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本兵不一樣:死後遺體被我軍搶回,老八路為其掃墓幾十年

2021-01-08 騰訊網

提起當年的抗日戰爭,國人無一不對侵華日軍恨之入骨。他們侵佔我們領土,嗜殺成性,簡直就是惡魔的化身。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抗戰期間,我軍還曾冒死搶回過一具陣亡的日本士兵遺體,並將其安葬在烈士陵園。理由很簡單——這名日本士兵實際上是一名「日本籍抗日英雄」,名叫宮川英男。

被俘的宮川英男

1918年,宮川英男出生於日本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二戰爆發後,他被強召入伍,加入了侵華日軍的隊伍。和其他大部分的日本青少年類似,宮川英男已經被天皇嚴重洗腦,對中國軍民的印象自然極差。

1941年7月,宮川英男所在部隊戰敗,他本人也被八路軍俘虜。然而讓他意外的是,在被俘期間,竟沒有受到絲毫打罵,甚至每天的飯菜標準都和我軍一致。在和我軍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宮川英男接受了思想改造,當時他恍然大悟:原來日本帝國主義才是真正的劊子手,侵略者。中國軍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隨後,宮川英男加入了日本共產黨,開始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奮鬥。

工作中的宮川英男(左一)

秉承了我軍的優良作風,宮川英男在生活上十分艱苦樸素,對待同志親如兄弟,對待老百姓更如親人般,真正做到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甚至連上級發放的生活費,都要拿出來給大伙兒買菜吃。在政治覺悟上,他對自己的要求更是達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有一次,他在得知自己的日本同事對房東的姑娘有言語上的輕佻行為後,當下便震怒,立刻對這位戰友進行了嚴肅的批評!

宮川英男

1945年6月9日夜晚,宮川英男在萬德西官莊執行任務時,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圈。他沉著冷靜地將機密文件埋好後,迅速投入戰鬥。戰鬥到最後,因為不願當日軍的俘虜拖累戰友,他舉槍自盡。

