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鍾會 欲取天下,當在此時
要論意境和霸氣程度,鍾會這句覺醒臺詞絕對是在三國殺裡排的上號的,讀起來為之一顫,中二卻不失霸氣,語調低沉卻胸懷天下,那麼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公元263年,鍾會鄧艾伐蜀,鄧艾偷渡陰平,滅亡蜀漢,領軍的鄧艾官拜司徒,鍾會其人呢,少有威名,才華橫溢,有王佐之才,破蜀以後自然居功自傲,認為自己做司徒太屈才了,做皇帝才符合身份,於是勾結姜維,生出謀反之心,當然,僅僅這些還不夠,讓鍾會徹底下定決心的,還是他手中的兵權,首先是伐蜀的10萬大軍,加上除掉鄧艾以後接管的5萬大軍,再加上姜維的10萬兵馬,保守來說也有將近30萬大軍,並且佔據蜀地天險,也難怪鍾會精明一生,卻在此膨脹,三國殺這句覺醒臺詞應該就是描繪鍾會決定起兵的時候,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此時的鐘會站在了人生的巔峰,坐擁江山,胸懷天下
欲取天下,當在此時!
Top4:姜維 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
說了鍾會,就不得不提到姜維,姜維的一生也算傳奇了,從曹魏被迫投降蜀漢,成為諸葛亮的弟子,東徵西討,後來又成為蜀國第四代掌門人,甚至最後蜀漢滅亡還拖死了鄧艾和鍾會,回到這句話,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印象,不僅聽上去豪氣沖天,而且讀起來還朗朗上口,其中的故事呢,也是字面意思,諸葛亮死後,繼承諸葛亮的遺願,北伐中原,好了,故事完,讀者別罵我,這個故事確實就這麼多,但為了湊字數,給你們分析一下蜀國為什麼重用姜維這樣一個降將呢,
第一,姜維人品很好,為人清廉公正,深得愛戴,
第二,姜維雖然和頂尖良將有一定差距,但是對於後期的蜀漢政權,已經是難得的人才,
第三,姜維出身是涼州大族,涼州自從被曹魏佔領以後,並不甚服從,屬於後方的不穩定因素,蜀漢北伐屢次想鼓動民意,先佔領涼州,再攻打長安,此時,一個在當地頗具盛名的大家子弟就格外有用,蜀漢前期這個人是馬超,後期就是姜維
綜上,姜維必然是蜀漢最後的掌門人,而姜維的一生也盡到了他的責任,就像這句話一樣,終其一生,都在討篡漢之逆賊,九泉之下,也能有顏去面對先帝與丞相了
Top3:趙雲 遍尋天下,但求一敗
趙雲可以說是很多男孩子小時候第一個男神了,三國的歷史上,趙雲不僅能徵善戰,更是富有智慧,且對於政治也有深刻的見解,再從本人來說,長得帥,不近美色,低調,這樣的人誰會不喜歡呢,這句臺詞呢也是有根據的,史書記載上的趙雲是未嘗一敗的,遍尋天下,但求一敗,有實力的支撐,就是這麼有底氣,關於趙雲的故事也不是很多,還是,為了湊湊字數呢,今天來給趙雲翻個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上黑趙雲的人越來越多,我就針對幾個所謂的黑點來討論一下
第一, 趙雲的神勇都是演義吹出來的,關於這個黑點,黑,就硬黑,但凡看過三國志的人也不會這麼黑,三國演義中有關趙雲的事跡基本都是真的,只不過用了一些誇張的手法,長坂坡肯定是沒有斬殺曹魏五十大將,但是單騎救主,在敵軍陣營裡不斷衝殺,並且以一己之力護佑劉禪以及甘夫人平安,截江救阿鬥也是歷史真實記載的,所以這個黑點完全不成立
第二, 趙雲是保鏢隊長?大錯特錯,劉備的貼身保鏢是陳到,即白眊軍的統帥,相當於呢,現在的中央保鏢團長,那麼陳到和趙雲什麼關係呢,歷史上有這樣一句評價,(陳到)名位常亞於趙雲
第三, 趙雲不被重用論,這一點也是有待商榷的,先不看後世評價,就說《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三國時期人,編寫三國志的時候呢,將關張馬黃趙五個人和傳,關羽張飛不說,肯定是劉備的左膀右臂,馬超,西涼代表人,黃忠,三國唯一記載的陣斬,趙雲與這四個人和傳,就是最大的肯定,何來不被重用
縱觀一生,趙雲真的無愧,一身是膽的評價,遍尋天下,但求一敗,真是瀟灑又霸氣
Top2:張角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教主,算是漢末亂世的開啟者了,也算反抗暴政的農民英雄了,與上面三句不同的是,這句話是真實存在的,就是黃巾軍起義的口號,也難怪讀起來極具煽動性,那麼這其中又有什麼故事呢,黃巾軍又為什麼選取這個做口號呢,首先我們知道啊,古代的農民起義,大多是靠封建迷信積累人氣,然後給自己立一個名分(或是前朝後裔,或是天命之子),君不見中國的狐狸都會喊:「大楚興,陳勝王」嗎,黃巾軍也是如此,這句話中的蒼天代表的是漢王朝,因為漢朝軍隊作戰時以蒼青色為主,而黃天則是代表黃巾軍,由於作戰時頭戴黃巾,故而得名,歲在甲子則是約定起義年份,公元184年(甲子年),所以這句話的含義就很好理解了,漢朝即將滅亡,黃巾軍將奪取天下
Top1:孫策 父親在上,魂佑江東,公瑾在旁,智定天下
沒錯,三國殺梗王怎麼可能不出場,這個三句不離公瑾和江東的男人,也有霸氣的一面,當然,就算是這麼霸氣的臺詞,也沒法完全展示江東小霸王的才能,歷史上真正的孫策,可不是三國殺裡的孫笨,而是文武雙全的奇才,少年英雄,驍勇善戰,頗負戰略眼光,史學家分析,如果不是遭遇意外遇害,小霸王北上是很有可能成功的,那現在我們對他的稱謂可就不是小霸王,或許就是大霸王了,且孫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市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這是三國志裡面原文評價,可謂相當之高,孫堅去世以後,孫策繼承父業,短短幾年內平定江東,有史以來相當罕見。孫策可以說是繼承父業並發揚光大的典範,這句臺詞也屬於三國殺中最為經典的臺詞之一,當然,皮膚配音也很不錯(父親在上,公瑾在旁,佑我江東,國運盛強!),本命孫策都是很喜歡的
Top0:劉禪 我爸爸是劉備
原來拼爹從古至今就是如此啊,頗有我爸是李剛的味道,一言不合就抬出來老爹,劉禪這句臺詞放在榜首大家沒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