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廣州擔當」

2020-12-10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歷時一周,廣州日報全媒體報導組行程數千公裡,深入貴州畢節市、黔南州兩地七縣的脫貧攻堅一線,採寫了一組廣州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深度報導。從打造「一縣一品」到力助黔貨出山,從推動市場要素互通到建立「帶不走的扶貧隊伍」,廣州發揮各方力量,在三地形成了脫貧攻堅戰大格局。

圖為貴州畢節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廣場上豎立著紀念廣黔合作的標誌物

  舉全市之力

  今年以來,廣州安排東西部扶貧協作財政資金10.67億元;同時提前啟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向全市愛心企業再籌集1.5億元,定向幫扶畢節151個未出列貧困村。

  截至目前,共227家粵企到畢節、黔南兩地投資興業,實際投資額117.88億元,帶動12.78萬貧困人口增收。

  攜手戰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州第一時間馳援畢節、黔南,派出99位醫生投身當地抗疫一線。在「專家駐點、標本外送」模式支持下,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五天完成2109份新冠肺炎病毒標本檢測。近年來,畢節第三人民醫院在「廣州力量」幫助下,填補了大感染病科、呼吸內科等8個專科空白,並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指定為定點收治醫院,為奪取抗疫勝利發揮重要作用。

  百萬人脫貧

  如今,畢節市和黔南州共有180.49萬人脫貧,14個貧困縣摘帽,2666個貧困村出列。畢節市和黔南州的貧困發生率分別下降至1.54%、0.68%。

  去趟集市得走三個多小時,好幾天吃不上肉是常事,娃娃上學走路要50分鐘,一家七口靠種玉米土豆為生,一年收入不過萬元——這就是畢節市七星關區燕子口鎮村民楊光照一年前的生活。

廣州江楠蔬菜種植育苗基地內工作人員正在扶苗

  如今的楊光照一家,住進了140平方米的新房,年收入大約4萬元,年近八旬的父母每天到離家不遠的照料中心唱歌跳舞嘮嗑,到了中午還能到長者飯堂吃午餐,三菜一湯只要3元錢……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楊光照的故事,正是廣州對口幫扶畢節、黔南工作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廣州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廣東省委工作要求,以大決心、強力度推進粵黔扶貧協作,堅決完成好黨中央交給廣州的重大政治任務,確保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體現廣州擔當、作出廣州貢獻。

  一份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的時代擔當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首《長徵》,讓很多人認識了烏蒙山。

  烏蒙山,地處雲貴高原,是烏江與珠江的發源地。烏江,流經花海畢節;珠江,流經花城廣州。二者同屬珠江水系,一衣帶水,山海相連。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航拍圖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此後,在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廣東省對口幫扶貴州省,廣州市對口幫扶畢節市、黔南州——本就同飲一江水的廣東、貴州,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如果將對口幫扶畢節、黔南比做一道考題,這道題著實不易。

  「儘管有心理準備,但當地的貧困程度還是超出了想像。」第一次來到畢節的扶貧幹部直言。

  貴州,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而畢節是貴州脫貧攻堅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據統計,截至2019年末,畢節市與黔南州的常住人口合計1026.63萬人,佔到貴州省常住人口的28.34%。廣州一市承擔了脫貧攻堅任務之重,可見一斑。

  大事難事看擔當。擔當,源自大局意識。

  「攜手貴州畢節、黔南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廣州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一再強調提高政治站位,堅決完成好黨中央和省委賦予廣州的重大政治任務,確保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體現廣州擔當、作出廣州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委、市政府平均每年召開相關扶貧工作會議30次以上。「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廣東、貴州兩省工作要求」「始終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全力推動,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梳理會議中的表述、用詞,足見廣州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大局意識。

