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30歲的女人:不想被命運安排就狠狠「斷舍離」,痛苦過後是重生

2020-12-14 歷史研習室

無能為力的事,當斷,扔掉負累,才能走的更遠;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心頭煩欲執念,當離,斷離執念,方能笑對人生。此去經年,天涯路遠。時光裡,還要謝謝認識。

這是《斷舍離》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30歲就像一道分水嶺,隔絕了20歲的幼稚與40歲的穩重成熟。在這個思想上趨於成熟,物質上逐漸充裕的年紀,我們開始更加注重的是生活的品質與舒適度。對於開啟高級人生的"斷舍離"也成為人生進階的必修課。

30歲不想被命運安排,就狠狠改變自己,痛苦過後是重生

30歲的女人,如果不想被命運安排,不想看別人臉色,那就狠狠改變自己,痛苦過後便是重生,你比自己想像的優秀!

如果你已經30幾歲,或者你正在邁向30歲,以下兩個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不要執著於無用的東西

人生中,我們常常有太多的執著,執著於近在咫尺的成功,執著於絢麗多姿的生活,執著於唾手可得的感情......卻始終差之毫厘。執著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斷舍離才是智慧的選擇

二、要很清楚自己有什麼,能做什麼

不放下一段破碎的感情,就不會找到真正的歸屬;不放下功名利祿,就不會有心靈的寧靜;不放下一條錯誤的道路,就找不到正確的方向;不放下今天的錯誤,就會失去明天的成功....

對自己看得越透徹,就越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人都是有惰性的,被逼著往前走,痛苦是必然的。

"斷舍離"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一種果斷的生活智慧。

"斷"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是指捨棄多餘的廢物;"離"是指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斷舍離》最精煉的一句話:"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說:"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人的一生,剛開始總是在做加法。讀書,學習,考試,工作,認識各種各樣的人,行過很長的路,才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等低頭靜下來的瞬間,想想自己需要什麼,學會"斷舍離",給生活留白的空間。

特別是對於30歲你的而言,整理好自己,要懂得堅持什麼,放棄什麼。倘若你能真正做到這些,人生必定會一番新的美景,痛苦之後便是涅槃重生。

一個人放下的越多,那他擁有的也一定越多。

餘生,斷舍蠅營狗苟的紛擾,放下執念。

餘生,想要的奮力去追逐,不想要的竭力去斷舍離。

如果你時常感覺忙碌,時常感覺到辛苦,不妨看一下《斷舍離》這本書,相信你也能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體驗。生活周而復始,"斷舍離"則猶如人生的新陳代謝。

