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現場又發布了新一季的高清現場預告,依然充滿了驚喜,都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作品。
還是那句老話,這些作品本來看到現場的機會就不多,在疫情之下就越發珍貴。
現在逐部介紹,請大家留意好自己所在城市的上映時間。
《萬尼亞舅舅》(Uncle Vanya)
未來半年的放映計劃中最新的作品恐怕就是由理察·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與壞蛋專業戶託比·瓊斯(Toby Jones)在倫敦西區哈羅德·品特劇院聯袂出演的2020年最新復排版《萬尼亞舅舅》(Uncle Vanya)。
這版製作於今年1月14日開始預演,1月23日正式開幕,原本演到5月2日的計劃因為疫情而中斷,3月16日隨著英國宣布封城,劇組解散。
然而,在隔離數周后,劇組在形勢仍然嚴峻的情況下又重回劇場,專門錄製了高清影像作品,而在此版中,兩度奧利弗獎得主羅傑·阿拉姆(Roger Allam)也傾情加盟。
《萬尼亞舅舅》此版復排由奧利弗獎提名導演伊恩·裡克森(Ian Rickson)執導,因《戰馬》而蜚聲國際的芮·史密斯(Rae Smith)作為舞美設計為作品帶來了更具層次感的美學品質。
高清影像版的拍攝因為沒有現場觀眾,在機位設計上更為精巧,多了許多舞臺細節的呈現,音效也更加完美,而片頭大家帶著口罩匆匆趕到sd,片尾看著空蕩蕩的劇場,演員吹滅了舞臺每一根蠟燭、工作人員默默收拾的情景,又和劇中的陰鬱氣質不謀而合。
總之如果有哪一部戲值得大家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高清留下,那麼請你一定要看!
《戰馬》(War Horse)
未來半年的另一個重磅,就是英國國家劇院史詩巨作《戰馬》(War Horse)的高清影像版本將首次登陸中國!
NT Live版《戰馬》拍攝並首次直播於2014年,但一直未能與中國觀眾見面。但是中文版的《戰馬》相信很多人已經看過,一定都被那栩栩如生的木偶馬震撼過。
《戰馬》改編自英國兒童桂冠作家麥可·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創作的暢銷文學,講述一戰戰火中一個名叫阿爾伯特的男孩和他的愛馬喬伊的友誼,由瑪麗安妮·艾略特(Marianne Elliot)與湯姆·莫裡斯(Tom Morris)聯合執導,而劇中栩栩如生的藤編馬偶則來自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劇團(Handspring)的精湛技藝。
該劇曾在倫敦西區連續駐場7年之久,獲得過包括託尼獎在內的24個國際戲劇大獎,感動全球800萬觀眾。如果你也沒有看過中文版,那麼就更不該錯過英文版了。
《富麗秀》(Follies)
英國劇院版的《富麗秀》去年曾在內地登陸過大銀幕,今年再次回歸,肯定會彌補很多人去年錯過的遺憾。
音樂劇《富麗秀》是奧斯卡、託尼、格萊美、奧利弗等世界多項大獎獲得者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創作於70年代的音樂劇,該劇於1971年在美國首演,1987年在英國首演並獲得奧利弗獎,本次放映的是英國國家劇院2017年的復排版。
最新復排版由奧利弗獎得主、BBC電視劇《空王冠》系列導演多米尼克·庫克(Dominic Cooke)執導,四度奧利弗獎獲得者、桑劇女神艾美達·斯丹頓(ImeldaStaunton)、三度奧利弗獎獲得者菲利普·科斯特(Philip Quast)以及兩度奧利弗獎獲得者珍妮·迪伊(Janie Dee)、翠茜·本奈特(TracieBennett)領銜37名演員及21人管弦樂團共同呈現。
《衛報》評價這版製作為「好得令人目瞪口呆」;《舞臺報》盛讚它「超越成功」;《電訊報》認為「不可錯過」。
《深夜小狗離奇事件》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深夜小狗離奇事件》大家也應該很熟了,不僅新現場的高清放映在2018年年底曾經上映過,劇場版的也在2018年初來過國內巡演。
獨特的題材,離奇的劇情,再加上炫目的舞臺,當年可是震撼了一大波人。
這部舞臺劇改編自英國作家、漫畫家馬克·海頓2003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2004年聖誕前夜超越紅極一時的《哈利·波特》,登上英國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隨後,作品陸續以35種文字在全球出版,贏得英、美、日等多項兒童文學大獎。
