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多死的早?每個人一生能吃9噸食物,誰吃完誰先走?

2020-12-22 齊魯壹點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瘋傳的說法——「每個人一生能吃9噸食物,誰吃完誰先走。」9噸這個嚇人的數字和「吃完先走」的可怕措辭,讓每個看到的人都瑟瑟發抖……吃多吃少,和壽命真的有關嗎?

你一輩子吃的食物,遠遠不止9噸

其實如果真的要仔細計算人的一生需要多少食物,還是可以估算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就是一個估算參考值。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上的數字累積,大約每天是吃1-2公斤之間的食物,就算按照1公斤計算,大概24.6年就要吃完9噸食物了,所以這個一輩子9噸的措辭肯定是有問題的。

而進一步參考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我國食物消費量的統計數字,大約是中國人平均每天要吃2.3公斤的食物,按照人均壽命74歲來看,消耗量遠遠大於9噸這個看似驚人的數字。

事實上每個人體型和代謝不同,飯量也不同,不能輕易地說飯量大的人就會早死。

科學證明少吃一些,確實可以更加健康

很多百歲老人在談及長壽秘訣時,確實也會說少吃,每餐七分飽,多喝水之類的養生理念。在德國科學家的小鼠實驗中,吃得少會更長壽的理論也有所證實:

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小鼠對此進行了研究,用800隻小鼠進行晚期飲食限制轉換。結果發現有進食限制的小鼠老年時能夠活得更健康且壽命更長,而且要持續的減少食物攝入才能獲得長期益處。

當然,小鼠畢竟與人相差甚遠,小鼠實驗在人類身上的對照也很難說清。但是在美國,已經有了靈長類的實驗來驗證這個說法:

文斯堪森國家靈長類實驗中心在對78隻17歲以上(約等於人類年齡40+)的恆河猴進行了長達20年的實驗以後,在Science雜誌發表了論文。實驗表明(下圖)左邊的對照組的猴子比限制熱量攝入的猴子衰老不少。同時,節食的猴子在老年病發病率與致死率均有著極大的改善,減少將近30%。

也就是說飲食有所控制,對於猴子來說在長壽方面真的會有所益處,同時,即便已經衰老,控制飲食也會讓猴子更加健康。對於同樣是靈長類動物的人類而言,猴子實驗顯然比小鼠實驗相對來說更為可信。當然,目前人類還沒有明確的研究對比,但是稍微控制飲食,對於人的健康顯然是有益無害的。除了有上述實驗中間體現出來的延長壽命和延緩衰老的作用以外,少吃還有很多好處——

控制體重:適當少吃的首要好處顯然就是有助於控制體重,幫助人們保持良好的體型。畢竟肥胖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而控制體重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一點。

保護心腦血管: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一項血管衰老的研究發現,在食物攝入量較低時,人體可以產生一種名叫β-羥丁酸的分子,有助於延緩血管系統的細胞老化,保護血管。

如果食物攝入過多,會影響葡萄糖通道的運動,還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增加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減輕腸胃負擔:長期吃得過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胃腸黏膜被破壞,引發胃潰瘍等疾病,增加罹患腸癌腸梗阻的風險。適當的少吃,可以有利於腸道蠕動,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減少代謝廢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

預防老年痴呆:有數據顯示,約30%~4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減少攝入食物,可以保障大腦供血,降低疲勞感,防止腦細胞老化和衰退,預防老年痴呆。

合理少吃,也有很多注意點

由於很多人少吃,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生吃9噸」的錯誤邏輯中,從而形成了「少吃=不吃」的簡單粗暴的思維。很多老年朋友,就是在單純的少吃以後,得到的不是各種疾病的遠去,而是弄巧成拙危及健康。

比如小編的外公,就是因為沒有科學有選擇性的少吃,而導致了自己營養不良輕微貧血。所以說,學會合理的少吃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

1

吃的少≠不吃,而是吃的有選擇

我們把食物單位重量所含的熱量稱之為能量密度。一般來說脂肪、糖含量高而水分含量低的食物能量密度較高,1克脂肪可以產生9千卡熱量,比1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和1克蛋白質4千卡提供能量的總和還要多。而水分、蛋白質、膳食纖維較高,脂肪含量少的食物能量密度相對較低。

所以節食並不等於完全不吃東西或者攝入很少的東西,而是只控制攝入體內的總熱量。少吃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如例如油條、蛋糕、薯片、曲奇、葡萄乾等,多吃能量密度低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奶製品、谷薯類、豆類、瘦肉、魚類等。

同時,還要以下這些食物記得要少吃:

2

2

吃得少還想不挨餓,也有小技巧

如果想要少吃的同時不感到非常飢餓,記住選擇膳食纖維多的和難消化的食物。因為食物在胃腸中消化速度越快,胃腸盤踞的時間就越短,胃腸一旦排空飢餓感就來了。

由於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尤其是精製米麵)被消化吸收的速度最快,所以主食要避免單純吃饅頭、大米飯、麵包、麵條等精白米麵類,注重粗細搭配。