  擔當,體現在舉全市之力。

  7.89億元,9.395億元。這分別是廣州2018年、2019年投入的財政幫扶資金規模。

  今年以來,廣州安排東西部扶貧協作財政資金10.67億元;同時提前啟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向全市愛心企業再籌集1.5億元,定向幫扶畢節151個未出列貧困村。

  截至目前,共有227家粵企先後到畢節、黔南兩地投資興業,實際投資額117.88億元,帶動12.78萬貧困人口增收。

  此外,在廣州地鐵全線,人們從2.4萬多個視頻端和燈箱廣告中,記住了納雍滾山雞、威寧小土豆。在千家超市門店,貴州「菜園子」跟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轉起來,茂源雞蛋、朱昌鎮「水果蘿蔔」、長順高鈣蘋果越來越火。在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畢節、黔南的政企人士面向海內外招商推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州第一時間馳援畢節、黔南,派出99位醫生投身當地抗疫一線。在「專家駐點、標本外送」模式支持下,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五天完成2109份新冠肺炎病毒標本檢測。近年來,畢節第三人民醫院在「廣州力量」幫助下,填補了大感染病科、呼吸內科等8個專科空白,並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指定為定點收治醫院,為奪取抗疫勝利發揮重要作用。

  從人力、物力到財力,從政府、企業到社會組織、普通群眾,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到結對幫扶、社會幫扶和應急救援——廣州,使出了渾身解數。

  如今,畢節市和黔南州共有180.49萬人脫貧,14個貧困縣摘帽,2666個貧困村出列。畢節市和黔南州的貧困發生率分別下降至1.54%、0.68%。

  「廣州推動對口幫扶工作政治站位高、舉措實、成效好,在幫助畢節、黔南歷史性地解決千百年來絕對貧困問題上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5月,廣州市黨政代表團赴貴州對接推進扶貧協作工作時,貴州省委常委、秘書長劉捷代表貴州省委、省政府對廣東、廣州長期以來的大力幫扶表示了由衷感謝。

  一場東西部三地並肩協作的攻堅戰

  貴州有句俗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分銀。」這片獨特的山川地理,在孕育豐富自然資源的同時,卻又成了連接山海之外大市場的重重阻隔。

  一千多公裡外的廣州向海而生,「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中國製造」從這裡組船出海,全球客商從這裡走進中國。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於找準路子、突出特色。西部地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東部地區不求所在、但求所為。7月9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扶貧協作工作聯席會議上指出,要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契機,加強戰略對接,創新「廣東企業+貴州資源」「廣州市場+貴州產品」「廣東總部+貴州基地」等合作模式,攜手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兩省深化合作。

  「廣州經驗讓我體會最深的,是注重市場規律。」納雍源生牧業公司董事長劉健感慨,消費連著貧困群眾的腰包,更連著千家萬戶的衣食。背靠中國廣袤腹地,繁忙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在廣州匯聚融通。自2016年9月以來,廣東市場銷售畢節、黔南農產品46.47億元,帶動23.22萬貧困人口增收,兩地17個縣「一縣一品」逐步浮出水面。

  黔貨如何被廣為知曉,又如何出山出海?貴州人與廣州人一起,不斷琢磨著這道思考題。

  千年商都底蘊,力助黔貨出山。在畢節市納雍縣化作鄉益新村,54歲的羅展瓊從5月份起開始加夜班。「這說明我們的土雞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歡。」原本一隻納雍土雞賣到128元,價錢之貴讓人不敢問津。現在廣州專門設置了冷藏倉庫,把物流費用從40元降至15元,批量到貨與終端配送難題解決了,納雍土雞搖身變成餐桌「爆款」。

  全產業鏈扶貧,「輸血」更「造血」。「龍頭」舞動品牌,開闢出新的源頭活水。「沒想到路邊野果也能賺錢。」從小在黔南州長大的羅顯陽見慣了刺梨,現在意識到它的價值,打算與鄉親們重新規劃村裡的土地。在百年老字號「王老吉」的帶動下,刺梨正在從一種山鄉初級農產品,變身為撬動百億市場的時尚產品。貴州第二大農業產業被激活了,種植面積突破176萬畝,受益農戶6.5萬戶、21.7萬人,戶均增收6138元。

