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北縣市長拼搶前瞻預算 朱立倫陳菊當面交火

2021-01-17 環球網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訊 臺灣前瞻基礎建設軌道建設公聽會17日在「立法院」舉行,為搶預算「六都首長」只有臺北、臺南市長缺席。出席的首長場內交鋒,呈現南北兩樣情:高雄市長陳菊、臺中市長林佳龍,要當局勿再重北輕中南;屬大臺北生活圈的新北、桃園、基隆,則希望當局考量生活圈的共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指出,前天深夜,「政務委員」張景森在點名朱立倫開罵,指「天龍國」軌道經費是「地鼠國」三倍。結果公聽會還未登場,臺當局與新北市為前瞻基礎建設之爭,提早隔空駁火。昨天一早,新北市府就由副市長領軍回擊張景森,批評臺當局「不能像流氓一樣」。

臺灣《聯合報》報導,昨天九點公聽會登場,不只是朱立倫現身,高雄市長陳菊,也在會議進行一小時後意外到場。朱立倫表示,前瞻計劃不需要情緒化的字眼,應該多一些理性的討論。自己一開始退居二線,是盼減少政治因素,免得有人拿此當藉口,但顯然「還是得親自來,不然又被人說不認真、不願推動」。

他說,要拜託「立委」,完成大臺北地區捷運的完整性,尤其三環三線等建設都獲得當局核定與推動,這是回應大臺北七百萬市民的期待,「且這不是我朱立倫的政見,也是蔡英文的政見。」

陳菊、臺中市長林佳龍、嘉義縣長張花冠都表態,希望軌道建設臺當局不應再重北輕南,頭重腳輕。

不過,區域利益顯然跨越藍綠,行政區與新北市連結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因共屬北北桃基生活圈,卻都對朱立倫投以善意,表態支持雙北捷運完善化,形成一小時軌道生活圈。和南部縣市長意見形成強烈對比,也使昨天這場公聽會成為南北軌道發展大辯論 。

另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由於多位縣市長在「立法院」炮火猛烈;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除了競爭型的城鄉建設項目預算之外,其他建設項目錢都確定了。「立法院」只能刪減預算不能增加預算,包括昨天的公聽會都不可能因此再多增加項目。(中國臺灣網 高旭)

