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4日訊 11月4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青山區教育局獲悉,由青山區教育系統推選的「草根教授」胡昇獲評2019全國百姓學習之星,湖北僅5人獲此殊榮。
胡昇 青山區教育局供圖
72歲的胡昇是一冶機械廠退休職工。這位老人沒有讀過大學,卻被稱為「草根教授」;他只是湖北省博物館一名編外志願講解員,卻被譽為「鎮館之寶」。他堅持義務宣講40年,累計聽眾達50萬人次,每年義務講解近1000個小時,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化志願者、武漢市十佳讀書明星。
1978年,隨州出土的曾侯乙墓文物運抵武漢,在湖北省博物館展出。胡昇被展品深深震撼了,從此成為湖北省博物館「鐵桿粉絲」,投入大量時間學習歷史文獻資料,欣賞研究文物。當時他在一冶任辦公室主任,經常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每次他都力薦客人到省博去參觀,親自當講解員。
胡昇文化底子比較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報名夜校,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同時找來各種書籍,惡補與文物相關的文化知識。他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學習和記憶資料,逐漸掌握了許多與歷史文物相關的古代天文、地理、藝術、音樂知識,並熱心為同事和朋友們講解。2007年,湖北省博物館組建志願者講解員團隊,剛退休的胡昇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為湖北省博物館001號誌願講解員。
胡昇 青山區教育局供圖
在擔任講解員的過程中,觀眾對文化歷史的強烈求知慾激勵了胡昇不斷讀書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市內各大圖書館,他是常客;許多高校文史名師的課,他也會去蹭聽;打聽到哪裡有文史類的名家講座,他就趕到哪裡;百家講壇、詩詞大會、國家寶藏是他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
一個原本不善言談,還有點口吃的人,成為了如今口若懸河的金牌講解,帶領觀眾從靜默的文物走進了中華文明的璀璨歷史。
目前,胡昇除了在湖北省博物館做義務講解員外,還在黃鶴樓、武漢革命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青山戴家湖公園等場館做志願者講解員。他還受聘在青山區、武昌區多個老年大學任教,並經常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軍營,義務宣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黨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受熱烈歡迎。他還成為「鬥魚」網紅主播,在線為年輕人講述他眼中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及武漢的變化,引發網友強烈共鳴。
「我還要加倍努力地學習,努力講好中國故事,把我的讀書體會、講解經驗傳遞給更多的年輕人。」胡昇說,他比以前更忙了,但他忙碌並快樂著。(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陳學兵 李俊)
【編輯: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