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地處渝陝鄂三省市交界處,素為「巴夔戶牖、秦楚咽喉」。擁有長達4000餘年的製鹽史,故稱「巫鹹古國、上古鹽都」。旅遊資源富集,以大寧河為軸線,以紅池壩和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為東西兩翼,分布著1000餘個景點,處處美不勝收。
巫溪人民誠邀八方賓朋一起探秘「上古鹽都」,品味「心旅巫溪」。
蘭英大峽谷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YAN」說巫溪
鹽:尋根問祖 巫溪有鹽
巫溪,因鹽而生,因鹽而興。巫溪有文字記載的製鹽史長達4300多年,位於巫溪寧廠古鎮寶源山下的鹽泉,是歷經幾千年仍在繼續流淌的地面自流鹽泉。
鹽乃文明之源。古老的鹽泉,哺育了巫巴大地早期先民,孕育了璀璨的鹽巫文化。《巫鹹山賦》記:「巫山,帝堯醫師巫鹹封於是山,因以為名。」《山海經》稱為「巫鹹」。《華陽國志校補圖注》稱:「當虞夏之際,巫國以鹽業興」。
寧廠古鎮雖說只有七裡半邊街,卻久負盛名,小而不陋。自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劉備分巫縣北境立北井縣始,因鹽,巫溪曾設立郡、監、州、縣,明清時期成為全國十大鹽都之一。「兩岸燈火,萬灶鹽煙」的製鹽盛況,創造了「一泉流白玉,萬裡走黃金」「利分秦楚域,澤沛漢唐年」「吳蜀之華,鹹萃於此」的輝煌盛景。
霧鎖古鎮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996年寧廠停止鹽業生產。而今,鹽泉依舊在流淌,那些默默靜立的製鹽遺蹟、被踩得泛光的青石板路,甚至歷經風雨仍屹立不倒的吊腳樓,都在向每一位訪客無言訴說著歷史變遷的滄桑。
巖:奇峰峻岭 巫溪有巖
地處大巴山南麓的巫溪,舉目皆山,遍地皆巖。但,獨特的地貌也造就獨特的風景,巫溪的山不僅大,更兼具了雄、奇、險、秀等自然之美。
雞心嶺,因位於中國「雄雞」版圖自然國心而得名。「走上雞心嶺,一腳踏三省」。這裡,曾是自湖北、陝西經陸路進入川渝大地的鹽道、商道上的重要驛站,更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古戰場遺蹟今天仍清晰可見。
陰條嶺,主峰海拔2796.8米,平均海拔1900米,是重慶市最高峰,與神農架一起構成了大三峽地區的「屋脊」。
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保護完好,享有「重慶綠肺」之美譽。保護區內動植物種類達1500多種,至今生長著珙桐、紅豆杉、巖柏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5種,生活著金雕、白狐、林麝、黑熊、金錢豹、小熊貓等3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禽異獸,是難得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陰條嶺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荊竹壩,斧劈刀削的巖壁之上,留存著三峽庫區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巖棺群。現存棺木24具,棺木以偶數成組排列,擱置在巖壁狹窄綿長的平臺狀石墩上。巖棺群是研究巴楚文化交融及古代少數民族族屬葬制的實物資料,鮮明的地區特色引起學術界廣泛重視,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荊竹壩巖棺群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顏:舊貌新顏 巫溪有顏
巫溪旅遊資源富集,四季皆宜。
春天,大寧河兩岸草木新綠,山花燦爛,桃李爭豔,攜家人朋友沿河踏春,賞漫山美色美景,品農家可口飯菜,自然怡然。
夏季,有著「雲中花海·錦繡草原」之稱的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萬畝花海競相開放,天然草場綠浪翻卷,17℃的清涼下,層層薄霧中,騎行雲中花海,划行西流小溪,可謂一絕。看山畢,駕車1小時,來到大寧河,碧水之上,一場漂流,讓人徹底在緊張刺激之中,盡享清涼,融入自然。
大寧河漂流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秋日,奇美險絕的蘭英大峽谷,紅葉漫山,層林盡染,四層重疊矗立的國畫山,氣勢恢弘,在漫山紅葉點綴下,美不勝收。紅池壩五彩斑斕的彩葉林,時長不過半月,或許正是因為短暫,才那麼令人難忘。
寒冬,巫溪的雪總是那麼早,又那麼大。從巫溪縣城出發,無論走向哪個方向,一場浪漫的賞雪之旅都在等待與你邂逅。一旦海拔超過800米,曼妙的雪景都會如期而至。
宴:月圓人聚 巫溪有宴
來巫溪,你能聽到爺爺的歌聲,品嘗奶奶的茶水,媽媽做的家常菜……一切都讓人熟悉又留戀。
「有緣一飲寧河水,何須渡海上蓬萊。」盛夏時節,悠悠大寧河畔,帶上家人朋友,品巫溪烤魚,享愜意人生。
樂享烤魚飄香後,走進巫溪的每一寸山水,都可以享受最健康的美食——巫溪洋芋。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和中歐互認農產品,巫溪洋芋口感軟糯清香,綠色健康,一桌「全薯宴」,讓人流連忘返。
李花節、菜花節、桃花節、冬桃節、蜜柚節、中藥康養節……在巫溪的每一片鄉村,各式特色鄉村旅遊節會上,深諳傳統美食的巫溪人都會用最虔誠的心思,最精巧的手法,將普通食材變成人間美味,讓你的心靈找到歸宿。
精品旅遊景區
● 紅池壩