  連接市場需求,創新就業扶貧。在畢節職業學院的廣州港集團班,17歲的朱羽享受著從資助入學到頂崗就業的「一條龍」幫扶。他聽師兄說,只要肯努力,將來在廣州港每月拿到手至少6000元,比他爸媽和哥哥合起來的收入都多。他期待著在廣州的新生活。他可以接著去廣州港技校,完成本科的學歷教育;有能力的時候,他還能在廣州買套房子,把父母也接過去。

  依託廣州智慧,扶志與扶智並舉。「我們每天做一點對孩子驚喜的事情,先讓他們愛上學校,再來抓他們的學習。」這是納雍天河實驗學校首任校長、廣州市優秀教師詹雯面對她的團隊,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老師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學生們的笑容盛放了,嗓音清亮、落落大方,心裡仿佛有美妙的歡唱。

  脫貧攻堅,關鍵在人。打開「習慣窮」的那把鎖,便打開了改變命運的總開關。

  「廣州作為發達地區,把先進成功的經驗,有效嫁接到畢節,有效避免很多彎路,使畢節能夠彎道超車。」畢節市扶貧辦主任顏嶺如此評價廣州的獨特貢獻。

  一趟邁向新生活新奮鬥的嶄新徵程

  「一步住上新房子,逐步過上好日子」——這是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安置房牆上的標語。

  對這句標語,43歲的郭錦有著深刻的體會。「聽著對面的喊一喊,走起來卻要一個鐘頭。」這是他2018年易地搬遷之前的「舊家」。當時,他們6口人擠在40平方米的木瓦房裡,靠著河溝裡一畝半的薄田,一年到頭只收些自種自吃的糧食。現在,除了喬遷之喜,郭錦去了街道辦事處做保安,妻子則在農業科技園裡種水果,他的大女兒正在貴陽學習美容美髮,他的其他3個孩子已在讀初中和小學。「家門口」就能就業、讀書,更好的日子一定在後頭。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確保畢節試驗區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要做好同2020年後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既要按時脫貧,又要「銜接」新生活新奮鬥。這對扶貧協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來扶貧不是為輸血,是為造血才來的!」江楠集團副總兼貴州威寧物流園總經理李效軍面對媒體,此話脫口而出。在恆溫育苗大棚裡,行走式灑水車安靜地自動噴灌,工人們忙著篩選辣椒、番茄、黃瓜的幼苗。這裡的良種能夠供10萬畝土地種植。以一株辣椒苗來說,市場價是0.12元,但在這裡的售價只有0.056元。為了讓當地老百姓加入新農業的隊伍,將來能夠向生態向科技要「糧」,企業把上遊育種的利益讓了出來。李效軍說:「老百姓認可了良種,市場看中他們的優質蔬菜,『訂單種植』便會推動物流園、冷鏈運輸、商旅等業態運轉起來,更多人便會分享到共同發展的機會。」

  如今走進「廣黔同心」扶貧車間,無法離家、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掃一下就業二維碼「下單」,「柏楊林人」就能像1700多名老鄉那樣,下廣東搵生活;在織金的繡坊裡,繡娘們和YY直播平臺上的粉絲聊著苗繡的文化和工藝;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基地,廣州港集團班的學員正在為秋季成為真正的「廣州港人」做著最後的準備……「帶不走的扶貧隊伍」紮根一線,脫貧攻堅朝著全面振興的藍圖去努力,美好生活並不遙遠。

  「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舞臺。」詹雯笑著告訴身邊的人。在納雍天河實驗學校,每個班、每個學生都被視作獨一無二。學生們可以光著腳走進陽光書吧,或趴在地毯上,或坐在書桌前,讀最愛讀的書。他們每天可以憑自己的表現,得到一枚特別的卡片,提早進校享受校園生活。他們可以穿上閃亮的民族服裝,像小樹一樣站在來訪者面前,講出這所學校的故事。

  「因自己的存在,讓他人感到幸福。」這句紅色教學樓外牆上的燙金校訓,被孩子們深深記在了心裡。那是他們的現在,也是他們的未來。

  跑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探索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智慧,為中國脫貧事業貢獻廣州力量,我們重任在肩,信心滿懷!



