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張孫明爍 童海華
2020年,是將我們帶離舊日「常態」,刷新對於變化認知的一年。這一年,我們以「封禁」開始,曾渴望社區「解封」。
這一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繼續以年增100億件的速度邁進,截至2020年12月21日,全國快遞年業務量已突破800億件,增速超過2019年,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在穿越疫情陰霾的同時,快遞業也迎來一場變局:價格競爭持續升級,融資「軍備競賽」上演、新兵登場攪局,加速「上天、出海」……
也是在這一年,價格戰火瀰漫,市場上更多的目光投向生存紅線上的基層末端網點和快遞員。
另一張成績單:「用工荒」時代
1500元賣掉電動車後,辭了兩次職才成功的王立,終於離開了快遞行業。接替他的是一位準備在春節前「過渡一下」掙點錢回家過年的男生。
兩年前,王立被快遞員的「高薪」吸引,放棄了一份月薪7000元並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兩年後,他厭倦了全年無休,用幾乎所有時間換「高薪」的工作狀態。
2020年12月21日,在順豐速運武漢吳家山中轉場,十多位媒體人舉起攝像頭等待2020年中國第800億件快遞出場。
這800億件快遞中,有12萬件曾經王立的雙手配送至客戶手中。
800億這個數字來源於國家郵政管理局郵政業安全中心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的大屏幕,屏幕上實時滾動的數據對應著物流最後環節中的每一雙手。
2020年,王立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1個小時,這一年他和許多同行的日派件量一樣,眼見著增逾100件。但2020年,快遞員數量不僅沒有跟上這樣的增速,而且成為一種排名前十的短缺職業。
人社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快遞員自2020年第一季度起,連續三季度位於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前十位。
2020年1月,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布的《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顯示,75.07%的快遞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一線快遞員月收入超1萬元的佔比為0.73%。每天工作8~10小時的佔46.85%,每天工作10~12小時的佔33.69%,近兩成從業人員工作12小時以上。
2020年10月,據全國總工會消息,全國現有快遞從業人員約400萬人。2018年,快遞員數量為300萬人。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多位快遞員了解到,在入職加盟制快遞企業的網點時均不籤訂勞動合同,工資主要由派件費和收件費組成。雖然在一線城市,不少快遞員工資可達到1萬元以上,但為此他們付出了全年無休和超長時間工作的代價。
2020年,價格戰之下,利潤壓縮和件量增加的壓力最終傳導至快遞員,影響著快遞企業末端網點的穩定性。
近6個月,記者從義烏某快遞網點持續更新的停發表追蹤到的信息顯示,位於重慶、西安、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區域的網點連續多月出現「網點異常,快件積壓嚴重」的情況。
而從近半年頻繁見諸報端的網點爆倉等事件亦可以看出,網點的不穩定問題並非個別現象。
對此,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2020年快遞末端網點的波動問題大量增加,受價格戰持續影響,預計2021年將出現更大範圍的波動。他認為,快遞員的社保和福利待遇問題一直是懸而未決的行業遺留問題,未來將通過怎樣的用工模式解決會直接關係到行業的穩定性。
罕見價格戰:新兵入局
2020年,價格戰貫穿全年,是行業熱詞。
2020年9月,記者曾走訪全國快遞的風向標義烏市,彼時,記者獲悉,受益於抖音等平臺帶來的業務增量,網點壓力減少,價格戰無從打起。
日前,記者採訪義烏市電商直播村北下朱一位業內人士了解到,與2019年通過調低價格換取市場份額相比,2020年隨著中通、百世價格的恢復,北下朱村快遞市場未出現價格戰,快遞價格處於正常水平。此外,他還留意到,近期,極兔速遞的網點開始出現,單票價格雖然低於同行3角以上,但未成氣候。
不過,在全國市場範圍內,2020年,價格戰漸成常態。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0年1~11月,全國快遞單月平均單價同比持續處於下滑狀態,2020年11月,全國快遞單月平均單價為9.86元,較2020年初下降25.5%。
