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需要犧牲。當然,是別人的犧牲。——《紙牌屋》
正當國際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國大選之際,又一場政壇大戲,在韓國拉開序幕了。
長期以來,複雜多變、跌宕起伏的韓國政壇,便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尤其是最近幾任韓國總統,似乎陷入了某種"輪迴",上臺時還好好的,但下臺後,不是被人暗害,就是被捕入獄,基本上很難做到"善始善終"。
其中,韓國前總統樸槿惠,更是因為"親信幹政案"被國會彈劾下臺,並被捕入獄,至今還身陷獄中、無法脫身。但就在樸槿惠身陷囹圄之際,一個"好消息"突然傳來了——文在寅政府突然發生了"內訌"。
當地時間16日,韓國法務部召開會議,對是否懲戒檢察總長尹錫悅一事進行了審議討論。最終,該會議認定尹錫悅的4項懲戒理由成立,對其作出了停職2個月的處分決定。
16日下午,韓國法務部長秋美愛帶著這一處分決定,前往青瓦臺面見了文在寅,並對此事展開了討論。
最終,文在寅批准了這一決定。這意味著,尹錫悅將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一位受到懲戒處分的檢察總長。與此同時,韓國法務部與檢方之間的矛盾,也將被進一步激化。
事實上,韓國內部的這場"法檢之爭",早已埋下伏筆。今年11月24日,秋美愛便突然表示,法務部確認尹錫悅涉嫌多起嚴重的"舞弊行為",要求對其展開停職調查。
但奈何,檢察機關在韓國不僅有著舉足輕重的權力和地位,而且還極為"抱團"。所以,秋美愛對尹錫悅出招後,全韓國上下的檢察官們不幹了,直接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還喊話總統文在寅出來"道歉"。
可見,韓國檢察機關的底氣是有多"足"、脾氣有多大了。
最終,面對這場由檢方發起的混亂,韓國法務部最終還是做出了妥協,裁定關於尹錫悅被停職的程序不當,並恢復了他的職務。
這還沒完,本月7日,文在寅居然還真的"公開道歉"了,只不過是對由"法檢之爭"引發的政壇混亂,向韓國民眾道歉。
如今,隨著文在寅批准對尹錫悅的停職決定,至少說明了3點。
1,韓國檢察官們的"抗議之舉",確實惹怒了文在寅,面對這種近乎"喧賓奪主"的情況,青瓦臺必然會出手整治,尹錫悅也自然會成為"被收拾的出頭鳥"。
2,文在寅對司法部門的改革,在持續推進。自文在寅上臺以來,便在不斷大刀闊斧地推進司法改革。
如今,尹錫悅被停職,可以看作文在寅推進司法改革的重要"標誌"之一。畢竟,如今連檢察總長都被"特殊關照"了,文在寅的改革很顯然在往深層次推進。
3,韓國的"法檢之爭"還將繼續演繹,而一心想削弱檢察機關權力的文在寅,很可能會繼續站在法務部這邊。
不過,就在秋美愛前往青瓦臺當天,她還向文在寅表明了辭職意向,但文在寅並未直接給出答覆,只表示會在"深思熟慮後再決定"。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不論被停職的尹錫悅也好,有意辭職的秋美愛也罷,都是文在寅的"心腹愛將"。但如今,隨著"法檢之爭"繼續發酵,文在寅政府內部已經出現了很明顯的"內訌"。
怎麼看?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吧。
第一,隨著文在寅任期過半,改變韓國政壇秩序的時刻,也正在加速到來。
當初,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跳崖自盡一事,對身為其老友的文在寅觸動極大。在這之後,文在寅才會出來競選總統,一方面是為了肅清韓國的政壇秩序,另一方面則是想為盧武鉉討一個公道。
如今,文在寅任期所剩無幾,為了完成使命並不留遺憾地下臺,勢必會大力推進改革進程。因此,接下來的韓國政壇,還將出現更多的動蕩與變數。
第二,文在寅政府的"內訌",也將變得更加激烈。
從尹錫悅被停職和秋美愛有意請辭的情況中,我們不難看出,"法檢之爭"並非他們二人恩怨使然,而是背後的法務部與檢方在進行利益和權力的"拉鋸戰"。
簡單來說,被停職的尹錫悅是遭到了法務部的整體針對,而法務部的最終目標,還是打壓檢方。
同理,秋美愛為什麼會辭職?必然是她遭到了韓國檢方的針對,為了避免自己被捲入紛爭、被捕入獄,秋美愛必然會萌生退意。
畢竟,"政商糾纏"的情況在韓國是普遍現象,只要肯查,幾乎都能查出些一二三來。而且,就連樸槿惠、李明博這些前總統都能被查到,秋美愛又能有多大的機率獨身事外呢?
因此,隨著爭鬥激烈程度上升,秋美愛會繼續被針對,內訌也會愈發明顯,政壇的混亂還將再次升級。
第三,文在寅政府發生"內訌",對樸槿惠、李明博這些身陷牢獄的前總統,以及反對派、財閥勢力來說,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就拿樸槿惠來說,雖然如今被判了20年,但只要文在寅一下臺,"親樸派"人士出任新總統,樸槿惠們就能等來"特赦"時刻,重新恢復自由。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飽受青瓦臺施壓的財閥、反對派們,也能在極大程度上被"鬆綁",並延續政客與財閥之間的"利益紐帶"。
而這也正應了那句"鐵打的財閥,流水的總統"。
如今,對於"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的文在寅而言,留給他實現夙願、完成使命的時間,確實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