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20年東京奧運會由於疫情原因延期至2021年舉行,那麼賽事所涉及的一系列比賽順延也是情理之中了,其中球迷最關心的就是中國男籃參加落選賽了吧。中國男籃在家門口失去了直通奧運會的機會,那麼這也有可能是中國男籃第一次無法參加奧運會,但是隨著奧運會的延期,似乎球迷們又看到了進軍奧運會的希望,中國男籃有了更長的備戰時間,那麼男籃真的有機會嗎?
其實中國男籃從本質來講並不是準備時間的問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並不是有了充分的時間中國男籃就能一躍而起,在自家門口的比賽,而且還是上上籤,這樣好的機會都沒有把握好,難道說奧運會順延一年就是機會了?男籃世界盃的失利,主教練李楠背鍋,那麼這次奧運落選賽又由誰來背鍋呢?曾經的男籃主教練尤納斯說過:「中國男籃不是誰帶的問題,是誰帶都不行的問題」,中國男籃要走的路還很遠,希望在一次次失敗中成長起來吧!對於廣大球迷來說,姚明這個籃協主席可能是最大心理慰藉了,希望中國男籃在他的帶領下能夠不斷進步,不斷努力。
縱觀此次奧運會延期,從實際來講,對於中國男籃可能並不是機會,其中有以下幾點:
第一, cba的賽制問題
由於奧運會的延期,那麼cba的複賽也由原本的4月15日推遲到了五一之後,沒有了奧運落選賽的壓力,那麼cba聯賽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被大家忽略的另一個問題是,2020-2021賽季的賽程將不同於本賽季。本賽季,常規賽只有46輪,但下賽季卻要增加到56輪,整整增加科10輪。按照cba三年前制定的聯賽競賽方案,下賽季的比賽強度是3周8賽,這意味著新增加的10輪比賽需要4周的時間,那麼無形之中就拉長了賽季的長度,那麼不出意外的奧運落選賽推遲至明年,男籃球員並不見得有充足的時間休息,磨合和倒時差。
由於男籃世界盃的失利,中國男籃主帥也進行更換,在杜峰出任中國男籃主教練後,還沒有帶隊進行訓練,今年夏天才有可能帶隊進行第一次訓練,但有些球員在考慮康復的前提下,並不能按時進行訓練,那麼留給杜峰的時間並不是充足的。下賽季按照計劃將在10月17日開始,如果本賽季在五月之後重啟,結束本賽季至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那麼留給杜峰的時間是少之又少的。
如果奧運落選賽在下賽季的賽季中進行比賽,那麼cba聯賽就需要給中國男籃部分的窗口期,那麼cba聯賽的賽程長度又是一大難題,加上主客場制的賽制,球員們東奔西走,並且由於球隊的自己問題並不像NBA球員那樣有私人飛機,所以造成很大的身體影響,需要調整的時間。並且,奧運落選賽的對手並不像世預賽那樣,這對於中國男籃來說簡直是嗎莫大考驗。
第二, 易建聯還會在中國男籃嗎?
對於球員來說身體就是本錢,那麼對於身體來說,時間是最為珍貴的。近些年來,超過34歲還在為國家效力的球員屈指可數,劉煒34歲從國家隊退役,大致36歲淡出。而阿聯,從2004年登上奧運舞臺,到19年世界盃的舞臺上,15年的時間,各種大賽幾乎一場不落,因此對於阿聯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沒有之一可言。世界盃的表現大家也看到了,阿聯的表現是完美的,是值得大家的掌聲和喝彩的,賽後也傳出阿聯退役的聲音,雖然只是傳言,但是如果國家隊沒有了阿聯的支撐,靠誰來打奧運落選賽呢?這個問題真的深深的困擾著廣大球迷,總會有告別的那一天,如果那天中國男籃沒有了阿聯,那麼中國男籃打落選賽還有還手之力嗎?對於這次賽事的推遲,我們可能需要考慮,阿聯真的累了,我們沒有了阿聯哪裡來的機會可言。
最後,中國男籃的崛起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靠著運氣,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