟山群島附近的太平輪,突然與滿載煤塊的建元輪迎面相撞。半小時後,太平輪沉沒在冰冷的海水中。全船近千名乘客遇難,獲救者僅有36名。這最後一班沉沒的太平輪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從1948年7月開始,在之前的35次航行中,大約有3萬人乘坐太平輪,航向臺灣。
  • 華人神探李昌鈺:時薪1萬美元親歷案件8000起,他就是傳奇
    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 精明的李浩民審時度勢,在李昌鈺8歲那年,讓妻子率先帶著兒女們遷往臺灣,自己則與剩餘的家人,稍過一段時日後再趕去匯合。
  • 玩忽職守撞船沉沒至近千人遇難,揭秘悲慘的民國太平輪事件
    那條撞擊客輪的貨輪,更加的倒黴,撞擊發生後不到15分鐘就沉沒了,而太平輪則在45分鐘後的1月28日0時30分沉沒。李昌鈺的父親乘客中比較有名的有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遼寧省主席徐箴一家,蔣經國好友俞季虞,海南島司令王毅將軍,"總統府"機要室主任毛慶祥之子,袁世凱之孫袁家藝,《時與潮》總編輯鄧蓮溪,還有神探李昌鈺之父李浩民(攜帶了一批魚苗),龔如心之父和去臺灣選校址的南京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還有電視劇《潛伏
  • 19嫁人,62自學英語,活到106,生8女5男,神探李昌鈺是她兒子
    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被稱為中國泰塔尼克號的「太平輪事件」發生了。太平輪因為嚴重超載,又是晚上航行而且沒有開啟航行燈,從上海出發後不久就在舟山群島和另一艘貨輪相撞,繼而沉沒,船上932人遇難。
  • 太平輪:中國版的鐵達尼號,船上近千人遇難,僅38人獲救生還
    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船難當屬「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而沉沒的事件。這場悲劇隨著電影、書籍等媒體的傳播而家喻戶曉。而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起慘痛的沉船事故令人銘記,它就是有著「中國泰坦尼克」之稱的太平輪事件。比如:《時與潮》總編輯鄧蓮溪、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山西省主席邱仰浚、遼寧省政府主席徐箴、袁世凱之孫袁家藝、海南受降代表王毅將軍、亞洲女首富龔如心之父龔雲龍、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之父李浩民等。太平輪起錨後,那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上船的乘客終於鬆了一口氣,感到沒有白忙一場,終於可以好好放鬆了。而船上的社會名流則憧憬在臺灣的新生活。
  • 太平輪沉沒後,她寫了那封感動無數人的家書
    周侶雲決定寒假不回家。首個大學假期,應有點獨立和自由。一張太平輪的船票改變了一切。02 表哥「其實『太平』這個名字並不吉利,像醫院裡就有太平間。」隔著越洋電話,周侶雲向本刊記者回憶道。05 回憶「(功哥)……叫我竭力鎮定,不要怕,並且教我下水後,不要因為慌張而亂動,用兩隻腳好好地打水。他自己是會遊水的。船上的人慌了……我們覺得腳下全是水,忽然水到半身,再忽然,船就完全沉下去了。」
  • 重溫章子怡的《太平輪彼岸》,紳士與名流的罹難,社會的重新洗牌
    《太平輪彼岸》是吳宇森執導,章子怡主演的一部歷史題材的愛情文藝片,以三段愛情故事為線索回憶1949年上海名流因誤判形勢而進行的一場大逃離。不過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的不是影片本社哦,而是影片背後的太平輪事件。
  • 李昌鈺教授的偵探路
    上學的時候李昌鈺很喜歡海洋知識,原本在畢業之後他可以選擇海洋學校就讀,但因為看到中央警校學費全免還給生活費的條件後心動,為了給家中節省開支,於是他去到了中央警校。讓他沒想到的是,上課之後他竟然發現刑偵課程很有意思,於是不斷的鑽研並且提高自己。在畢業的時候,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刑偵系畢業。
  • 80歲高齡的李昌鈺為什麼還要再度續弦:黃昏之戀不被世人理解
    一、愛妻去世,八旬再娶 在不知情人看來,在髮妻去世兩年內就再娶他人的李昌鈺或許並不愛自己的髮妻,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相反地,李昌鈺對髮妻的愛十分深厚
  • 離亂年代下的太平輪悲劇:超載高速懈怠致千人遇難
    作為一個符號,1912年沉沒於北大西洋上的「泰坦尼克」號曾被人們一再引用,藉以象徵非戰爭因素下的海難事件。近百年來,能夠被這個符號所指代的海難,無一不浸透了血淚,規模超級慘烈。除了財寶,還有各色人等,政要富賈、名流耆宿,也一批批擠滿南去的船艙。據事後統計,僅1949年,小小臺島就驟然湧入敗兵殘將60萬人,家眷難民70萬人。到1952年,先後登陸的總人數達200萬人,與島上600萬原住民達到了1:3。太平輪的第35個班次起航於1949年1月27日,這是它踏上亡命之旅的最後一個班次。
  • 盪氣迴腸的《太平輪.彼岸》
    《太平輪》上,其實應該叫太平輪前傳,如果沒有看過,直接看下,彼岸,也是能看明白的,因為下部裡把上部裡的主要線索都引了一遍,像這種史詩級的作品,必須得大導演才能操作,吳宇森出品,提升了影片的質感,個人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