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打不過羅成不稀奇,稀奇的是,羅成怎麼不趁機殺掉李元霸?

2020-12-17 中亮郎

在隋唐演義當中,李元霸難道不是天下第一的大英雄嗎?那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排名第七的冷麵寒槍俏羅成又怎麼可能會是李元霸的對手,更不要談殺掉李元霸的問題了。在隋唐演義的評書以及《說唐》當中,李元霸確實是天下第一的存在,莫說是排名第七的羅成,就是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排在羅成前面的幾個天下英雄,都恐怕接不住李元霸三錘。

在新版和舊版的隋唐演義情節當中,大概前前後後總共就出現過兩位人物,能夠和李元霸拼上一拼。第一個人就是連李元霸都有些畏懼的羅士信,第二個人就是排行在李元霸之下的裴元慶,裴元慶和李元霸一樣,武器也是一雙大錘。隋唐演義劇情當中,裴元慶能夠接住李元霸三錘,但是三錘過後的裴元慶就明顯感到身體空虛了。因為李元霸力氣之大遠遠超出了裴元慶的預料,所以到最後裴元慶死的也是相當悲慘。

不過對於裴元慶來說,能夠死在天下第一李元霸的手裡,也算是習武之人,一個較好的歸宿了。反觀今世孟賁羅士信,憑藉著一桿銀鐵長槍,再加上天生神力,卻是整個隋唐演義和說唐當中李元霸最為畏懼的一個人物,和善於使用槍法的羅松羅成兩兄弟比起來,羅士信有著和李元霸相同的力道。四平山一站,李元霸和羅士信足足糾纏了幾個時辰也不見分曉,由此便能看出,李元霸為何獨獨懼怕羅士信,不是打不過,是太費力氣。

好了,說完上面的兩位人物,我們緊接著把話題轉到冷麵寒槍俏羅成身上,羅成能夠打過李元霸並不是在《說唐》系列演義評書中的情節,而是在《興唐傳》中的情節,在興唐傳當中,李元霸的下場很慘。臨死之前的李元霸並沒有和對手大戰幾百回合,反倒是僅僅不出一個回合,就如同他在說唐當中一個回合之內就能夠利用那雙八百斤大錘將敵人震的七竅流血那樣。在追趕魚俱羅老將軍的時候,老將軍趁其不備只使了一招轉馬刀,便讓其橫屍馬下。

銅旗陣前,李淵派李元霸送厚禮答謝

《興唐傳》中的排名,羅成的槍法在書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同父異母的兄長羅春,羅春有一百零八式姜家槍法,身為羅家槍法的傳人,羅成也有自己無人能破的「梅花七蕊」。普天之下,除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羅春,能夠破解自己獨創的梅花七蕊,縱觀天下其他人,都經受不住羅成手中這杆長槍一揮。

關於羅成和李元霸的較量在《興唐傳》中有明確描述,那就是二人在銅旗陣中的較量。那日秦瓊秦叔寶正率軍攻打銅旗陣的時候,羅成孤身一人在銅旗陣中做臥底,原本秦叔寶的打算是通過和羅成裡應外合來突破這令瓦崗寨頭痛的銅旗陣。至於李元霸和羅成對戰的背景,這裡有必要提一提。

《興唐傳》中的情節和說唐當中的情節似有很大出入,但其實創作背景是相同的,都立足於隨堂交際之間的這個階段。而在興唐傳當中,當時秦叔寶和羅成裡應外合想要突破銅旗陣的背景是:李淵當時已經稱帝,考慮到在初唐政權建立之後,秦書寶所在的瓦崗寨可能是未來的強勁對手。而當時領導瓦崗寨的領軍人物,其一就是秦叔寶,秦叔寶和李淵絕對不僅僅是皇帝和土匪頭子之間的關係。

