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
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寶寶的能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深深牽動著寶媽的心,不管有多辛苦,只要能聽見寶寶的一聲「爸爸媽媽」,都是值得的。
寶寶學話先叫「爸」,寶媽心塞,難道寶寶不親我?原因真的很簡單
菲菲的寶寶已經12個月了,最近開始學說話,因為這件事情,菲菲有些心塞,因為寶寶第一聲喊得居然是「爸爸」。
想起自己辛辛苦苦懷胎十月,經歷分娩的痛苦,寶寶出生後還要餵寶寶吃奶、照顧他的一切,可最後呢?寶寶第一聲居然叫得是他的「臭爸爸」,菲菲真的心塞啊!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同樣的煩惱,為什麼大部分寶寶學話之後,第一聲叫是「爸爸」而非「媽媽」呢?
寶寶為什麼先叫「爸爸」
寶寶學說話先叫「爸爸」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爸爸」二字叫起來簡單。
「爸爸」的聲母是「b」,發音屬於塞音,寶寶在發音的時候,不用氣流來震動聲帶就可以發音,發音比較簡單。
「媽媽」的聲母是「m」,這是屬於鼻音,發音的時候不僅需要氣流震動聲帶,還需要從鼻腔發出,這就會比較複雜,
所以寶寶在學說「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會先學會簡單發音的「爸爸」。
了解為什麼寶寶先叫「爸爸」,寶媽是否開心了一些,其實寶寶先叫「爸爸」,對寶媽和家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在很多家家庭中,寶爸對寶寶的陪伴總是欠缺的,大部分都是寶媽來帶寶寶,如果寶寶總是積極叫「爸爸」,這會讓寶爸產生強烈的父愛以及責任心。
因此,寶爸會更加關注寶寶,甚至會主動照顧寶寶,這樣不但讓寶寶和爸爸的關係更加親密,家庭更加和諧,寶媽也會趁機多休息。
所以關於寶寶先叫誰的問題,寶媽也不用過於糾結,寶寶只要學話成功就是一件好事,寶寶還在學習說話的階段,早晚都能學會叫「媽媽」,所以寶媽就不要吃醋。
另外,寶寶在學話期間,寶媽也可以做一些事情,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更快學會說話。
寶媽如何才能幫助寶寶快速學話
1. 變成話癆
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寶媽可以經常在寶寶面前自問自答,變成話癆可以給孩子更多模仿的機會,刺激寶寶說話。
我們可以跟寶寶說我們在做什麼,將周圍的環境、物品介紹給寶寶,儘量用一些簡單的語言。
2. 回應寶寶
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總是會咿咿呀呀,尤其面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是時候一定要學會回應寶寶,如果寶寶是在看某樣東西,寶媽一定要耐心給寶寶解釋介紹。
3. 重複關鍵詞
比如吃飯、洗澡、喝奶等等,寶媽在給寶寶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寶媽可以重複這些關鍵詞,這樣可以讓寶寶快速學會,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寶寶也會表達出來。
4. 多問寶寶問題
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可以多問寶寶一些問題,比如寶寶的玩具在哪裡?寶寶想穿哪一件衣服?,在問寶寶問題的時候,寶媽最好選擇開放式問題,這樣寶寶會有更多回答的空間。
5. 注意說話方式
寶媽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方式看,語速要慢、吐字要清晰,另外,寶媽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最好說普通話,這對寶寶今後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媽媽力育兒寄語
6個月~2歲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大部分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說話,也有說話比較晚的寶寶,但如果晚於兩歲,寶媽就可以帶著寶寶去醫院做一下檢查。
另外,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周圍的語言環境一定要統一,不要出現多種方言的情況,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最好選擇普通話。
討論話題
你們家寶寶第一聲叫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