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幾期課程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當前老膠片電影修復市場上主要採取人工修復,這一方式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專業的人才,也需要高昂的費用。這樣的「高成本」「低效率」使老電影人工修復之路一直無法擺脫髮展瓶頸。
不過,近幾年,這一事業開始有了欣喜的變化——「技術流」開始崛起。通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方式,老片中常見的模糊、噪點、色偏、隔行、抖動、劃痕等「小傷小痛」得以被批量化修復,不僅為老片「新生」帶來了加速度,更能助力老片新價值的挖掘。
以本期所要賞析的經典老膠片電影《好傢夥》為例,此影片時長146分鐘,如果採取傳統的修複方法,10名專業人員同時手工修復,還要花費數月時間,而採用人工智慧技術,一個人大概只需要幾天時間就可以完成。
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吳家驥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就正在致力於視頻修復領域的研究,並取得突破。該團隊依託在人工智慧、視頻語義理解、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識別領域的積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視頻修復領域,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質量、低成本、快速便捷的修復服務,把歷史影像修復為高清彩色,甚至超清的標準,幫助更多經典影像重返大眾視野。
該創業項目名為《AI看紅影—歷史影像智能修復系統》,「AI看紅影」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以視頻語義理解為基礎,用戶僅需要設置解析度和色彩飽和度等參數,即可以把歷史影像快速、精準地清晰化和彩色化。採用該系統精修一幀畫面僅僅需要兩三秒即可完成,而人工修復則需要兩三個小時。
現在,該AI系統訓練了30餘部電影,實現了超分辨、去噪、曝光平衡、上色和劃痕修復等一系列老紅影像精準修復。目前,團隊正在抓緊完成網頁端、手機端的上線試運營,開始為更多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歷史影像修復應用,進而幫助更多用戶完成快捷精準的歷史影像修復工作。
當然除了高校團隊,越來越多的商業資本也加入其中,加入經典老片領域的競逐。
去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布4張5G商用牌照,移動、聯通、電信和廣電各獲一張。根據公開信息,今年移動規劃完成3-5萬、聯通和電信計劃完成2萬個5G基站建設。5G更加靈活的微型基站部署4K/8K等超高清的內容傳輸突破以往特定地域的限制。然而4K及8K內容的物理屬性以及人眼的視覺極限,決定了大屏幕將是最佳的輸出埠,5G正在激活OTT平臺的巨大潛力。
有數據顯示,4K超高畫質電視消費佔比超過80%,隨著電視這塊屏幕升級的加快,4K清晰度的內容消費逐漸成為主流。某視頻平臺負責人認為,5G環境下更高的帶寬速度、低延時可為用戶帶來超高解析度的優質視頻體驗,使4K乃至8K超高清視頻在不久的未來成為主流,但由於目前4K、8K視頻介質有限,大量老介質,尤其是膠片介質下的經典老視頻將在5G的環境下會更為模糊。
因此,這也成為各大內容方升級內容體驗的重要動機。從2018年起,多個視頻平臺就已經開始發力,對年代久、出品時間長的經典影視作品進行視頻畫質增強的同時進行重映。
不過,AI雖然加速了老片修復的速度,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對老電影的修復更講究「修舊如舊」,特別是聲音降噪和色彩,在修復過程中,冰冷的技術手段是無法還原曾有的年代感和最初的拍攝技法的,如此可見,AI修復的效率或許是遠超人工的,但從藝術上來講,還無法取代人工。
在學習了本期課程的內容後,我們來繼續看看今天即將賞析的好萊塢電影大師經典名作:《好傢夥》。該片誕生於1990年,導演是馬丁·斯科塞斯,主演為羅伯特·德尼羅和雷·利奧塔。
本片根據尼古拉斯·派吉勒的紀實小說改編,講述了紐約黑幫名人縱橫江湖三十餘載的興衰史。當代好萊塢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自編自導的黑幫經典名作,與原著作者共同前後易稿不下十二次,結合自身幼年生活經歷,摒棄傳統個人浪漫英雄主義敘事手法,巧妙採用即興創作逼真刻畫紐約義大利裔黑幫人物的生活,展現不同人物的迥異價值觀,犀利描摹黑幫們的無情貪婪,揭露美國混亂腐敗的社會風氣。除了斯科塞斯御用男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外,雷·利奧塔與喬·佩西也共同加盟,後者憑藉本片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中國青年網 西安日報 重慶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