相關焦點

  • 陳菊被拱選臺北市長?柯文哲可以這一招制服
    臺北市長柯文哲和高雄市長陳菊。(國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4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2018「九合一選舉」日近。昨日,民進黨政治明星高雄市長陳菊現身臺北街頭為議員站臺,現場民眾高呼選臺北市長。網友詢問「陳菊合臺北人的胃口嗎?」
  • 國民黨內點名江啟臣朱立倫出徵高雄市長補選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若真的通過罷免,高雄市長將進行補選。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綠營對此已磨刀霍霍,藍營內部也點名朱立倫或江啟臣參與補選,提升高度以補選為「罷韓」討公道。
  • 「黑歷史」被挖出來了,蔡英文、陳菊還有什麼好說的?
    作者:年負 前段時間,「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當面吃了國民黨籍臺中市市長盧秀燕的「萊豬」閉門羹。 在此次罵戰中,臺灣領導人蔡英文和她的「好姐妹」陳菊的「黑歷史」也被舊事重提。現在一力主張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的蔡英文在2009年曾經拿著麥克風大聲呼籲「反毒牛」;陳菊在一次「美臺」留學教育交流時,也不分場合向當時的AIT處長司徒文大談反「萊牛」。
  • 2018選舉年:臺北市長選舉前瞻
    國民黨仍有機會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可謂是狀況迭出,首先是民調次高的熱門候選人蔣萬安宣布不選,其次是前「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因母親疾病暫停選舉,再考慮到此前領導人官邸前副秘書長羅智強、前「閣揆」張善政、新北市長朱立倫紛紛否定參選可能,似乎只剩下前「立委」丁守中獨佔鰲頭。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月29日正式舉行,在6個「直轄市」(「六都」)及其他16縣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裡長等。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
  • 市長任內曾籲馬英九別開放瘦肉精美牛,陳菊:我已離開高雄3年
    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及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中國國民黨炮轟綠營「雙重標準」,並挖出「監察院長」陳菊任職高雄市長時,曾呼籲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不要開放瘦肉精肉品,然而陳菊29日受訪時宣稱,臺灣要跟國際同步,就必須採國際標準。
  • 陳菊之後,蔡英文反美牛影片也曝光
    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因在日前會見「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時,當面直陳臺中市拒絕萊豬進口的立場,獲得一眾好評,在網絡上聲量也衝新高。
  • 陳菊將接臺「監察院長」:從階下囚到臺灣「第二號女強人」
    陳菊:從階下囚到「監察院長」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將開啟第二任期,她的「大秘」——蔡辦秘書長陳菊確定接任「監察院長」。很多人不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陳菊曾因「美麗島事件」坐過六年多的牢,直到1986年才重獲自由。
  • 臺灣反迫遷民眾批高雄臺南臺中綠營三市長,丟鞋砸照片
    臺灣反迫遷民眾批高雄臺南臺中綠營三市長,丟鞋砸照片 新華網 2016-09-27 21:05 來源:澎湃新聞
  • 朱立倫蔡英文發言人比一比 名嘴領軍VS俊男美女群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8月9日消息 綜合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朱立倫9日上午公布了多達16人的發言人團隊,由資深媒體人張啟楷領軍。張啟楷質疑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是否具經驗、專業且認真專心,他說朱立倫有能力讓新北市民富有,選擇朱立倫還是蔡英文答案很明顯。
  • 與侯友宜同臺,朱立倫:我們向來是搭檔
    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下午舉行圓滿送聖,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同臺參與,媒體關注「朱侯配」等相關議題,朱立倫受訪強調「我們是夥伴、我們向來是搭檔」,外界不用扯這些政治問題、用任何方式見縫插針。
  • 曾被視為「儲君」的朱立倫,為何離「大位」越來越遠?
    放眼4年後,又面臨昔日副手侯友宜的挑戰,他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夢」愈發變得遙不可及。經歷傲人,40歲就當上桃園縣長朱立倫1961年6月出生於臺灣桃園,祖籍浙江義烏,他從求學、就業到從政一路綠燈,經歷傲人。朱立倫畢業於臺北市建國中學(臺灣最好的男子高中)、臺大,後來又赴美國紐約大學深造,獲會計學博士。
  • 朱立倫妻舅 臺南選戰扮刺客
    下屆臺南市長選戰綠熱藍冷,國民黨基層急如熱鍋螞蟻,傳出黨主席吳敦義日前欽點前「立委」高思博出徵,高26日證實主席要他幫黨,他也當面響應,選舉需要黨的全力幫忙,「這不是一個人、一個地方的事」,強調若黨中央全面安排中生代應戰,他願意配合黨中央遣兵派將。
  • 朱立倫:大家不要見縫插針
    新北市長侯友宜、前新北市長朱立倫16日連袂出席靈鷲山水陸法會,面對侯聲勢水漲船高,朱被問及「侯朱配」的可能性時,三度強調侯在當新北市長,全力拼市政,重申2人是好夥伴、好朋友,要大家不要想用任何方式見縫插針,也呼籲桃園市長鄭文燦市政優先。侯則拒絕受訪,快步離去。
  • 臺灣名酒印上Q版韓國瑜 67年來首度用市長肖像
    ▲圖為「韓國瑜市長旺旺來金門高粱酒」(來源:臺媒)每一屆的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就職時,臺灣最知名白酒企業金門酒廠就會推出「就職紀念酒」。6月30日,金門酒廠高雄門市舉辦發表會,推出「韓國瑜市長旺旺來金門高粱酒」,這是金門酒廠成立67年來,頭一回以縣市首長出紀念酒。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韓國瑜版紀念酒酒瓶以淡藍色係為底色,印著Q版韓市長,右手拿著一顆鳳梨,左手拿著高麗菜,瓶身印有「貨出去,人進來」,「臺灣發大財」,「從高雄出發」等字樣,側面寫著「白酒的酒度、城市的溫度、禿子的亮度,絕配!」
  • 臺灣學者:韓國瑜若任國民黨主席將是災難
    外界關注高雄市長韓國瑜能否安然渡過罷免危機?萬一被罷免後的動向?臺灣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陳世嶽接受訪問時認為,罷韓極可能成功,韓國瑜若擔任黨主席將是國民黨的災難、甚至會造成分裂。陳世嶽陳世嶽以「飄雨不終日、驟雨不終朝」形容韓國瑜說,韓在政壇可用「來得快、去得急」形容,韓沒有紮根、沒有班底,也沒花時間向人民培養、建立信任感,乃至於政治影響力不如其他長年耕耘的王金平或陳菊等人
  • 朱立倫還能匯聚多少能量向前衝?
    侯友宜是藍軍現任首長,朱立倫都要禮讓一場桃園宗教法會,兩位前後任新北市長一起參加,朱立倫即使曾經擔任過八年的桃園縣長,政治輩分更高,跟侯友宜同臺,主辦單位仍要優先禮遇現任者,這也充分說明「非現任者」困境,在朱立倫未來邁向2024大位之路,必須嚴肅面對與克服。
  • 高雄代理市長三舉動走「陳菊風」,疑否定韓國瑜
    前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高雄市代理市長楊明州昨天宣誓就職,剛上任就做了三件充滿前市長陳菊色彩的改變:一是新聞局粉專標誌,從韓國瑜的「LOVE高」換回陳菊的「彩帶高」;二是市長辦公室,從韓國瑜的鳳山行政中心移回陳菊的四維行政中心;三是恢復陳菊早上八時晨會的機制,一改韓市府不固定開晨會的風格。
  • 陳菊證實5月20日之後不再續任蔡辦秘書長,原因與蔡英文有關
    據臺灣「中央社」等媒體5月17日報導,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5月17日晚間在臉書發文稱,5月20日之後不再續任蔡辦秘書長。她聲稱,蔡英文需要有更大的空間,作「最好」的布局,因此她選擇離開蔡辦。陳菊資料圖(圖源:臺媒)臺媒報導截圖臺灣媒體此前曾報導,陳菊已確定出任下屆臺「監察院長」。對此說法,陳菊日前受訪時僅稱,這是蔡英文的職權。陳菊接任「監察院長」的消息傳出後,引發島內輿論質疑。
  • 臺灣悠遊卡與一卡通的矛盾升級 臺北、高雄市長互嗆
    據臺灣媒體報導,悠遊卡無法搭輕軌,臺北市長柯文哲揚言北捷禁用一卡通。高雄市長陳菊26日說,高雄市府不會佔人便宜,希望基於公平互惠,給消費者方便才是重點。  陳菊26日也表達「如果有爭議,樂見『交通部』出來溝通協調」的態度。她指出,機制要公平互惠、透明公開,「高雄市不會佔人便宜」,希望在公平互惠的原則下讓消費者方便才是重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