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西南地區不可多得的天然高山草場,幅員面積242平方公裡,海拔1600米—2630米,年均氣溫7.1℃,夏季平均氣溫僅17℃,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市級風景名勝區、市級旅遊度假區,自然景觀壯闊秀麗,人文景觀深邃幽古,是長江三峽「金三角」黃金旅遊線上一顆璀璨的生態明珠。
● 寧廠古鎮
寧廠古鎮,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最早的製鹽基地之一,古時號稱「萬灶鹽煙」,明清時期成為中國十大鹽都之一。古鎮上千年未斷的鹽泉,看似東倒西歪實則牢固耐用的吊腳樓,歷經滄桑的製鹽遺蹟,龍君廟、吳王廟遺址等,都是憑弔歷史、尋古問今的最佳去處。
寧廠煙雲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蘭英大峽谷
蘭英大峽谷位於巫溪縣雙陽鄉、蘭英鄉境內,距離巫溪縣城20公裡。峽谷全長100餘公裡,平均深度2000米左右,最深處2400餘米,谷底最窄處僅13米,以瀑高、峰險、山奇、石怪、水清、洞幽、禽珍、獸異著稱。
● 廟峽——雲臺峰
廟峽,北起巫溪城南的馬蓮溪,南至廟溪河,全長22公裡,寬20—40米,兩側直上直下的巖壁高達900米,屬峽谷型風景旅遊區,它以峽長、山雄、彎多、水急、灘險、景豐、瀑奇著稱,被譽為「寧河諸峽之魁」。位於廟峽之巔雲臺峰上的雲臺寺,始建於隋煬帝時期,歷史上被譽為「川東古剎之冠」,有「小武當」之稱。在雲臺峰,可俯瞰巫溪縣城全景和神奇的廟妙風光。
船行廟峽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特色旅遊商品
● 巫溪洋芋
巫溪縣是「中國綠色馬鈴薯之鄉」,曾承辦第15屆中國馬鈴薯大會,獨特的氣候、土質、光照及溫溼度環境,孕育了「」上佳的品質,其薯型適中,表皮光滑,口感細膩,軟糯清香,是獨具風味的健康美食。
巫溪全薯宴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巫溪烤魚
巫溪烤魚技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巫溪作為烤魚發源地,千百年來一直採取傳統方式製作烤魚,活魚現殺,秘制香料先入魚腹浸味,再用木炭生火慢烤而成。其色黃而不焦,其香濃而不膩,其口感外酥裡嫩、爽滑可口。
巫溪烤魚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非遺文創產品
● 大寧河刺繡
大寧河刺繡,又叫」巫溪嫁花」「巫繡」,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寧河刺繡以棉布、棉絨為料,題材多為民間婚嫁習俗與巫文化元素,圖案優美,通俗中透著典雅,風格質樸又不失靈動祥和,地方特色濃鬱,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和收藏價值。
大寧河刺繡——團扇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龍鳳工藝品
龍鳳工藝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黃楊木、桃木、烏木、紅木等為原材料,經手工雕琢,製作出木梳、髮簪、屏風、鎮紙、根藝、古典家具等產品,具有經久耐用,遠古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的特點。
黃楊木梳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巫溪老鷹茶
老鷹茶其名雖為茶,本不是茶,而是用毛豹皮樟樹的嫩梢和葉片製成的一種植物代用茶。《本草綱目》記載,老鷹茶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明目健胃」等功效。在數百年傳承中,巫溪老鷹茶被稱為「不是茶的養生茶」「長壽茶」。
老鷹茶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旅遊精品線路>>>
一日遊
紅池壩休閒一日遊:遊覽紅池壩雲中花海——天子城——西流溪,宿紅池壩景區酒店或景區內特色農莊,吃高山烤全羊。
大寧河尋根一日遊:遊覽大寧古城——寧廠古鎮——靈巫洞——漢風神谷等景區,縣城住宿,可在大寧古城漫灘路吃巫溪烤魚,品本地美食。
峽谷探險一日遊:乘船遊覽廟峽——乘車盤山而上至雲臺峰——蘭英大峽谷。在通城鎮巴渝民宿品當地特色農家飯。
周末遊
周五:抵達紅池壩景區。
周六:遊覽紅池壩景區內雲中花海、天子城、銀廠坪、西流溪等景點,午餐後前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古路觀峰村,下午坐船遊覽「原味三峽」——廟峽。
周日:上午遊覽大寧古城——寧廠古鎮——靈巫洞——漢風神谷等景區,下午返程。
深度遊
第一天:目的地前往巫溪紅池壩鎮紅池雲鄉景區,住景區特色民宿,洗去一天的旅途疲憊。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巫溪紅池壩景區,遊覽雲中花海、天子城、銀廠坪、西流溪等景點。
第三天:乘船遊覽廟峽——乘車盤山而上至雲臺峰——蘭英大峽谷。在通城鎮巴渝民宿品當地特色農家飯。晚上在大寧河邊吃烤魚,體驗小城慢生活。
第四天:上午遊覽寧廠古鎮——靈巫洞——漢風神谷,下午體驗大寧河漂流。
第五天:古路鎮觀峰村,參觀農耕博物館,品嘗特色農家菜,下午返程。
交通小貼士:
自駕線路:從重慶、四川、湖北等地前往巫溪,以奉溪高速為主要入境道路;從陝西等地前往巫溪,以陝西鎮坪-巫溪的國道為主要交通道路。
公共運輸:乘坐各地-巫溪縣城巴士。乘坐重慶-萬州動車,到達萬州北站可乘坐萬州-巫溪巴士,也可乘坐萬州-巫溪正規網約車。
重慶日報版面 圖:重慶日報
來源:重慶發布
微信團隊
編 輯 | 羅棋元
責 編 | 周媛媛
審 核 | 梅現合
監 審 | 朱 強
原標題:《【雙曬】上古鹽都 心旅巫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