因為秦叔寶是李淵一家的救命恩人,尤其對小子李元霸有救命之恩,如果不是當時秦叔寶出手相救,那今日站在秦叔寶面前的李元霸,就不可能有機會活下來。何況秦叔寶是李淵一家的救命恩人,所以為了緩解初唐政權和瓦崗寨之間的矛盾以及緊張態勢,尤其是為了拜謝恩人,所以李淵命令李元霸去給秦瓊送些厚禮,順手幫他突破銅旗陣。

李淵的心意是好的,但是李淵此時此刻表現出來的想法,同時也是狠毒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日後如果瓦崗寨不投降的話,那麼勢必會和大唐有所一戰,這個時候李淵派遣李元霸攜帶厚禮去答謝秦瓊不說,反倒順手助他破除銅旗陣,一來算是李淵知恩圖報了,二來也是為了之後解決瓦崗隱患而消除顧慮。

銅旗陣中,羅成分分鐘就能戳死李元霸

這話看起來像是誇下海口,但是吧,卻也不算是過頭。畢竟在《興唐傳》中排名第五的羅成是絕對技壓李元霸的,因為根據這本書當中的情節描述,憑藉李元霸的力氣和招式,大概勉強能夠擠進前十名的位置。再者,還有一點能夠看出李元霸和羅成之間的差距,能夠一刀斬殺李元霸的魚俱羅曾是排名第四羅藝的手下敗將。

排名前五當中並沒有魚俱羅的身影(羅春、東方伯、定彥平、羅藝和羅成),而李元霸又只是能夠勉強擠進前十的位置,所以根據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當中就這樣提及,殺死李元霸的魚俱羅,應該能夠在書中排到第六或第九的位置,這還是李元霸能夠勉強擠進前十位置的猜測。既然沒有入列前五的魚俱羅都能夠一刀斬殺李元霸,那當李元霸面對排名第五羅成的時候,冷麵寒槍俏羅成勢必壓到李元霸頭上。

他們二人在銅旗陣中的那番較量,其結果幾乎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李元霸會敗,而且會敗的很慘。李元霸攜帶著父親李淵臨行之前給拿的厚禮孤身一人縱馬趕到了銅旗陣前,那個時候正好看見了恩公秦瓊和羅成廝殺起來。讀者都知道這是秦瓊和羅成扮演的一場戲,但虎頭虎腦的李元霸也沒有得知事情的原委,親眼看到自己的恩公處於下風,他二話沒說、毫不猶豫掄起那雙八百斤大錘就上去了。

替秦瓊接下了羅成迎面而來的一槍,讓李元霸感到面對羅成有些吃力,但他還是讓過了秦瓊,和羅成廝打在了一起。上面我們提到,羅成的「梅花七蕊」除了兄長羅春無人能破,只見羅成大槍一抖,瞬時間七個槍尖便朝著李元霸扎了過來。李元霸就像是一頭空有力氣的蠻牛,在身手敏捷這一點上,李元霸絲毫沒有半分體現。面對迎面而來的七個槍尖,李元霸哪能分得清楚,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他只能用自己的一雙大錘硬扛著堵了上去,可是這一堵又有多大的準確率呢?基本上是沒有準確率的,畢竟羅成的梅花七蕊槍法在他手裡已經能夠使用的爐火純青了。只見李元霸一雙千斤重的大錘擋在眼前,羅成很快便改變了方向,一槍挑戰了李元霸的左肩上。不等李元霸有所反應,緊接著又一槍刺中了李元霸大腿上的一塊肉。李元霸根本沒有還手之力,這還是羅成看在李元霸沒有壞心思來應對的,如果羅成一心要李元霸死,第一槍完全可以刺中李元霸的關鍵部位。

銅旗陣被破之後,李元霸事後再回憶起和羅成對戰的場面,依舊還是歷歷在目、瑟瑟發抖。他不停的同旁人說道「羅成的槍法真厲害」,李元霸說這句話在《興唐傳》中並沒有半分不妥。畢竟排名就在那裡放著,李元霸之所以會敗給羅成,是因為李元霸屬於力量型猛將,而羅成則是典型的技術型猛將,一手梅花七蕊槍法莫說是一個李元霸,再來幾個李元霸,恐怕也不是這梅花七蕊的對手。