而蔬果、薯類、菌藻、大豆、粗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吃進去之後它會長時間在胃腸道裡「待著」,且容易吸水膨脹,體積可增大15~25倍,飽腹感持續時間可達4小時。

適當選擇魚蝦類、大豆或其製品、奶類、瘦牛肉等優質高蛋白食物,也是提高飽腹感的選擇,因為蛋白質消化吸收食物時還會額外消耗大概30%~40%熱量,所以在提供營養的時候還能避免體重增加。

3

細嚼慢咽七分飽,是最簡單的少吃方法

很多人都會說,吃飯不可能像女明星一樣隨身帶著秤,有什麼方法可以簡單有效達到少吃的目的?有些人在進食的時候無法判斷自己的飽腹程度,這裡有個分級圖,大家可以自行判斷一下自己平時都在幾分飽的位置。

其次,最有效的方法是細嚼慢咽。當從開始吃飯15分鐘後,人的血糖值會顯著上升,到30分鐘左右達到峰值,此時大腦會反饋「吃飽了」信號給腸胃,使食慾降低。而如果進食速度過快,大腦信號來不及反應,就容易吃過量。

所以建議每一口飯咀嚼20次直到食物嚼得很細膩再咽下去,進餐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比較好。

雖然人的一生遠遠不止吃9噸的食物,但是減少一定的食物攝入和一時的歡愉,從而保障自己可以獲得更加健康有活力的體魄和更長久優質的生命,還是非常划算的。畢竟就算想要大嘴吃八方,也要有足夠的健康和壽命去享受啊。

