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絲竹春秋……上海民族樂團端上全新音樂大餐

2020-12-22 澎湃新聞

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自2016年問世,步履不停,走過了世界最頂級的劇場和音樂廳。

7月10日晚,《海上生民樂》回到它的誕生地——上海大劇院,這也是上海民族樂團因疫情暫停演出以來,首度正式重返劇場舞臺。

《海上生民樂》同時拉開了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的大幕,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音樂會、《絲竹春秋》四大名家音樂會等「音樂大餐」,即將被端上舞臺

《海上生民樂》

《海上生民樂》

在海派民樂裡,看見中國的山中國的水

《海上生民樂》有古曲新詮,也有當代新作。

琵琶、京胡、鼓與樂隊作品《楚漢》,將表現楚漢戰爭的傳統京劇曲牌《夜深沉》、琵琶古曲《十面埋伏》連綴並置,大氣磅礴。嗩吶與樂隊作品《鳳舞》改編自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加入爵士、搖滾等現代音樂元素,更具張力。

兩首當代新作——雙竹笛與樂隊作品《湖光》、彈撥樂重奏《冬蟲夏草》,展現了當代青年作曲家對傳統民樂的新認識:《湖光》取材于越劇唱腔的旋律線條,勾勒了秀美的江南印象;《冬蟲夏草》由冬蟲夏草的生物特性出發,以靈動的筆觸探討了生命的不同狀態。

二胡與樂隊作品《臥虎藏龍》由作曲家譚盾為同名電影創作,箏與樂隊作品《墨戲》改編自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的箏獨奏作品,氣質空靈,探索了流淌於中華文化血脈裡的精神世界。

兩首民族管弦樂作品——《風與鳥的密語》《家園》,滿是天籟鳥語、自然奇景,書寫了人與人、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

2016年,《海上生民樂》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首演於上海大劇院,以多媒體音樂現場的舞臺形式,深挖了民樂在意境表達方面的潛力。

2018年新春,上海民族樂團以70餘人的編制,在英、法、比、德巡演20天,首度將全新編創的民族管弦樂版《海上生民樂》帶出國門,帶給四國八城的歐洲觀眾。在法國巴黎,音樂會票房一路飄紅,直至一票難求,在貝多芬的故鄉德國波恩,嚴謹矜持的德國觀眾以熱烈掌聲,送上了熱情讚美。

2019年初秋到2020年新春,《海上生民樂》又幾度遠赴國際舞臺,在冰雪覆蓋下的俄羅斯莫斯科、聖彼得堡、喀山,在驕陽如火的泰國曼谷、清邁,在美國東西海岸的六座城市,海派民樂再度引發不同文化背景聽眾的共鳴和喜愛。

比利時觀眾說,「你們的音樂線條充滿東方美感,既古典又時尚,作為古典音樂愛好者,真沒想到,中國民樂竟這樣俘獲了我的心。」

俄羅斯觀眾說,「在你們的琴聲裡,我看見了來自中國的意象,中國的山、中國的水、中國的人……」

泰國觀眾說,「你們的演奏讓我身臨其境,心仿佛也飛上了舞臺。」

一牆花開,香及內外,在《海上生民樂》裡,海外觀眾聽見了海派民樂,更聽懂了海派民樂。

上海民族樂團

在新演出季裡,看大師光華聽新人新聲

《海上生民樂》同時拉開了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的大幕。

疫情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激發民樂團思考,如何用民樂來表達中華文明的力量源泉。兩部原創新作——《紫禁城》《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便是緊扣這一創作理念來推進。

今年適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在故宮博物院的特別支持下,上海民族樂團將與上海大劇院共同推出原創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用當代氣質的民族音樂語言,探索紫禁城的美學境界。作為「紫禁城600周年紀念活動」之一、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創作項目,這部作品12月3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中國即將全面脫貧,為致敬這一歷史性時刻,上海民族樂團將攜手湖北、重慶、新疆、雲南、西藏、貴州、青海、上海的音樂家協會,聯合打造《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音樂會,選取當地音樂元素開展新作品創作,9月23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

新演出季還將推出一批題材各異、風格多樣的民族音樂會,既有大師光華,也有新人新聲。

在《絲竹春秋》四大名家音樂會裡,古琴演奏家龔一、二胡演奏家蕭白鏞、琵琶演奏家湯良興、笙演奏家翁鎮發將齊聚一臺,展現大師光華。

此外,揚琴與欽巴隆專場音樂會《相遇》《中流砥柱Ⅲ》首席音樂會等年輕人坐鎮的音樂會,也將輪番登場。

同時,樂團延續多年的品牌項目《火紅中國年》《歡樂祥和團圓年》,將再度陪觀眾度過春節和元宵。

樂團公益品牌「敦煌國樂·海上樂談」,將升級細化為「海上相約」「海上跨界」「海上新秀」等板塊,配合演出季的演出主題,推出《琵琶新語》《打動世界》《相遇揚琴》等系列公益民樂活動,帶領更多觀眾走進民樂世界。