羅成是個是非分明之人,沒有殺李元霸的必要

不管是說唐當中的羅成,還是今天我們提到《興唐傳》中的羅成,這位古典小說當中塑造的人物都是一位極具深明大義的天下好漢,並不是濫殺無辜之輩。而且從當時錯綜複雜的戰時環境來分析,突然從萬軍叢中鑽出來了一個李元霸,上來不容分說、也不報自家姓名,便同羅成廝打開來。元壩的這一莽撞舉動,根本沒有給羅成反應的機會,更不要說互報各自姓名背景的時間了。

二人在沒有互相問候的基礎上,便不由分說的打了起來,對於李元霸來說,他不知道羅成是何人,他更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排行第五的英雄。他只知道羅成是和自己恩公秦瓊殊死拼搏的那個人,所以無論無何也要置羅成於死地,以報秦瓊當年救他的恩情。只不過對於羅成來說,李元霸突然鑽出來,雖然防不勝防,對羅成也沒有絲毫敬畏之心,但羅成最多也只是教訓教訓他,完全沒有取他性命的必要。

其次,大家可以想一想,興唐傳當中二人之間有過仇恨瓜葛嗎?羅成和李元霸並沒有任何血海深仇,往上多數一代人,羅成的父親羅藝和李元霸的父親李淵有何大仇大恨嗎?隴西貴族李淵是起兵反隋的領軍人物,而靖邊侯羅藝是鎮守隋朝邊疆的一方守將,多年以來羅藝都帶著燕雲十八騎,勤勤懇懇地守候在邊疆,保衛著隋朝的疆土。

按照常理來說,隋朝的守將羅藝,應該誓死守衛隋朝的疆土,擁護隋朝的君王,也就是隋煬帝楊廣。但是在李淵起兵反隋之後,以至於到了唐朝政權建立之後的一段時間,身為靖邊侯的羅藝不但沒有領兵反抗李淵的軍隊,反倒主動歸附了李淵。畢竟當時天下人都知道隋煬帝楊廣的昏庸,再加上天下各路反王都紛紛栽倒在了李世民的軍隊之下,歸附李淵是大勢所趨,所以羅藝也選擇歸附李淵。

那麼由此來看的話,羅成之前和李元霸素昧謀面,所以二人不具備血海深仇的可能性。再者,他們兩位少年英才的父輩,也沒有任何瓜葛糾紛,所以羅成也不會做出貿然殺害李元霸的舉動,即便李元霸有些貿然衝動, 每一錘都想置羅成於死地,但羅成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也不會有過一槍挑死他的想法。因為人性使然,實在是沒有必要,而且李元霸明明是繞過秦瓊才對自己大打出手的,這就說明李元霸本性並不壞,很有可能也是秦瓊的摯友。

所以不管怎麼說,李元霸本性不壞,而羅成更不是濫殺無辜之輩,所以能夠保障自己自身性命安全的情況下,簡單教訓教訓李元霸就足夠了,沒必要取他性命,畢竟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

