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BA智庫
文 / 嘚嘚
01
4月對瑞幸咖啡來說是困難的一個月。
自曝財務造假22億後,瑞幸咖啡公司股價開盤暴跌逾80%觸發熔斷暫停交易,隨後在40分鐘內觸發了6次熔斷,市值瞬間蒸發300億,投資者損失慘重。
美國的GPM、Gross、Faruqi等多家律所宣布,已就證券欺詐行為對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員提起集體訴訟。對瑞幸咖啡的指控包括,被告向投資者隱瞞了重大事項,致使投資者出高價購買了股票。有律師估計,遭遇集體訴訟的瑞幸咖啡,可能面臨總計112億美元賠償。目前瑞幸咖啡市值才約11億美元。
當前瑞幸咖啡的被告主要是瑞幸咖啡公司本身及高管CEO錢治亞、CFO Reinout Hendrik Schakel共同作為被告。如果這兩個高管沒有承認存在證券欺詐、虛假陳述等故意過錯的話,就不會影響他們的責任險賠付。
按照瑞幸咖啡方的說法,瑞幸咖啡COO劉劍被指為一系列財務造假的責任人,並沒有說高管都參與了。
瑞幸咖啡在此次的集體訴訟中是否會取得勝利,依然是一個謎。
02
大眾汽車「柴油門」醜聞曝光以來,已經過去5年。
但這場訴訟仍將加劇大眾汽車的法律困境。
2015年,美國監管機構發現大眾汽車在其柴油車的排放控制軟體上做了手腳,後者可以辨別車輛是否處於測試狀態下,並降低車輛在測試環境中的排放水平以通過測試。這令大眾汽車部分柴油車在實際駕駛環境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被嚴重低估,而氮氧化物被認為是一種致病物質。
此後引發了全球範圍內人們對柴油車型的強烈反對,世界各地各個受害者開始提起集體訴訟,多個法庭都開始對這一案件進行審理。
僅在美國,大眾汽車就面臨超過五十萬車主的集體訴訟。
在德國,因為大眾集團直至2015年9月22日才發布關於柴油門事件後果的臨時公告,幾千名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指控大眾發布信息不及時,導致投資人蒙受巨大損失。
在英國,高等法院裁定,大眾汽車使用了「失效保護裝置」,幫助其柴油車輛篡改數據,以通過排放測試。這一裁定將令一場由當地9.1萬名大眾汽車用戶對該汽車製造商提起的集體訴訟得以繼續推進。這個案件也將是英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集體訴訟之一。
截至2020年4月08日,柴油門醜聞已經令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損失了約300億歐元,但由不滿的投資者和車主所發起的法律訴訟可能仍將持續數年之久。
03
除了瑞幸咖啡和大眾汽車,視頻會議軟體供應商Zoom、美國高科技公司蘋果公司也被提起集體訴訟。
在過去兩周裡,Zoom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質疑。市值縮水、用戶禁用、信任危機,這些都對Zoom進行了沉重的打擊,但是還遠遠沒有結束,近期全美又發起了數起集體訴訟,針對Zoom的安全漏洞。
Pomerantz律師事務所宣布代表股東向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提交訴狀,聲稱被告就公司的業務、運營和合規政策做出了重大虛假和誤導性的陳述。文件中指出Zoom在官方網站和廣告資料中,作出虛假和誤導性宣傳,未披露Zoom缺乏保障數據隱私的措施,該公司的視頻通信服務沒有端到端加密。
目前,Pomerantz正在號召更多的Zoom個人股東或用戶加入進這場集體訴訟。只要在2019年8月18日至2020年4月6日之間,購買過Zoom公開發行的股票,都可以在今年6月8日以前加入這場集體訴訟,成為原告中的一員。
只要填寫表單完成審核,就可以加入集體訴訟
而蘋果被用戶訴訟,是因為信號問題。
提起訴訟的是來自iPhone XR的用戶,稱蘋果沒有披露iPhone XR所用「較差」的2x2 MIMO天線陣列與iPhone XS/XS Max所用4x4 MIMO天線陣列之間的設計和性能差異,是在故意誤導用戶。
起訴用戶要求蘋果支付500萬美元以上的未指定損失和律師費,目前該訴訟已提交給加利福尼亞北區美國地方法院。
04
多家企業接連面臨集體訴訟,集體訴訟是什麼?
集體訴訟(ClassAction)是指多數成員彼此間具有共同利益,因人數過多致無法全體進行訴訟,由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利益起訴或應訴。比如當你想告一家上市公司的時候,不需要每個股民都告,只要有一個提出訴訟,告贏了,利益就歸大家所有,打敗了甚至都不需要訴訟費。
當前,美國集體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仍是1966年《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第23條。根據第23條(a)的規定,提起集體訴訟必須滿足的四個條件是:
(1)成員眾多,已構成了一個集體,要求其必須全體出庭是不現實的;
(2)群體成員具有法律上或事實上的共同問題;
(3)代表當事人所提出的主張或者抗辯,必須構成其餘成員主張或抗辯的典型;
(4)代表當事人能夠公正妥適地代表所有成員的利益。
此外,若要進行集體訴訟,還必須屬於第23(b)中所規定的如下三種情形之一:
(1)如果允許個別訴訟,就可能造成各個判決間的相互歧異或者矛盾,為對方當事人造成矛盾的行為準則;或者有可能在訴訟過程中對沒有參與訴訟的其他成員的利益加以處分,甚至妨礙他們權益的保護和實現的可能性。
(2)對方當事人特定的作為或不作為將對多數人造成廣泛的影響時,法院可以通過終局禁制令或相當於終局禁制令的聲明給予救濟。在這種形態的集體訴訟中,法院的禁制令及相當於終局禁制令的聲明,對於有利害關係的集體可以發揮救濟作用。這種集體訴訟在反託拉斯實務中應用很多。
(3)集體成員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具有的共同問題主導了影響單個成員的任何問題,而且,在所有可以採用的爭端解決方法中,集體訴訟在公正及有效性方面優越於其他任何方法。這一種集體訴訟的目的在於保證訴訟經濟原則,促使眾多的小額權利主張者能夠迅速、有效、方便地獲得損害賠償。
05
在證券市場,集體訴訟是一種有效的維權方式,在美國股市中,集體訴訟經常被用到。在美國,中小股民告上市公司並不用出錢,官司一旦打贏的話,和解費的30%左右歸律師所有,因此很多律師樂意來做這個事。
集體訴訟的威力在於,只要有一個人發起訴訟,其他所有相同利益受損者會一呼百應,最終導致的賠償數量會非常驚人,如上世紀90年代賠償金額高達數千億美元的美國菸草業訴訟案。
由於中國法律不支持天價賠償以及律師行業整體發展程度等各種原因,集體訴訟的做法在中國國內很少被人提及,在美國卻成了個常見的現象,而集體訴訟也就成了美國大企業的燙手山芋,也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原因不僅僅是敗訴後的巨額賠償,更在於集體訴訟案件通常會持續多年,有統計稱,美國證券集體訴訟案件平均耗時3-6年。
MBA智庫百科好文精選:
★瑞幸為什麼需要造假
★《安家》背後的3個進階邏輯,比劇情深刻10000倍
★
戳「MBA智庫APP」免費下載,學習更多經濟管理知識,每天成長不止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