上海民族樂團表示,樂團始終追求傳統民樂的當代價值,「民族音樂、當代氣質、國際表達」,是樂團不懈的藝術追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當上海音樂廳遇見《樂夏2》HAYA樂團,民族音樂將如何全新「變奏」?
    近日,HAYA樂團主唱黛青塔娜、馬頭琴演奏家全勝、吉他陳希博、打擊樂寶音、冬不拉/吉他穆熱阿勒·比目拉提在上海音樂廳接受滬上媒體採訪。 當HAYA樂團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首次出場時,馬東特地邀請全勝表演了一段馬頭琴solo,而這段solo也讓HAYA樂團的所有成員開啟了一段即興表演環節。
  • 絲竹樂匯 雲端展藝——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專家評審...
    絲竹樂匯 雲端展藝——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專家評審工作如期進行 2020-11-03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在臺閉幕
    12月6日上午,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閉幕式暨精品節目展演在台州學院椒江校區舉行。展演在溫嶺市競帆民樂團的民樂合奏《隋梅迎春》中拉開帷幕。浙江工商大學、天台縣三州鄉道士巖村吹打樂團、臨海市文化館絲竹民樂團、溫嶺市實驗小學教師樂團、安徽藝術學院等分別帶來民族室內樂《茶馬》、吹打樂《喜盈門》、江南絲竹《蘇堤漫步》、民樂五重奏《敦煌》、民樂合奏《黃梅調隨想》等多種民族音樂元素交融的節目。展演期間,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獲獎名單公布,來自海內外的126個團隊、單位和個人獲獎。
  •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上海展演周|上海學生民樂聯盟線上...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周活動——上海學生民樂聯盟線上專場展演圓滿收官!在2015年被命名為上海市學生藝術團,是市級樂團中唯一的一支小學生民樂團。上海民族樂團姚申申老師擔任我校民樂團藝術總監和指揮。樂團排演作品豐富多彩,曾多次委約作曲家創作原創音樂作品,使樂團積累的曲目保持了一定的藝術水準。該團參加第三、四、五、六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上海賽區展演及全國展演,分獲小學甲組全國一等獎,市級樂團組二等獎等好成績。為全市很多學校輸送了優秀的人才。
  • 滬臺學生民族音樂交流演出成功舉行
    滬臺學生民族音樂交流演出成功舉行時間:2017/7/13 14:03:15 來源:長寧區教育局        選稿:陳樂 7月11日上午,「國韻緣 兩地情」滬臺學生民族音樂交流演出活動在長寧區少年宮陽光劇場舉行。
  • 上海民族樂團打造「快樂哆來咪」雲上音樂會
    6月1日電 (王笈)六一兒童節前夕,上海民族樂團打造了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一場名為「快樂哆來咪」的雲上音樂會於5月31日晚通過網絡平臺呈現給觀眾。「快樂哆來咪」雲上音樂會。 /上海民族樂團 供圖  「快樂哆來咪」是上海民族樂團專為小朋友打造的品牌音樂會,至今已上演近十年,每年都以新的創意、新的編排、新的演繹將民族與傳統文化、互動遊戲等結合,讓孩子們在音樂中感受快樂,收穫知識。這一品牌一經推出就深受歡迎,成為了不少孩子童年記憶中關於民族音樂的重要啟蒙。
  •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開出了全國同類樂團最高薪酬,招來了……
    這座江南名城,民間音樂歷史悠久,吳樂早已成一方代表,江南絲竹、十番鑼鼓、崑曲、評彈等藝術在此廣為流傳。正是被蘇州的文化底蘊吸引,中阮演奏家崔燦和打擊樂演奏家高山,三年前從香港中樂團辭職,雙雙加入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擔任各自聲部首席。當時夫妻倆已在香港工作12年,早已在當地成家立業,有了孩子。聽說要舉家搬來蘇州,周圍的朋友都不解。「在我看來,香港節奏快,流行快餐文化。
  • 無錫民族樂團精彩首秀
    演出剛結束,身為樂團藝術總監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並不急於休息,而是認真地復盤了整場音樂會演出中的亮點和不足。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直言,無錫民族樂團的成立,不僅圓了自己多年的夢,也是對無錫豐厚音樂文化歷史的傳承,今後更是無錫文化強市的一張閃亮名片。
  • 回顧|竺緣坊與浙江民族樂團成功舉辦2020竹笛名曲音樂會
    12月20日晚,竺緣坊與浙江民族樂團在杭州西子湖畔浙江音樂廳聯手完美呈現了一場竹笛名曲音樂會 。本次音樂會由竺緣坊竹笛普及傳承中心主辦,長三角江南絲竹聯誼會承辦。竺緣坊是由笛家杜如松先生弟子門人所發起,旨在交流、推廣竹笛藝術。
  • 京味+津味,北京民族樂團開啟「城市之間」音樂會
    絲竹管弦聲中聽北京的中軸線、天津的楊柳青……12月18日晚,北京民族樂團與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在北京音樂廳上演《城市之間》聯合音樂會,開啟這一系列音樂會的首場演出。京津兩地樂團同臺,音樂會也選擇了具有兩地音樂特色的作品。
  • 助力琴童音樂夢想,VIP陪練開啟星途樂團招募計劃
    ,剛剛度過四周年慶的VIP陪練沒有停下品牌發展的腳步,即6·21「與郎朗面對面暨天才小琴童第二季頒獎盛典」雲直播音樂會順利舉辦之後,VIP陪練於近日正式上線推出了「VIP陪練星途樂團招募計劃」。此次「星途樂團」招募計劃是VIP陪練全新打造的品牌IP互動活動,力圖用「期待一個完美未來,不如一起玩個樂團!」
