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白,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已退休);曾任廣東省外國語言學會會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
秦秀白教授在2012年寫的一個文章:《警惕課堂教學娛樂化》,在文中呼籲警惕課堂娛樂化的不良教學傾向,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秦秀白:老師的某一句話可能引發學生的思索,甚至記住一輩子,這樣的教師的確太少了。現在多數老師備課都有現成的課件,圖片、音樂和視頻穿插其中。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活躍,笑聲連連,實際上並未實施有效教學。舉個例子,廣州一個學校,教務處長請我去聽他們學校的公開課,目的是要搞課堂教學改革。一個老師,聽說是從英國回來的,英語說得非常漂亮,其閱讀課上出現了「He grew up in London」這句話,教師一見London 便迫不及待地展示了十二幅有關London的風景圖片,什麼Westminster Abbey, Big Ben, Trafalgar Square等等,應有盡有。最後還挑起富有挑戰意味的眉梢向學生發問:「Have you heard of the Beatles?」不少學生做出肯定的響應,於是教師竟又在課堂上播放了John Lennon的歌曲All You Need is Love。有的學生會唱,就跟在後面哼唱,一堂課才50 分鐘,這時已經9 分鐘過去了。這位教師在課堂上濫用和亂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那十二幅照片本已畫蛇添足,播放搖滾歌曲則更是離譜,其目的無非是在課堂上製造些娛樂元素,取悅學生。
殊不知英國Beatles搖滾樂團當初的發跡之地並不是倫敦,而是利物浦。課後,年輕的教務處長竟說:「外語課如果都上到這份兒上該多好呀!」試問這是英語課堂的本來面目嗎?這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嗎?課堂教學不應該是這樣的,50分鐘一節課。教師不是在授課,而是在完成一個教學任務,課堂越活躍,學生越歡迎。我曾開玩笑說,現在老師是跪著教書的,就是跪求學生讀書。老師不能給學生下跪,教師首先應該還是師者,不能遷就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