宮川英男陣亡後,屍體落入敵手。為了不讓烈士的遺體受辱,我軍冒死突破日軍的重重包圍圈,將其搶回,隨後安葬在根據地。

李洛夫為宮川英男掃墓

1980年清明前夕,宮川英男的遺體被轉移到麟山革命烈士公墓。曾經和他一起工作的老戰友李洛夫,堅持為他掃墓幾十年。臨終前還再三囑咐兒女,一定要找到宮川英男的家人。2006年,宮川英男的骨灰被移送回日本,落葉歸根。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前,我軍部隊為什麼叫做「八路」?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
    「八路」這兩個字,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也清楚這兩個字指的就是我軍部隊在抗日時期的稱呼。不過不了解其中原委的朋友,再怎麼推敲「八路」這兩個字,也未必能看出其完整來歷,顯得有些突兀。那麼八路這個稱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 宮川英男:侵華日軍中的另類,為救戰友而自殺,我軍冒死搶回屍體
    他們喪心病狂,不僅入侵了我國的國土,殺害我國無數的戰士,就連我國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都不放過。其中包括婦女、老人、小孩,他們都能不眨眼的進行殘忍屠殺,形同魔鬼。然而有這麼一位日本人,非但不被我國人們痛恨,他死後還被列為中國的烈士,堪稱最令人敬佩的日本人。他究竟是什麼樣的日本人,能夠例外得到我國的尊敬,他生前做了些什麼?
  • 為何八路團長和日軍小隊長的兩封書信,如此感動網友?
    第一封,是去信——日軍第十九大隊:你部隊與我軍作戰中,有兩名士兵戰死,一名負重傷。我們想把死者進行埋葬,但情況不許可,只好將屍體送回,頗為遺憾,請你們妥為安葬。對於重傷員,我們已儘可能地施以治療,但是我們目前醫療條件有限,恐難以見效。為了盡力挽救其生命,請貴軍設法挽救之。
  • 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油畫日軍投降儀式八路軍向日軍發出24小時最後通牒勸其繳械投降,小林清等反日同盟的日本八路也向鬼子發出優待俘虜的通告。日軍西田中佐提出請八路軍派代表談判。膠東軍區領導決定,委派小林清為八路軍的全權談判代表,帶兩名參謀去跟日軍談判。小林清過去只是這支日軍部隊的一個上等兵,而談判桌對面的則是他過去的長官,一個中佐,兩個大尉。田中一開始還想拿出自己中佐的氣勢壓制一下對方的上等兵小林清:請問您是日本人嗎?
  • 十八、關鍵時刻打不響的歪把子,和王家鋪突圍中立功的日本八路
    當時鬥爭之艱苦,犧牲之慘烈,實在是無法用文字描述其萬一。其中僅在5月23號一天,我軍主力部隊,就和日軍進行了五場艱苦卓絕的戰鬥。其中除趙戶村、李家角的部隊順利突圍以外,崔氏村外和王家鋪的兩場戰鬥,我軍都損失慘重。而任角村戰鬥更是悲壯,我軍三百勇士為了掩護群眾和友軍,戰至了最後的一兵一卒,最終全部壯烈犧牲。
  • 1個團擋住美軍4個營,志願軍團長不幸犧牲,毛主席嚴令搶回遺體
    1948年在河北唐縣李家莊,兩人的第一個孩子誕生了,鄧仕均說他們家鄉有個地方叫歧坪,所以給兒子取名鄧其平。那時天下還不太平,苑秀珍跟著丈夫解放太原、西渡黃河、進駐陝甘寧,終於在陝西旬邑縣馬蘭鎮有了個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苑秀珍覺得自己以後會過上踏實的日子了。
  • 一個日本人死後,抗戰軍民冒死搶回遺體,將之葬入烈士陵園祭奠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左權、楊靖宇、趙一曼、張自忠、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這些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英烈都在榜上。在這份名單當中,一個叫做宮川英男的日本名字尤為顯眼。誰是宮川英男?他真的是日本人嗎?
  • 電視劇《太行山上》:女八路犧牲的太冤了,日本兵太沒有人性了!
    在打掃戰場時,一個八路軍戰士發現了還有一個活著的日本傷兵。於是,他喊來女八路護士幫助日軍包紮傷口,希望能抓住一個日軍俘虜。女八路幫日本兵處理傷口女八路軍充分發揮人道主義精神,認真給這個日本兵處理了傷口。當即將包好的時候,只見這個日本兵從背後偷偷的拿出了刺刀,瞬間刺向女八路的胸口。
  • 為什麼騰衝土地上永久跪了4名日本兵?日本想拆除,中國提3個要求
    這4個日本兵是在騰衝戰役中被中國遠徵軍擊斃的,其中官職最高的為藏重康美,其為日軍騰衝守備隊隊長。1942年夏天日軍佔領騰衝後,以藏重康美為首的日本兵對騰衝人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些殘忍的日軍視民眾的生命如草芥,用一切殘忍的手段屠殺騰衝民眾。
  • 在中國的最後一個日本兵,一槍也沒打過,行醫65年只為贖罪
    抗日戰爭勝利已經過去了75年,但時至今日,只要一提到「日本兵」這幾個字,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會恨得牙根直痒痒,恨不得扒其皮,啖其肉。沒辦法,這是民族仇恨,無論歷史如何積澱、歲月如何消長,都將揮之不去。