  • 古代絲竹是什麼意思 古代絲竹的意思是什麼
    《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商君書·畫策》:「是以人主處匡床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葉聖陶的《倪煥之》十:「這時候,前街的鑼鼓聲和人聲一陣陣地沸揚起來,中間碎亂地夾雜著絲竹的吹彈。」都出現了「絲竹」一詞,那麼古代絲竹是什麼意思呢?
  •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天方夜譚」大型音樂會亮相國家大劇院
    當晚,音樂廳內燈光璀璨、座無虛席,著指名揮家、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以及90多位青年演奏家,為首都人民帶來了一場中西合璧、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 音樂會首先上演的是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的委約作品《絲竹的交響》。
  • 音樂在春天生長,上海彩虹室內樂團推春季音樂季
    彩虹室內樂團除了彩虹合唱團,上海還有一個彩虹室內樂團。2010年,一群青年愛樂者在上海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組成一支樂團,取名「彩虹室內樂團」。經過數年磨礪,這支樂團已成長為上海別具特色的青年古典樂團, 「青年」遇上「古典」的碰撞,也為大眾帶來打開古典音樂的全新方式,有最好玩、最有趣的樂團之譽。2013年起,樂團陸續主辦了「禮讚青春」系列交響音樂會、「淺嘗古典」系列室內音樂會、「交響情人夢」主題真人秀音樂會,也承接了「天空之城」久石讓作品等輕古典音樂會,在小試牛刀的同時,室內樂團逐漸擴軍為交響樂團編制。
  • 湖南民族樂團招新啦 期待用音樂編織夢想的你
    均為資料圖)  星辰在線3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民族音樂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民族的聲音是歷史的迴響,綿長的音韻總是不經意間 「撩撥」我們的心弦。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湖南民族樂團因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嗩吶演奏員、打擊樂演奏員和樂團助理指揮,報名時間截至2020年3月31日。
  • HAYA樂團談《樂夏》收穫:給了我們全新體驗
    來源:新浪娛樂HAYA樂團新浪娛樂訊 在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頗受觀眾喜愛的HAYA樂團,近日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媒體採訪。談及《樂隊的夏天》給HAYA帶來的影響,黛青塔娜坦言,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每一次演出、每一次面對未知,緊鑼密鼓的安排,都使整個團隊凝聚到一起,這場綜藝類節目讓HAYA越來越緊密。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古箏與樂隊《黎之引》
    作曲家介紹 / 莫凡/浙江杭州人,國家一級作曲,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任職於北京中國廣播藝術團,多年來致力於嚴肅音樂創作,涉獵的創作領域較廣,至今已積累了上百部不同類型的作品作品《漂》《綠洲》等在國內音樂評比中獲獎;歌劇《雷雨》獲2001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優秀創作獎,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音樂劇《五姑娘》獲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文華音樂創作獎」。歌劇《土樓》2011年獲首屆中國歌劇節優秀音樂創作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2016年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獲得國家藝術基金。
  • 「雲享國樂」·之六 山東愛樂民族樂團精品系列音樂會集錦
    《和平頌》大型音樂會由譽冠全國的公益演出團隊上海飛雲民族樂團和山東愛樂民族樂團演奏,他們以「到人民中去」為宗旨,以繼承發展中華大樂為己任,不斷發掘、整合民族管弦樂人才資源,廣泛舉辦了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和國學國樂特色的普及性演出。
  • 樂通天下|蘇州民族管弦樂團三周年音樂會《天方夜譚》錄播預告
    音樂是一種語言。用中國聲音實現對西方交響樂的全新演繹,這是蘇州民族管弦樂團一直以來所致力於的創新方向。為此,彭家鵬表示,這是一次對民族管弦樂創作潛力和樂器應用的探索和實踐,也是自己作為一名樂隊指揮通過長期的經驗和研判對民族管弦樂的創新表達。
  • 一場音樂會,兩大經典民樂作品,南京民族樂團和浙江民族樂團今夜...
    這是經典民族管弦樂《山海經·國之當康》和《富春山居圖隨想》兩大經典藝術作品合璧的作品,由南京民族樂團和浙江民族樂團兩大頂級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合作呈現。鄭培欽在吟誦音樂會上半場《富春山居圖隨想》,音樂中展現富春山的景色,山風撥開雲霧,鳥鳴伴著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