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在什麼時間範圍內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應當在什麼時間範圍內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近日,有企業職工詢問應當在什麼時間範圍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記者就此採訪了開封市社會保險中心相關負責同志。

  該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在規定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發生工傷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責任編輯:DF052)

相關焦點

  • 法治課|工傷認定中,「腦死亡」時間能否作為死亡標準界定?
    9月18日,經歷兩次敗訴的福建南平市人社局第三次作出不予認定工傷的決定。現有的工傷認定標準中,職工在崗位突發疾病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才可認定為工傷。如果「48小時」內出現腦死亡,「48小時」後停止呼吸,可以認定為工傷麼?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公開報導發現,各地法院對這種情況的認定不一。
  • 這些工傷預防基本知識,你得知道!
    四、如何申請工傷認定?1、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 護林工河中死亡 算不算工傷?法院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責令...
    法院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責令被告限期重新作出行政行為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護林工離奇死亡,家屬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相關行政部門決定不予認定為工傷,雙方遂發生糾紛。12月21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案件一審判決,由於死者死亡有太多因素不能確定,行政部門「不予認定工傷」證據不足。法院判決,撤銷行政部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責令被告限期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 沒有籤訂勞動合同,工傷怎麼賠償?鄭州工傷律師
    二、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工傷認定申請1、工傷認定申請表;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 鄒政賢訴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行政案
    ,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 2014-08-20 11:23:57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這個工傷劇情bug你千萬別信
    如果缺乏上述任一關鍵要素,即使其他條件都符合,也不能認定工傷。所以女主認為在上班途中受傷就算工傷屬於法律理解錯誤。其次,劇中的工傷認定程序也是錯誤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勞動者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應當在30日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則勞動者有權自己申請。
  • 京都動畫遇難員工被認定工傷 遺屬獲得賠償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關於36人遇難的日本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縱火殺人案,15日對多名遇難者遺屬採訪獲悉,遇難員工等已被認定為工傷,相關賠償開始支付。當地時間2019年7月20日,日本京都動畫工作室遭遇大火後,著火建築物內部曝光,房間內四面牆壁焦黑一片,鐵製扶手樓梯彎曲變形。
  • 法院:不包括完全依靠呼吸機進行通氣時間。突發疾病而死,算工傷
    (2013)50號《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三、原告上訴請求請求撤銷一審法院的行政判決及安人社工傷認字(2013)50號《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四、原告向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請求及理由請求(2014)安中行終字第00003號行政判決申請再審理由:1、其子陳某自身並未患有高血壓,在其發病前加班加點、長期熬夜趕科研任務,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是腦出血的誘因,是過勞死,其突發腦出血與工作相關,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一)項的規定。
  • 東方快評丨別讓工傷「先行支付」成「鏡花水月」
    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2011年就已確立,但由於缺少實施細則、法律溯及力有爭議,社保經辦機構認為追償困難等原因,導致勞動者在申請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時困難重重。(11月9日《工人日報》)《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所在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這便是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
  • 看劇學工傷政策!
    這可不一定今天來給大家說說工傷認定的事兒劇情第一集外賣小哥的父親上班路上自己騎摩託車摔倒了,單位認為不是工傷,號稱「人形法條機」的女主卻說算工傷。如果缺乏上述任一關鍵要素,即使其他條件都符合,也不能認定工傷。女主認為在上班途中受傷就算工傷屬於明顯的法律理解錯誤。
  • 發生工傷事故後怎麼定殘?這三點你需要知道!
    工傷認定後多久申請傷殘鑑定傷殘鑑定又名勞動能力鑑定,通常情況越早鑑定對勞動者越好。一般情況下是工傷認定後馬上可以做,但是如果勞動者或者單位有一方,要對工傷認定不服或者是聲明要去行政複議或者行政訴訟的,就要再等60天。
  • 女工在單位被打,算不算工傷?
    人社局經過書面審理,確認了吳娉受傷的時間、地點和原因。 2019年6月,人社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確認吳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暴力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的工傷認定情形,同意認定為工傷。 對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食品公司向當地政府申請了複議。
  • 工亡補助金全國同價 石家莊再調整企業工傷保險繳費基數
    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可以認定為工傷。案例一翟某某系天津市某集貿綜合市場的工作人員,2016年11月4日15時許,其按照《市場管理規定》在單位管轄的市場內管理攤販違法佔道行為過程中,被該攤販用棒球棒擊打頭部,造成頭部受傷。2017年9月19日,翟某某向人社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職場維權/冒名註冊成為騎手 受傷能否認定工傷?
    冒名註冊成為騎手 受傷能否認定工傷法院認為,騎手與公司不具有用工管理與被管理的人身從屬性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外賣騎手,送餐中受傷能否認工傷?2019年7月,徐某為了能夠接單,儘管不屬於該供應鏈公司區域範圍內的外賣員,但他通過借用宋某的身份信息完成了註冊,留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成為該公司區域範圍內的美團外賣員。徐某在一次送餐中受傷後,向站長封某報備了宋某送餐摔傷時間、地點等信息,亦用宋某的身份證辦理了住院、出院手續。封某以微信方式向徐某微信轉帳支付了醫療費。
  • 達道共贏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燕非:員工工傷和調崗問題
    今日問答:下班後員工乘車去同事家聚餐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是工傷嗎?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上下班途中」 的認定至少應當考慮以下三個要素:一是目的要素, 即必須是以上下班為目的;二是時間要素,即上下班時間是否合理;三是空間要素,即往返於工作地和居住地的路線是否合理
  • 石家莊確定60家工傷治療定點醫院(名單)
    記者從石家莊市社保局獲悉,社保局今年與60家醫療機構續籤了工傷保險醫療服務協議。這60家醫療機構廣泛分布在全市各個區域,有效方便了工傷職工及時就醫。  據悉,建築業工傷風險高,工傷保險待遇落實難的問題突出,工傷維權已成為該領域從業人員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根據日前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要求,全國3600萬建築業農民工將被納入工傷保險。
  • 日本國內首批「新冠工傷」申請成功 系醫務工作者和消防人員
    人民網東京6月2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在日本,針對因參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員提出的公務災害(工傷)補償申請,日前已經獲得政府相關機構的認定。據地方公務員災害補償基金介紹,日前獲得認定的是3名醫務工作者和消防人員的3件申請。
  • 用人單位是否享有工傷待遇追償權?
    案情概述2015年10月9日,奈米公司職工小李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12月14日,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小李為工傷。2016年6月23日,經xx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小李為勞動能力障礙八級。
  • 享受了工傷保險待遇,還可以找侵權人再要一遍嗎?
    被告大連某船舶公司辯稱,首先,何某是受單位委派到被告處進行設計工作的,原告應當向直接侵權人主張賠償責任;其次,被告不屬於法定的安全保障義務主體,原告何某應對其自身的人身安全負有注意、保護的義務;最後,何某就本次事故已經申請工傷並獲得賠償,無權再重複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