相關焦點

  • 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麗水印記」
    三地黨委政府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深厚的兄弟感情、務實的合作精神,持續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區域合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共同譜寫了攜手奮進、共奔小康的錦繡篇章。   三年來,麗水市與四川的6個結對縣(區)全部提前脫貧摘帽,累計實現對口地443個村70693戶290396名貧困人員退出貧困序列,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性勝利。
  • 「大愛有聲」傾情呈現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精彩故事
    今天(11月20日)下午,在廣州芳村的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廣東廣播電視臺各廣播頻率在此舉行「大愛有聲·奔康,我們在一起」現場大型主題活動,這是活動響亮發出的大愛的聲音。大愛有聲「大愛有聲」是廣東廣播創立於2013年的大型公益行動品牌。
  •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赴廣州地鐵集團 對接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校企合作...
    7月21日,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考察組赴廣州地鐵集團對接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校企合作有關工作。考察組在廣州地鐵集團座談貴州省教育廳對畢節職業技術學院此次赴廣州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高度重視,專門委派職成處處長江疆參與對接。考察組由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池湧帶隊,黨委委員、副院長楊慧與學校黨委宣傳部、學生處、實訓中心負責人一起參觀了廣州地鐵集團黨建基地——紅色羊角。
  • 對口幫扶四年 廣州與貴州畢節、黔南協作打造東西部扶貧「廣黔樣本」
    原標題:對口幫扶四年,廣州與貴州畢節、黔南協作打造東西部扶貧「廣黔樣本」增收致富有門路 產業扶貧拔窮根   在貴州畢節、黔南的田間地頭、扶貧車間等地,總能看到一個相同的標識
  • 中國涼都網:大連市代表團到六盤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李熙妍 攝30日上午,召開大連市六盤水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聽取大連市、六盤水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情況匯報。大連市·六盤水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大連市·六盤水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現場。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堅持「中央要求、六盤水所需、大連所能」,以實際行動體現政治責任、以工作成效體現擔當作為、以真摯情感加深兩市友誼。
  • 甕安:小手套織就東西部扶貧協作「大情緣」
    日前,經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牽線搭橋,貴州弘鑫織造有限公司的勞保手套進入廣東市場,這是該公司產品第一次打入廣東市場。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環衛工人戴著弘鑫手套在保潔作業11月24日,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到該公司走訪調研,該公司總經理向逸琴介紹,今年9月,通過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辦事處從弘鑫織造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勞保手套
  • 科技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天水市科技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聚焦天水地區脫貧產業發展,通過主動對接交流、積極引進天津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引進新技術
  • 青島:「三個機制」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樣板
    這覆蓋三省四市的健康扶貧模式,是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首創,也是青島與扶貧協作地區合力攻堅的縮影。「『脫貧攻堅有期限、東西協作無止境』,要強化市場化思路和平臺思維,根據青島的優勢和受援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到『缺什麼、扶什麼』,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 青島即墨·甘肅文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圓小康夢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意見和山東省、甘肅省統一安排部署,從2017年即墨區與文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以來,兩地積極主動對接,通過強化組織領導、促進人才交流,高效使用資金、優化產業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推進勞務協作,力推結對關係、深化社會幫扶等工作的高效開展,形成了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立體化的協作合作格局,有力助推文縣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2020
  • 天津東麗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引進企業正式開業