現在下單,還送一本《人生三境》,這本書闡述了三種為人處世的境界。

低得下頭,沉得住氣,積蓄能量成就一番事業。

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成功與幸福就在身邊。

看得透人,想的開事,在雲淡風輕中享受生命的芬芳。

僅需69元,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日本暢銷書《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
    斷舍離是什麼?雖然很多人都聽過「斷舍離」,但對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比較模糊的,至少你讓他講個所以然出來,他講不出來,只知道將沒用的東西扔了。女人要想過好自己的後半生,一定要學會清零的態度,對抑制自我成長的人和物、環境、情緒的斷舍離。《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一、對物品的斷舍離。
  • 40歲左右的女人,要經歷一次斷舍離,猶如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這是《斷舍離》這本書裡的一段話,送給我自己,也送給大家。《斷舍離》可以說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了。學會斷、舍、離不僅僅可以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避免成為生活的奴隸,而且更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讓你擁有更好的人生。
  • 奔四的80後女人,要做好「斷舍離」,餘生才不會悽涼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歲就是不被外物迷惑的年紀,大抵到了中年,女人最高的境界就是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狀態。 女人到了四十歲,進入了人生新的旅程,很多女人也將面臨著"中年危機",從廣義來講中年危機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危機。
  • 40歲左右的女人,狠心來一次斷舍離,猶如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這是《斷舍離》這本書裡的一段話,送給我自己,也送給大家。《斷舍離》可以說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了。學會斷、舍、離不僅僅可以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避免成為生活的奴隸,而且更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讓你擁有更好的人生。
  • 女人知道「斷舍離」,男人會更珍惜你,好好愛自己把握
    被愛是一種奢侈的幸福,如果有人愛你,那意味著你足夠好,但是愛你的人很多,但是你不想拒絕,你陷入了選擇的困境,或者你只是想籠統地培養和著重選擇,最後的結果是所有愛你的人都離開了你,因為你用情並不具體。當然,愛的目的不純潔的男人也許不會離開你,但他能給你的不是愛,而是永久的痛苦。
  • 過得好的女人,都懂得「斷舍離」,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山下英子人生中的斷舍離,是一種最高級的自律。一個懂得「斷舍離」的女人,便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會過得更好。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 30歲女人看見煙囪就失控,是前世的記憶嗎?命運是如何形成的?
    有位30多歲的女人,見不得煙囪,看到就會情緒失控。一次出差,她住進了閨蜜安排的酒店,沒過一會兒,就鬧著要換地方,說附近有煙囪。閨蜜說怎麼可能,我特意考察了方圓幾公裡,沒煙囪。女人從小跟著奶奶長大,感情很深,小時候,奶奶經常帶著她去附近的水井打水,路上總會看到一個工廠的煙囪。後來奶奶離世,女人去了另外的城市,從此對煙囪產生了恐懼。煙囪意味著什麼呢?
  • 40歲的女人,需要一次斷舍離,讓你重回18歲,重拾美麗人生
    《斷舍離》中曾說:「無能無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用的人,當舍,心頭煩欲執念,當離。」這是斷舍離的真諦所在,也是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已經40歲的女人,當你讀完《斷舍離》一書後,秉持著斷舍離的理念生活,也許你就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主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別人、被外物幹擾自己的人生。到那時,相信你心態好得能讓整個人都重回18歲。當生命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你的生活空間也會被漸漸擠壓,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你的心情也隨著環境的擠壓而變得壓抑煩躁。
  • 高級女人必修課:女人過了40歲,要懂得從斷舍離中遇見更美的自己
    在我看來,40歲一直是女人的一道分水嶺。有的人一壺陳年的美酒,經過時間的沉澱,越久越香醇,越久越迷人;可也有的人卻把自己活成了"祥林嫂",一天到晚地怨天怨地,成為了別人嘴裡刻薄的黃臉婆……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
  • 30多歲的女人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什麼心理?網友:一直沒有合適的
    30多歲的女人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什麼心理?網友:一直沒有合適的網友:一直沒有合適的,她不想隨意去遷就,不想為了戀而戀,更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因為,早已不是小孩了,都30了,很多女性都可以很明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2.有可能還沒有從之前的感情裡走出來。
  • 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欲望就永無止境,不懂斷舍離的人生有多慘?
    富貴的生活並沒有讓這個美麗的女人快樂起來,偏偏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生活使她找回了平靜和踏實,贏得了宛如災難過後的浴火重生,簡單生活竟然可以給一個人的內心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其實,過簡簡單單的生活並不是讓人們過貧窮的生活,簡單在於心之簡單,對物慾之簡;簡單在於心之豐盈,對心之撫慰。
  • 真正厲害的女人,都在用「斷舍離」的方式,去經營愛情和婚姻
    想要體驗這種生活,你需要學會「斷舍離」。看淡了一切,才能做到真正的瀟灑。學會「斷舍離」,用一種簡單的方式體驗生活中忽視的美。簡單精緻的人生,愛情和婚姻會更加幸福。很多人慾望太多,想要在愛情中得到一切,但兩全其美的事,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呢?學會「斷舍離」,好好體驗生活中的靜態美。
  • 《火光之色》:不向命運屈服的人,終將贏得上天的眷顧而涅槃重生
    當你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與命運的不幸,你就會變得不擇手段,來發洩你內心強壓下的叛逆。命運迫使你選擇反擊女主人公瑪德萊娜正是這樣一個承受命運鞭笞的女人。另一方面,自己背負著「小白臉」的罵名,承受了身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無處釋放和發洩。於是,他選擇了年僅7歲的小保爾。可憐的小男孩就成為了安德烈洩憤的工具。一個出賣靈魂的人,傷害他人的人,即使再怎麼努力,也註定了失敗的悲劇。
  • 35歲日本主婦年輕似20歲,堅持10年「斷舍離」,生活過得美如詩畫
    「斷舍離」這一概念是來源於日本著名整理大師山下英子寫的同名書籍《斷舍離》,在這一概念提出後很快就在日本甚至是全球流行起來。很多人在想到「斷舍離」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想到「扔扔扔」。雖然現在她已經35歲,但是看起來像才20歲,這就是堅持「斷舍離」給她帶來的好處。其實,Jennie一開始並不喜歡收納整理,而且還喜歡「買買買」,所以家裡經常堆積很多東西,她獨居的小房子,到處都是散落的書籍和亂丟亂扔的衣服,桌面上也非常凌亂。但是,當她25歲的時候,突然頓悟了!
  • 35歲主婦如少女,10年堅持「斷舍離」:極簡精緻人生到底有多爽
    長此以往,tomo認為不能再繼續這樣了,於是25歲後的她,開始嘗試去改變這樣的生活,嘗試「斷舍離」,去掉不需要的東西。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斷舍離」,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意識到:「捨不得扔掉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就會越多」。
  • 這三個女人同樣的30歲,《平凡的世界》要比《三十而已》更真實
    少安賺的第一桶金,給原西縣中學拉磚需要買騾子,缺錢她去娘家借;少安用錯人,致使擴大的磚廠血本無歸,她又去娘家借錢來接濟;少安出去跑市場,磚廠裡安排活、點數量、燒飯一些事情,她就全攬了下來,孫少安成為「冒尖戶」成為「鄉村企業家」,都離不開賀秀蓮在後面默默地支持。
  • 「戀愛就好,我不想婚後當別人的保姆」一個55歲女人的自述
    「戀愛就好,我不想婚後當別人的保姆」一個55歲女人的自述在經歷過一次婚姻傷害之後,很多女人就會害怕第二次婚姻受到同樣的傷害,在她們潛意識裡,總是會覺得與其結婚還不如只談個戀愛就好,畢竟婚姻代表著更多的責任,在很多二婚裡,大多都是湊活過日子,要麼就是變成他人的免費保姆罷了
  • 蔣方舟:鮮活女人的30歲是怎樣的?
    外灘TheBund她說只想做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30歲女人就突然有了社會標準活法。那鮮活的女人30歲是怎麼樣的呢?直到我看到了蔣方舟。01這一次,請讀懂蔣方舟30歲以前的蔣方舟,有太多光陰的故事了。
  • 《斷舍離》中最勵志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
    斷舍離更深層的含義是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其中最理智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學會過減法生活日本「斷舍離」的提倡者山下英子,在多年前開始了「卒婚」的生活。原本她與丈夫和公婆生活在日本石川縣,但是30多歲的時候,因為壓力導致白血球降低,開始掉頭髮,來自於公婆的壓力以及新舊價值觀的衝突,讓她苦不堪言。
  • 女人一生最缺的3個思維習慣,請讓自己儘早養成
    理性的獨立思維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學習是女人一生的事業 著名主持人楊瀾在節目中曾提出:「女人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成長,有人可能阻止你成功,但沒人能阻礙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