2013年《小狗》在英國國家劇院小劇場的演出大獲成功,如今《小狗》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十幾個版本在不斷上演。
在2013年英國的奧利弗頒獎典禮中,《小狗》共獲得8項提名,並最終囊括最佳話劇、最佳導演、最佳主演等在內的7項大獎。
2014年登陸百老匯,2015年就獲得託尼獎包括最佳話劇、最佳導演、最佳主演在內的5項大獎。
其實這部劇在看高清的時候,一定會比在現場看發現更多驚喜。
《妙女郎》(Funny Girl)
《妙女郎》(Funny Girl)是一部經典的百老匯音樂劇,是基於百老匯著名諧星法尼·布裡斯(Fanny Brice)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半自傳體作品。
首演於1964年,由芭芭拉·史翠珊主演。後來翻拍成電影,成為影史票房佳作,芭芭拉·史翠珊本人也因此榮獲奧斯卡和金球獎,她演唱的劇中歌曲「People」和「Don’t Rain on My Parade」均成為傳世金曲。
本次放映的版本是2016年的西區復排版,由託尼獎獲獎導演麥可·邁耶(Michael Mayer)執導,賦予了經典作品全新生命,尤其是女主角謝裡丹·史密斯(Sheridan Smith)唱功十分了得。
《變身怪醫》(Jekyll & Hyde)
對於《變身怪醫》,就不多說了。不管是韓國版,還是中文版,這次可算是真正的原版了。
該版錄製完成於2001年,由曾主演《霹靂遊俠》《海灘救護隊》等經典美國電視連續劇的著名電視明星大衛·哈塞爾霍夫(David Hasselhoff)擔綱主演,而且是原版製作的唯一高清影像版。
這個時代竟然就有高清版留存,實在是不多見。作為看著它長大的音樂劇迷,一定要溫故知新,不能錯過,This is the Moment!
《水中之書》(Writing In Water)
此外,新現場高清影像放映系列中的首部華語戲劇作品——由賴聲川執導、何炅和黃憶慈聯袂出演的《水中之書》於10月23日在京首映後,不斷加映,添加多地排期,請大家繼續關注。
DJ Snake 巴黎演唱會
本次的展映中竟然還有一場真正的演唱會。
曾與Lady Gaga、賈斯汀·比伯、Cardi B等國際巨星成功合作的世界著名音樂製作人、舞曲大師、全網點擊Top 5的DJ Snake在巴黎拉德芳斯三萬人體育場的大型演唱會現場高清影像。
高清於演唱會倒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不過這次據說除了無數名曲,還有20餘個高清攝像機組和先進收音設備打造的超感體驗,以及萬人衝臺、巨型凱旋門降臨的舞臺視效,都將與以往大家經歷過的演唱會不太相同。
這是已經完全脫離劇場,從小場到真正的大場了呀。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多演唱會出現。
紀錄片影展
同樣來自法國的,還有羅浮宮的首次特展紀錄片《李奧納多·達文西:羅浮宮之夜》。
該片呈現了160餘件來自全球最富盛名的藝術機構的達文西油畫、手稿、雕塑等鎮館之作,是史上展出達文西作品最多、最全的特展,只為紀念達文西逝世500年。
該片已經於今年9月在臺灣發行,將儘快與大陸觀眾見面。
上周新現場也發布了疫情之後首個紀錄片影展,由曾貢獻義大利博物館系列的發行公司NEXO DIGITAL策劃製作的《梵·高:畫筆下的烏雲和麥田》(Van Gogh of Wheat Fields and Clouded Skies)和《莫奈的睡蓮:水波與光影的魔力》(Monet, Water Lilies: The Magic of Water and Light)率先亮相。
此外,還有《弗裡達:生命萬歲》(Frida: Viva La Vida)、《普拉多博物館:奇蹟珍藏》(The Prado Museum: A Collection of Wonders)、《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藝術的力量》(Hermitage: The Power of Art)三部將陸續在各地排映。
義大利博物館系列早就超越了義大利本身,而成了世界著名博物館打卡必備。
除了歐洲大陸的熱鬧,來自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高更》肖像特展影像也會繼續排播。
所以,大家就留意一下自己當地了展映信息了,當然我們也會及時在劇焦的公眾號和微博公布。
如有需要,還會對單個劇目再做詳細介紹。
劇場影院見。
| 你 可 能 對 以 下 內 容 感 興 趣 |
除了微信公眾號,
你還可以在以下平臺閱讀劇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