    11月29日,天津市東麗區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引進企業天津世紀騰飛發展有限公司甘谷分公司在甘谷縣新興鎮正式開業運營,副縣長杜興出席了開業儀式。在天津市東麗區對口甘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時代背景下,天津世紀騰飛發展有限公司甘谷分公司應運而生,於2020年10月22日正式註冊成立。該公司是一家集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整車及配件生產、組裝、銷售於一體的實體企業,未來幾年將主要面向天水地區市場發展電動車產品的生產銷售,預計年銷量將達到500萬元,將會有力的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並實現增收。
  • 東西部扶貧協作 有崗有業有希望
    7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南部縣東西部扶貧工業園, 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標準化廠房, 扶貧車間內處處是繁忙的生產場景, 一條條生產線快速運轉。 旭美鞋業扶貧車間整潔明亮,幾十臺縫紉機「嗒嗒嗒」響個不停,工人們正忙著加工訂單產品。
  • 上海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現場核查組赴瀾滄縣開展工作
    11月21日至23日,由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汪劍明為組長的上海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現場核查組一行,赴瀾滄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現場核查。11月22日上午,核查組在瀾滄縣扶貧辦會議室召開座談會,瀾滄縣委副書記、縣長左應華出席會議並作工作匯報。
  • 湘魯攜手奔小康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濟南市累積援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財政資金11.08億元, 47家山東企業落戶湘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5日訊(記者奉永成 通訊員 彭亮瑜)今天,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 跨越千裡「牽手」優勢互補共贏 達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開花結果...
    四川聆音妙李果業有限公司是由宣漢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單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支持資金260萬元,結合廟安鄉合作社自籌部分資金組建的脆紅李深加工企業,是達州市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果之一。2018年4月,浙江省舟山市與達州市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單位,舟山市定海區、普陀區分別對口幫扶宣漢縣、萬源市。
  • 青島市嶗山區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特產品展銷亮相啤酒節
    8月3日記者在嶗山區世紀廣場啤酒城看到,位於啤酒城中心位置的嶗山區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特產品展銷的區域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來自禮縣、普定數十種特色產品琳琅滿目,嶗山區派駐當地的扶貧幹部更是現場賣力「吆喝」,為啤酒節增添了一抹新鮮靚麗的色彩。在這個展位記者看到,來自禮縣的蘋果汁被擺在了醒目的位置。
  • 東西部扶貧協作 濟南牽手龍山"量身定製"就業崗位
    去年,龍山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辦通過採取勞務培訓、補助穩崗等一系列措施,為楊正生「量身定製」就業崗位,結束了他常年的漂泊生活,一家人摘掉了貧困帽子。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濟南市市中區對口幫扶龍山縣實施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幫助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保障貧困家庭穩定脫貧。
  • 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今年「湘字號」特產在濟南市銷售額...
    華聲在線4月16日(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彭亮瑜)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天,省扶貧辦統計顯示,截至4月15日,濟南市克服疫情影響,今年已幫助銷售「湘字號」特產超6070萬元。加大援助力度,加快項目實施。
  • 守望相助同袍情 津慶同心奔小康——慶陽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
    守望相助同袍情 津慶同心奔小康——慶陽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上)  隴東報記者 丁豔 通訊員 李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遠看,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
  • 明康匯舉辦濱江區·建始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產品展
    11月13日,濱江區·建始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產品展在明豪VOCO酒店舉辦。此次展會以農產品為基礎,圍繞「探秘起源地 品味金建始」主題,通過產品展示、交流探討和產品品鑑等方式,為採銷雙方搭建良好互動平臺,為農業企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新理念,賦予農產品企業發展更多可能。
  • 廈門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創新文化教育人才扶貧的...
    2017—2019年連續3年,廈門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並排名前列,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表揚。去年6月,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率隊深入東鄉、積石山、廣河、和政、臨夏等五縣市,走村入戶,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研究深化幫扶舉措,確保2020年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