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職業體育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儘管男女無差異的平等開始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但在競技強度更高的職業舞臺上,女性的身影還是比較少的。不過隨著如今經濟和觀念的繼續發展轉變,很多體育項目中女性都開始不斷地展露頭角,其中尤其是水上運動,更是吸引到了大量熱愛運動的人成為忠實粉絲。
如今在我們國家,包括排球、足球和籃球等世界普及度極高的運動項目上,女性運動員都是巾幗不讓鬚眉,女排更是創造了世界盃5連冠的歷史級成就。看著她們在領獎臺上光鮮亮麗,可其實相對於男性運動員,女性運動員在臺下的訓練中要吃更多的苦,克服更多的困難。
比如進行水上運動和體操運動的女性運動員,由於要穿比賽服飾,所以賽前「刮毛」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和我們從視覺上了解到的一樣,相對於我們平常遊泳時穿的泳衣,遊泳運動員的泳衣會更加地緊緊地貼身。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運動員在賽前會下意識地扯扯自己泳衣,就是為了減輕太貼身的不適感以及防止一些角度可能出現走光。
為了保持比賽中最大程度的身體美感,她們不得不妥協。為此,國外的很多國家都專門請專業技師為女運動員「刮毛」。那麼,為什麼「刮毛」不讓運動員自己完成,而要「尷尬」地請人進行呢?原因很簡單。
第一點,水上項目的運動員不被允許有任何的劃傷。因為像跳水、遊泳等比賽必須在水中訓練和比賽,所以一旦運動員身體上有一些小傷口,為了防止感染就必須停止。考慮到這一點,他們必須找專業的人用專業的方法「刮毛」,畢竟讓運動員自己操作是非常不便,從而造成劃傷的。
第二點,例如腋下等部分,運動員自己根本無法操作。在這個攝像機的鏡頭拍攝畫面越來越清晰的時代,如果要做這件事,就必須完全做好,不然一旦被鏡頭轉播。不論是對於運動員自身還是體育項目本身的發展,都不會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女運動員,更要展現出自己從事項目的藝術雅致感。
正是以上的2點原因,雖然從心理上運動員根本也不喜歡其他人涉及這些「私密」的事,但她們也是有苦說不出,有著很多難言之隱在裡面。除此之外,對於女運動員還有生理期的問題,不少人如果正好趕上比賽,她們還必須堅持上場去努力爭奪榮譽。
從這些種種困難來說,每次奧運會或者世錦賽上像郭晶晶、吳敏霞等優秀的女性運動員去一次次不間斷拿到冠軍,真的要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加艱難,甚至還常常額外要承受來自各方給予的心理壓力。不得不說,她們過去為國爭光真的是相當不容易。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女運動必須「刮毛」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