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0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福州以89.0的指數值位居第6位,比去年上升5位。
其中,便利店增長率從去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4位,24小時便利店比例「夜指數」,位居第2位。
本次調查的城市共計36個,包括26個省會及首府城市、4個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和2個其他城市,指數的核心數據為各城市便利店的飽和度、門店總量的增速、24小時便利店的比例及營商環境情況。在此基礎上,計算出了各城市的便利店發展指數。
近年來,福州市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動連鎖便利店快速發展。去年制定出臺的《促進福州市便利店企業發展的若干扶持措施》,進一步簡化便利店各項經營審批程序,圍繞企業開設新店、系統加速更新、開拓各方市場、拓展增值服務(餐飲、乙類非處方藥櫃等便民服務進店)、加強人才培訓等方面創新政策和提供資金扶持,有效突破福州市連鎖便利店企業發展瓶頸。
因看好福州市場前景,越來越多的品牌便利店加速在榕跑馬圈地。7-ELEVEn自去年在榕開出福建首家便利店後,目前在榕門店已達7家。廣東美宜佳、南京蘇寧小店、杭州天貓小店等一批國內著名品牌便利店企業也在福州市快速擴張。全球知名連鎖便利店羅森與福州市本土超市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將在福建市場進行首次布局。與此同時,見福、萬嘉、匯寧、六意等本土便利店品牌也在不斷深耕本地市場,持續擴大經營規模。目前,全市累計發展便利店門店2000多家。
新聞多看點
調查發現,中國各城市便利店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全國各城市之間便利店發展速度差距拉大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城市的便利店同比去年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各城市間便利店的發展情況各不相同。由於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消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各城市間的便利店發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呈現出各自的特點。
2019年便利店增長率超過10%的城市佔到所調查城市總數的55.6%,大部分城市便利店的發展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其中,西安市的便利店增長率達到了24.6%,是所有城市中發展最快的,其次是北京和廈門。而大連、蘭州、哈爾濱的便利店發展同比去年出了一定的下滑。
便利店發展出現市場下沉,二、三線城市發展空間較大
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一線城市房租、人力成本的持續高企,便利店的經營壓力空前巨大,而隨著二、三線城市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便利店市場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市場發展的潛力因地域差別存在著較大的差別。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一線城市上海、廣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場發展已基本成熟。隨著門店資源逐漸稀缺,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市場發展空間愈發有限。但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另外,在西北區域的城市中,西安便利店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
全國24小時營業便利店的比例整體有待提高
從全國範圍來看,24小時營業便利店的比例整體仍然不高。而影響各城市24小時營業便利店佔比的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及氣候。所以24小時營業便利店佔比較高的城市南方相對較多。而北方的氣候條件成為阻礙24小時營業便利店的發展首要因素。突破氣候因素的限制更多的需要城市當地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的驅動。從便民利民的角度來看,提高24小時營業便利店的比例是提升城市居民服務有效的一個途徑。
各城市需進一步落實配套政策支持
2020年1月,商務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其中的18項政策措施明確並細化了如何優化便利店營商環境,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這將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的發展。因此,從地方層面上,各級城市也需要根據《意見》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的發展,才能將《意見》中的政策進一步細化,把支持便利店的發展落實到實處。
其中,北京、西安等針對便利店的配套政策極大地保證和促進了便利店的健康快速發展。也為各城市制定相關便利店的配套政策提供了借鑑。城市配套政策的支持將為便利店提升服務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但從全國來看,各城市針對便利店的政策支持差異較大,仍需進一步深化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