相關焦點

  • 人一輩子吃多少飯,是有定量的?誰先吃完誰先走?醫生來解答
    人是鐵飯是鋼,人體想要健康理不好飲食,食物可以提供人體的能量,也可以提供人體的營養,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如果不吃飯,人體的功能會有所下降,從而影響健康,不利於壽命。最近經常會聽別人講,人的一輩子吃多少飯是有定量的,如果達到這個定量,誰先吃完誰先走。
  • 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數的,誰先跳完誰先走?
    「一般而言,人的一生中心臟跳動約 25 億至 30 億次,誰先跳完誰先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定範圍內,心跳慢一些,壽命就會長一些。」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學科主任郭藝芳2020年12月11日在其個人微信公號上談到。
  • 飽食容易生病,頓頓吃太飽,或會招來多種病,希望你管住嘴
    愛吃是人的天性,在咀嚼東西和吃一些美味的食物時,大腦會分泌出快樂物質,人的心情會不自覺地變好,所以說難過的時候吃點東西,心情就好了,這句話是真的。可是,吃能夠讓你感覺快樂,但是吃得多卻會讓你的身體感覺不快樂。曾有個長達十餘年的研究顯示,如果想要健康長壽,請你適量的少吃點。
  • 【科普】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數的,誰先跳完誰先走?
    「一般而言,人的一生中心臟跳動約 25 億至 30 億次,誰先跳完誰先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定範圍內,心跳慢一些,壽命就會長一些。」 郭藝芳列出了 5 條容易導致心跳過快的原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1. 持續精神緊張、思想壓力大這在職場人士中很常見。咋辦?
  • 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數的,誰先跳完誰先走?!你別還不知道
    「一般而言,人的一生中心臟跳動約 25 億至 30 億次,誰先跳完誰先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定範圍內,心跳慢一些,壽命就會長一些。」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學科主任郭藝芳2020年12月11日在其個人微信公號上談到。
  • 寧願吃肥肉,也不要吃的3種食物,比喝油還長肉!早知道早受益
    前言:寧願吃肥肉,也不要吃的3種食物,比油炸食物還長肉!早知道早受益!夏天都已經過了一大半了,馬上就八月初了,很多人還處於一個心情煩躁、食慾不佳的狀態,每天都在想著吃什麼,想著想著就不想吃了!你是這種人嗎?
  • 誰是第一個吃燕窩的人?
    中國人裡誰是第一個去吃燕窩的?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個說法,當年下西洋的時候,遠洋的船隊在海上遇到了大風暴,於是就把船停在了馬來群島的荒島處,發現食物短缺,焦急之中發現藏在懸崖峭壁上的燕窩,於是鄭和命令部屬採摘洗淨之後,用清水燉煮,用以充飢。數日後,船員個個臉色紅潤、中氣十足,鄭和就是第一個吃燕窩的中國人。
  • 吃肉把自己吃死了!吃播火熱背後的陰暗面,多少人在自己吃自己
    吃播近幾年很火,從一開始的大胃王到後面的吃播直播,很多人看的津津有味,一些播主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需求,紛紛轉型吃播播主,希望能分一杯羹。但前面的播主已經佔了好位置,想要吸引眼球,就只有不斷花樣出新。從一開始的美食吃播,後來變成各種奇葩,比如生吃各種食物,甚至生吃蟲子,木屑的,更多的是攀比誰吃的多,一桌子夠好幾個成年人吃幾個小時的食物,半個小時內就吃完,簡直就是胡吃海塞,根本不是吃飯,只是痛苦的下咽。
  • 誰說清明糰子寶寶不能吃,用我這個方子,上鍋一蒸就開吃
    不過大人是開心了,寶寶就難受了,因為青團是糯米粉做的,糯米是一種極難消化的食物,如果讓寶寶吃這樣的青團,無疑是讓他們的消化系統受罪。而且有的餡料會加糖,寶寶也不能吃。但清明在即,鮮艾草即將過季,這一口春滋味,媽媽忍心讓寶寶錯過再等一年嗎?
  • 人一輩子吃多少飯有定數嗎?經常吃到撐有什麼危害?為你一併解答
    很多人都說,人一輩子吃多少飯,冥冥之中都是有定數的,胃口好的人,不一定能長命百歲,而那些經常控制食慾的人,可能更有長壽的潛質。俗話說「誰先吃完誰先走」,嚇住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不聽勸的,頓頓都要吃到飽。
  • 能不能吃?吃多會怎樣?實話早聽早好
    鹽是我們每天都必須要吃的,但不能吃太多,一天吃鹽不應超過6克,我國多數地區,特別是北方,本身就有鹽攝入量超標的問題,大家普遍吃鹽都吃的比較多,若再吃鹹菜這類鹽分含量高的食物,鹽分的攝入量會大大超標,會對血管健康不利,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壓。
  • 民以食為天,早中晚飯該怎麼吃,幾點吃?
    老話說「民以食為天」,除了保證我們的食品安全之外,我們還要清楚吃的飯量和時間。應該都知道這個說法「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飯吃少」,但是現實生活,更多的年輕人都是「早上不吃,中午吃飽,晚上吃飽,半夜再來一頓宵夜」,哪種更合理呢?早中晚幾點吃飯才是合理的呢?一 早吃好早上7~9點,胃經當令,正是接受食物的最佳時辰。
  • 這9種食物多吃可以增強記憶力!
    增強記憶力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通過日常的飲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九種可以增強記憶力的食物,記得要多吃! 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花生有利於改善我們的血液循環的狀況,進而有助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可幫助延緩衰老。
  • 都知道山藥營養豐富,但卻不是誰都可以吃,這3類人建議不要多吃
    導語: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營養也有了很高的要求,不少人為了身體健康,會選擇一些富有營養的食物來補充身體的需要。山藥就是其中的一種,山藥含有豐富的營養,對脾胃虛寒者來說多吃有益,還可以養胃。但是山藥營養豐富,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
  • 俄羅斯食物有多難吃?吃慣黑暗料理的英國人在俄羅斯減肥成功了
    俄羅斯食物有多難吃?吃慣黑暗料理的英國人在俄羅斯減肥成功了
  • 何猷君吃奚夢瑤咬過的麵包,誰留意他的下意識反應,嫌髒就別吃
    普通人不論是和閨蜜在一起,還是和男朋友在一起,都可以分享同一塊食物,誰也不嫌棄誰吃的不亦樂乎,吃別人吃過的東西還是一種關係好的表現呢。 女孩子都是這樣,自己吃不完的東西就喜歡塞給老公,剛開始何猷君假裝生氣,嘟著嘴拒絕,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心意,奚夢瑤應該吃完。
  • 吃播有多亂?直播前要吃特殊日本藥 吃完直奔廁所催吐
    吃播播主到底每月能收入多少,才能讓他們用性命換錢?下播後這些食物到底去了哪裡?後來我又看到其他吃播的短視頻和直播,我才意識到原來真有這麼多人願意看別人吃飯,有人願意看,就意味著能賺錢。我心想,我飯量也很大,也喜歡吃美食,不然試試看自己做吃播。剛開始,我每個月的夥食就要1萬多元,這對於在三線城市生活的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了省錢,我都買便宜的肉和蔬菜,同時還要增加麵食食譜,因為這樣食量看起來顯大。
  • 長期熬夜的人,肝可能已經受損,4種食物多吃一些,或能減輕傷害
    現在人都知道熬夜會讓肝臟受傷,但就是忍不住,自己在熬夜的時候,也會調侃這是在爆肝。長期熬夜的人,要注意保護肝臟,儘早睡覺吃點養肝食物。尤其是經常感覺嘴巴發苦,眼睛幹癢,臉色發黃的時候,更要重視肝臟問題,多吃4種食物,或能幫你減輕熬夜的傷害。
  • 誰敢娶你?日本女子3分20秒吃完4公斤炒麵
    身軀嬌小的日本女子木下優香在炒麵競吃比賽中以
  • 這個季節必吃的9種紫色食物,便宜又好吃,保護心血管,抗氧化
    它們就是——紫色食物秋天,正是吃紫色食物的好季節~趁現在多吃些,便宜又美味,勝過營養品!紫色食物原來這麼好,是不是有點想吃了~可是紫色食物這麼多,從哪個吃起好呢?長期患有便秘或腸胃不適的人,可以多吃些紫薯進行調理。同時,紫薯低熱量、低脂肪、高飽腹感,更是減肥、健身人士的「心頭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