相關焦點

  • 隋唐演義中綜合實力最強八大猛將,羅成排名墊底,秦瓊排名第七
    第七名:秦叔寶秦叔寶是瓦崗寨第一猛將,長得比羅成還要高大,力量也更強,無論比顏值還是武力,秦叔寶都要穩壓表弟羅成一頭的。當年秦叔寶跟羅成在瓦崗寨切磋過很多次,每次都是秦叔寶壓著羅成打。  第五名:宇文成都隋末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號「天寶大將」,使用的武器為鳳翅鎦金钂,重打四百斤,當年有傷在身的情況下還和熊闊海、伍雲召、伍天賜三人打成了平手。
  • 隋唐猛將排名前20位,羅成上榜,宇文成都僅排第5,第1位沒有爭議
    20、丁延平丁延平是「開隋九老」之一,他跟燕王羅藝是結義兄弟,也是羅成的義父。丁延平的兵器是雙槍,綽號「雙槍將」。羅成打一字長蛇陣時,他破不了楊林的兩根囚龍棒,是丁延平教給了羅成單槍破雙棒的方法。羅成學會之後,大破一字長蛇陣,還用回馬槍挑了楊林。
  • 《隋唐英雄傳》中結局悲慘的角色,羅成萬箭穿心,她令人痛心
    《隋唐英雄傳》中結局悲慘的角色,羅成萬箭穿心,她令人痛心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於2003年播出的《隋唐英雄傳》呢?這部劇講述的是在隋朝時期,以秦叔寶為中心的瓦崗寨義士匡扶正義,輔佐李世民的歷史故事。首先要說的就是羅成了,在這部劇中的羅成一角是由聶遠飾演的,是秦叔寶的表弟。有著「冷麵寒槍俏羅成」的稱號,有著一身的李槍法。羅成的結局也是非常的壯烈了了,與蘇烈交戰時,被李元吉陷害中了埋伏,最後萬箭穿心而心,也是很慘烈了。李元霸絕對是劇中的一名高手了,力大無窮,能徒手拿起幾百斤重的鐵錘,死在他手下的角色有不少。
  • 妄言隋唐(二十二)李元霸的師傅紫陽真人是老神仙還是穿越黨?
    《說唐》小說中記述的隋唐第一好漢肯定是西府趙王李元霸無疑。他雖然一頭黃髮,尖嘴猴腮,身材弱小,其貌不揚,但卻有著四象不過之力,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每隻錘子有四百斤重,是小說中的超級大力士。他的本事很大,就是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在他手上也走不了幾招,最後也被他撕成兩片。
  • 《隋唐英雄傳》羅成之死很大原因是自己造成的
    ,覺得李元吉簡直太不是東西,李元霸和羅成如此勇猛的武將都被他「無意間」直接或間接害死,本來光李元霸一人在就足以根治天下一切不服。造成羅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李家兄弟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使羅成不幸成為這其中的犧牲品,而直接原因卻是羅成本人的性格耿直口無遮攔且狂妄自大不懂變通。
  • 「隋唐十八好漢」中的冷麵寒槍羅成,最後究竟是如何死的?
    羅成和秦瓊是表兄弟,羅家槍和秦家鐧法都很有名,兄弟兩人互相傳授武藝,在傳授武藝時,兩人都發下重誓。羅成發誓:如果私藏一路槍法,萬箭攢身而死,秦瓊發誓:如果私藏一路鐧法,不得善終,吐血而亡。劉黑闥,蘇定方反唐,李元吉,李建成被打得大敗,無奈之下請求李淵派兵救援,李淵派來了羅成前來支援。羅成是李世民的親信將領,李世民和李建成一直有矛盾,兩人見羅成來了,要存心害死羅成,命羅成出馬,一戰必須斬殺劉黑闥。
  • 《說唐全傳》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的有多少斤?
    褚人獲的《隋唐演義》中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而單老的評書《隋唐演義》中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也沒有八百斤。李元霸的雙錘八百斤出自古白話小說《說唐全傳》,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管所有隋唐類文學作品都叫《隋唐演義》。
  • 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歷史上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李元霸的原型是李玄霸。很多人聽說過李元霸,但是聽說過李玄霸的卻很少。主要是因為古典小說《說唐全傳》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等文學作品的演繹。李元霸的外貌本文以古典小說《說唐全傳》為主線,為大家解說一個,大家印象中的李元霸。在小說中這樣描寫李元霸的外貌:生得嘴尖縮腮,一頭黃毛束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外貌雖然不高,身體也瘦。
