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沉默的羔羊》是講通過刑偵破案來完成自我救贖的題材,但是,迄今為止尺度最為血腥和殘暴的主流犯罪片——因為電影講求藝術性,很多時候犯罪片會規避現實案件的血腥部分,用蒙太奇或者暗場部分迴避太過於血腥的部分。而《沉默的羔羊》為了塑造角色,卻將漢尼拔殘殺押解他的警察這一段情節完整而清晰地呈現在銀幕上,以那種血腥撲面和智商碾壓雙方面的刺激,讓觀眾接受一場從內到外的洗禮。
《沉默的羔羊》裡面對於漢尼拔的劇情並不多,因為在原始劇情裡,他是潛藏BOSS,在《沉默的羔羊》裡面的出現僅僅是系列劇情的亮相,重頭戲還是在後面的《漢尼拔》與《紅龍》裡面。
所以,《沉默的羔羊》主題劇情還是集中在朱迪·福斯特扮演的FBI女探員克拉麗絲對殺害女孩子取皮膚的連環殺人犯「野牛比爾」的追查上面。
但是,漢尼拔這個人物太過於生猛無敵,加上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精準演繹,這個人在劇情裡必然不可能默默無聞。
漢尼拔是一頭猛獸,嗜血,殘忍,骨子裡是將人類同類視作食物的藐視狀態。我們很難界定他是一個瘋子還是由始至終都比任何人清醒。所以,面對這樣一個隨時可能爆發的人物,劇情在各種鋪墊和積蓄他的內在爆發力。
在鋪墊他這個人猛烈的爆發力的時候,劇情還在用陰沉綿密的氣氛營造來積累整體氛圍的構建——克拉麗絲因為案件的線索太匪夷所思而毫無頭緒,只能前往精神病院請教資深心理學醫生的漢尼拔。
在前往安全等級最高的精神病院隔離病房的時候,那條關押著最危險病人或者罪犯的長廊,不僅僅是自詡強勢的克拉麗絲,就連觀眾都能體會到其中的壓抑。
但是,欲揚先抑的是,最後出現的漢尼拔卻不是之前看見的那些行為乖張的典型罪犯,這個接近老年的男人,優雅,舉止得體,待人接物比之前那些或狂躁或陰冷的罪犯彬彬有禮很多。
而且漢尼拔極端專業,在通過案卷的基本閱讀後,三言兩語就完成了嫌疑犯的心理與基本人格測寫。而且,短短時間裡,就找到了為了在FBI裡強勢的男性環境裡存活下去而偽裝自己的克拉麗絲的心理弱點和這一切根源。
如此的專業性和人性洞察力,讓這個看起來無害的人變得高深難測起來。克拉麗絲贊同他的觀點,也感謝他的幫助,希望他的一件能夠拯救那些正在被侵害和可能被侵害的女孩子的性命。
這一點,克拉麗絲那種拯救弱小的原始初衷,以及她一直在大事上保持的公心,使得漢尼拔保持了對這個獨立女性的尊重,所以,他覺得這種人交往是一種對等的友誼,所以,在他脫身以後保持對克拉麗絲的敬而遠之,並沒有靠近她、傷害她的想法。
而介紹克拉麗絲前來的心理醫生卻因為打破了與漢尼拔之間的尊重,被列為了心目中的叛徒——他將漢尼拔出賣給了女兒作為被害人的議員。
但是,說不清漢尼拔是本來就看準了事態的進展和局中人的任何可變性,還是整個事件就是他策劃出來逃離精神病院的一次嘗試,漢尼拔其實有幾分期待這種將他移出玻璃病房的可能——他在轉移的過程裡爆發了,殺死並且撕咬押解並虐待過他的警衛,用各種血腥手段營造一個讓後來的警探無法在短時間細查的殘暴而混亂的犯罪現場,再通過假扮受傷的警察登上救護車完成最後的逃離。
之前所有文質彬彬的外表,在這一刻被狂暴和殘忍揭露的血腥無比。漢尼拔那種時而優雅時而嗜血的兩面性被徹底展現出來。這個人物在短時間裡,就壓制了克拉麗絲追查案子裡殘忍對待女性的「野牛比爾」,成為事態裡最可怕,最難測,最具有隱蔽性和危害性的那個罪犯。
於是,僅僅出場十多分鐘的漢尼拔,在有限的劇情裡,用強有力的人格展現,把自己提升為了全劇最有爆發力的男一號,並且通過這種文雅與野蠻的性格差異和精準把握,將霍普金斯大爺送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寶座上,成為少有的,演壞人的影帝的實力演員!
所以,雖然是學院派並不咋待見的犯罪懸疑題材,《沉默的羔羊》愣是用現實性的社會議題(克拉麗絲所代表的女權崛起,野牛比爾所代表的邊緣化人格的犯罪預防,漢尼拔所代表的原始人性和現代教育相衝突的犯罪本能……這一系列小命題)獲得了奧斯卡的認證,成為迄今為止少有的展現血腥暴力依舊能夠登堂入殿的作品。
而漢尼拔作為整部劇的題眼,那種文雅與野蠻繫於一身的展現方法,幾乎算是開創了一代先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