  • 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全殺光
    關於康熙這個人,大家應該也是不陌生的了。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康熙的故事。此人死後,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殺光,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就是朱元璋,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明朝開國皇帝。他死後,被葬在江南。而康熙下了6次江南,每次去了之後,都會給他親自掃墓,並且還是三跪九叩這等叩拜大禮。
  • 李小龍的日本大弟子,一生為他守墓,如今96歲仍堅持每周掃墓一次
    有種朋友不需多言、三觀相投便可暢聊未來,木村武之在和李小龍相互了解後,他被這個自信倔強、毅力堅定的武術愛好者徵服,二人相識相知,木村武之拜在了李小龍麾下,成為了他的大弟子!不忘恩情,既能生前扶持也能死後守護功夫的傳承人李小龍便是其中一個,李小龍將中國功夫推向全球,他是世界武道變革的先驅,也是世界公認的武術宗師,作為功成名就、名揚內外的武術大家,李小龍對武術的貢獻功不可沒,可惜天妒英才,1973年7月20日,一代宗師李小龍逝世,年僅32歲,引得世界一片遺憾
  • 永久跪在中國土地上的日本兵雕像,日本要求拆掉,中國:3個條件
    等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為了紀念革命烈士,我國修建了不少烈士園陵,而在雲南省騰衝所修建的國殤墓園卻有些與眾不同,它除了埋葬有烈士的遺體外,還有四個永遠在中國土地上跪著的日本兵雕像和一個「倭塚」,日本曾數次要求將其拆掉,
  • 家父是個「小八路」
    >李書超 我的父親於1928年臘月初一出生在山東煙臺大海陽村的書香門第家族,父親的祖父早年從歐洲留學回國到東海關供職,他在1913年響應孫中山先生和民國政府倡導興辦實業的號令,辦起了「利豐罐頭公司」和繡花莊、銀樓等實業,他致富不忘鄉裡,做了很多修路、修橋和賑災的善事,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 87年前,一日本兵給我軍送來10萬發子彈,聲稱黨員,這是為何
    ——海子從1931到1945年,整整十四年間,中國人都處在與日軍的抗爭之中。在那個年代,中國這條巨龍剛剛睜開眼,就遇上了日本這一極其兇狠的侵略者。抗戰的時間想要被計算出來並不難,然而如果今天我們要像說出抗戰持續時間一樣,精確地說出抗戰的傷亡情況,簡直不太可能,在這場持久的抗戰裡,我們死、傷了太多同胞們。
  •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起一小八路,建國後小八路當了大官,他如何報恩
    過去,中國社會上有這樣一個啞巴農婦,她用乳汁救了一個小八路,後來在建國後,這個小八路又成了大官人。這位用奶救人的農婦到底是個什麼人?當小八路成了大官後,他又怎樣報答恩人呢?這個用牛奶拯救小八路的英雄農婦是明德英。出生於1911年,明德英還是個孩子,由於受重病的影響,她完全喪失了說話的能力。
  • 為建設南疆鐵路犧牲的烈士長眠40年,其遺孀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掃墓
    節目的名稱是《新婚生下遺腹子,千裡追尋只為最後一面》,講的是為烈士方素明尋找親人的故事。方素明,湖北恩施利川縣人,1950年11月18日出生,原鐵道兵89133部隊1分隊戰士,中共黨員,1980年4月在參加南疆鐵路建設中因公犧牲。40年來他靜靜躺在天山腳下默默守護著南疆鐵路,而他的親人卻因不知英雄的墓地所在而無法前往掃墓祭奠。
  • 我軍戰場放哨,看見一物上躥下跳,果斷擊斃後發現是日本「軍神」
    他們不但在智商和槍法上完全被我軍碾壓,死法也是相當愚蠢。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被如今的抗日神劇如此輕描淡寫的美化,實在算不上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 這個軍官叫飯冢國五郎,之所以能成為軍官,在於他出生於軍官世家。1910年,其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後,他順利成了侵華日軍的預備役。
  • 生是日本人 死為中國魂
    1945年3月,「日本八路」小林清等在位於山東省萊陽市的膠東軍區政治部合影(前排左二為小林清)。小林陽吉供圖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我父親——「日本八路」小林清去世21周年。謹以此文表達我這些年來對父親的深深懷念,也希望日中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