  • 小說中的李元霸究竟多厲害?且看他匹馬雙錘單身獨戰天下反王人馬
    隋唐英雄好漢的武力檔次是:李元霸是第一檔,宇文成都、裴元慶是第二檔,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是第三檔。他們同一個檔次,雖然有排名的先後,但整體而言卻是相差不多,不過前面一個檔次基本可以輕鬆的打敗後面的檔次。比如,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他們三人和宇文成都之間就隔了一個裴元慶。但就算他們三人聯手對付宇文成都,也打不過人家。
  • 隋唐十大坑爹武器,秦瓊雙鐧第9,羅成神槍第4,他香爐錘第1!
    最早在太行山佔山為王,後來輔佐相州起義軍領袖白御王高談聖,在揚州戰役中,因力託千斤閘、體力不支被壓死。熊闊海在元宵燈會上賣的弓被宇文成都拉斷。 電視劇《隋唐英雄》中雄闊海的這根棍子是用來撐衣服時搭的吧!
  • 宇文成都難扛李元霸半錘,裴元慶卻能接三錘,這二人排名怎麼解釋
    今天我們不去討論「四猛和四絕」,單獨來看看李元霸為榜首的「十三傑」排名,排名第二的是宇文成都,排名第三的是裴元慶、第四熊闊海、第五伍雲召、第六伍天錫、第七羅成、第八楊林、第九魏文通、第十尚師徒,第十一新文禮。除去這前十一名已經確定的好漢以外,接下來排名就亂了,有人說第十四條好漢是王伯當,十二和十三兩個席位空缺待補。
  • 隋唐十大兵器排名: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在徵討瓦崗寨之時,他在數招內連敗單雄信,秦瓊,程咬金瓦崗三大高手,後來歸順瓦崗,也曾一錘打斷楊林的囚龍棒,重創新文禮,在四明山一戰他將力氣不支的宇文成都打的落荒而逃,而且是唯一能夠接李元霸三錘的猛將,讓李元霸都心存佩服。只是裴元慶年紀輕輕就遭遇新文禮的毒計,被引到慶墜山,遭遇火雷陣的伏擊,最終被活活燒死,讓人嘆惋。
  • 盤點隋唐演義我們最熟悉的四大人物,根本不存在,你知道幾個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伍雲召這號人物,都是小說虛構出來的,包括其父親伍建章在歷史上都不存在的。第三:羅成。白衣白甲白馬,一桿銀槍在手,橫掃千軍,所向披靡,冷麵寒槍俏羅成,想必在大家心中對羅成是相當的崇拜啊!
  • 李元霸為何能戰無不勝?他的原型究竟是誰?和薛仁貴比,誰更厲害
    李元霸這個人在現代實在是太出名了,因為在隋唐小說中,這傢伙是個無解的武將,天下第一的大將軍宇文成都,在他手裡也得俯首稱臣。不過李元霸只是虛構的人物,他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兒子李玄霸,16歲就早逝了,沒什麼功績。為了避諱康熙皇帝玄燁的名字,所以在後世改名為李元霸。
  • 歷史上這六位大將軍根本不存在,全是虛構人物,你信了幾個?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傳說中的羅成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冷麵將軍,武藝出眾,性格剛烈。而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燕雲十二軍,便是出自於羅成之手。但是實際上羅成這個人物並未出現,它最早出現於小說《大唐秦王詞話》中,由此,羅成人物形象就在文學作品裡塵埃落定。而在之後的《隋唐演義》中,羅成的人物角色日漸豐滿。
  • 單雄信是青龍星下,羅成是白虎星下,早就註定了二人不死的命運
    《隋唐演義》中,「赤發靈官」單雄信的結局令人唏噓,他一生的義薄雲天,最終卻死在了結義兄弟羅成的刀下,兩個人的命運早已註定,單雄信是青龍星下,羅成是白虎星下,早在武王伐紂之時,就註定了二人不死的命運。由此引出青龍星四次下凡反唐,白虎星三保大唐不失!隋末初年,青龍星下嫁,白虎星下嫁,羅成下嫁;之後大多數人投靠了瓦崗,等到李密接收了瓦崗,因為家裡發生了變化,羅成一家來到瓦崗,不久李密敗亡,瓦崗解體,大部分人都到了李唐那裡,單雄信和李唐都有了殺兄之仇,於是投靠了王世充,後來秦瓊、程咬金和羅成也都投奔了單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