具體來看,群益金鼎證券2020年12月2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11月,順豐、韻達業務增速領跑,申通增速依舊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且與同行差距較大。單票收入方面,順豐受低價特惠電商件放量影響,單票收入同比下滑17.93%;加盟制快遞企業單票收入同比依舊下滑兩位數,但環比均有大幅提升。
前述報告還認為,雖然旺季價格戰有所放緩,但加盟制快遞企業,「以價換量」搶佔市場份額依然是主旋律。
關於2020年這場價格戰的成因,趙小敏表示,從行業內部情況看,對於加盟制企業而言,利用價格槓桿來解決市場競爭是最容易的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沒有更強的意願和動力來尋求產業升級,或利用更大的資本開支規模來提升競爭力。「這種模式最大的危害是,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趙小敏說道。
值得留意的是,在這場價格戰中,以低價形式入場的極兔速遞被認為是「攪局者」。
2020年,「通達系」數次被曝通過禁止末端網點代理極兔速遞業務進行封堵。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020年12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極兔速遞等新進入者繼續分蝕頭部市場份額,同時,屬於頭部公司的80%以上份額優勢仍是抵禦極兔速遞的「護城河」「我們認為極兔速遞對中通、韻達、圓通等份額排名靠前的龍頭公司影響有限,但會使得市場出清的進程受到牽制。」
前述報告還認為,在市場出清前,1~2年時間內,快遞行業低價薄利的惡劣市場環境或難有顯著的改善。
融資超200億元:出海、上天
價格戰升級的同時,2020年快遞業亦開啟一場融資「軍備賽」。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快遞業巨頭融資規模超200億元。
具體來看,據Wind數據,2020年,韻達共進行4次直接融資,累計募資21億元,此外,韻達還宣布境外全資子公司擬在境外公開發行5億美元債券;中通快遞通過赴港二次上市,募集資金約100億元;圓通在拋出定增募集45億元計劃後,11月發布的非公開募資37.9億元計劃獲批;申通方面,Wind數據顯示,2020年進行3次募資,總額為15億元;百世集團方面,發行可轉債募資約10億元。
從資金投向來看,各大企業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中通將部分資金用於加強物流網絡的穩定性等。
業績方面,以2020年旺季月份為樣本,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11月,韻達、圓通、申通、順豐的市佔率分別為16.26%、15.82%、10.41%、9.31%;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通快遞市佔率為20.8%,位居第一。
業務方面,2020年,部分快遞企業有新動作。
變化最為明顯的是順豐。2020年,順豐推出針對電商的特惠件,此外,其在疫苗運輸、航空貨運等領域亦加緊布局。
疫情既帶來危機又帶來機遇,在航空貨運業短板凸顯背景下,2020年9月,發改委鼓勵航空貨運企業、快遞物流企業打破所有制限制。擁有全貨機的順豐、圓通加速布局。
在擴充航空全貨機機隊的同時,順豐近期牽手南航在多個站點推廣南航新貨運系統。
2020年6月,圓通控股股東圓通蛟龍集團與浙江省嘉興市政府籤署投資協議,擬在嘉興投資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
而隨著近年來跨境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的逐年增長,2020年7月,百世集團宣布已打通中國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的雙向跨境物流通道,並正式推出對應的國際寄遞服務。此外,臨近年末,百世集團還宣布砍掉店加業務,聚焦主業。
2020年,中通快遞繼續發力高端市場,逐步推出航空貨運高端時效產品「星聯時效件」,同時,加緊在冷鏈、雲倉、同城、新零售領域的布局。
對於2020年各大快遞企業的新動作,趙小敏表示,需要重點關注的是2021年快遞企業實際的資金投向,以及是否與國家政策走向一致。他認為,快遞企業能否在冷鏈、製造業、鄉村振興、跨境貿易四個方向上發揮重要作用,決定著企業投資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