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讀死書」和「死讀書」,安徽校園開展手工坊激發創造力

2020-12-22 愛阿教育

9月27日,淮北市第一實驗小學聘請專業老師開展各類手工體驗活動,學生可結合自身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參加手工體驗活動,在快樂體驗中激發創造力,提升綜合素養。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第一實驗小學在教育創新中推行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在校園建立農工坊、木工坊、科學探究室和數學實驗室等。

學生在農工坊體驗傳統織布

學生在數學實驗室內體驗《圖形之美》

學生在紙工坊體驗傳統造紙

學生在木工坊體驗鋸木料

眾所周知,「讀死書」和「死讀書」的年代早就過去了,聰明的父母也不再只是教會孩子數數和背書這麼簡單,早已在默默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了。據了解,擁有這種特質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好的個性品質,未來也會有較高的成就。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創造新概念、新理論、更新技術和發明新設備、新方法和新作品。據美國的教育專家表示,每個小孩天生都具有創造力,而這種能力需要父母和老師後天的引導和開發,才能被逐漸挖掘出來。創造力對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了創造力,人類才會進步,社會才能往前發展。

為了更好的開發孩子的創造力,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或是扮演著名片段中的角色,或是自編自演的啞劇、小品和滑稽劇等;可以鼓勵孩子在家做各種小實驗、搞小製作,讓孩子種花,飼養小動物,製作小禮物等;鼓勵孩子進行藝術活動,比如敲打樂器,創造屬於他自己的音樂,或是用筆、刷子甚至直接用手蘸顏料畫畫。

同時,還可以買些橡皮泥或黏土,讓孩子捏各種小動物、小房子等;或是帶著孩子去戶外收集樹葉、松樹球等,回家用膠水拼貼畫等,這些都是特別好的開發創造力的活動。

但是現在的時代,父母很少有時間為孩子準備這麼多活動的材料,做小實驗又有著一定的危險性,那麼AR和VR技術的出現,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些問題。

AR/VR培養兒童創造力的5種方式

01消除地理障礙

真實世界的體驗和野外冒險可以豐富兒童的想像力。當兒童能夠自由探索和玩耍時,他們能夠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並做出很多創造性的舉動。虛擬實境使兒童能夠探索家庭和社區以外的事物,將他們帶到現實生活不可能去的地方。比如:在舒適的家中就能去火山或深海等危險場所進行探索。

02提供身臨其境的環境

虛擬實境將兒童帶入身臨其境的環境,為他們帶來更多感官體驗。虛擬實境應用程式可以激活兒童所有感官並激發其創造性思維。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兒童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與朋友和家人興奮地分享經驗,而這個過程,他們的表達能力得到了磨練。

03促進可視化

教育者長期以來使用視覺輔助工具來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複雜的概念。但是虛擬實境將這種方法提高了幾個等級,並優化了創意學習過程。虛擬實境增強了空間可視化,並幫助兒童發展在心理上操縱思想的能力。最終,兒童學會了概念化自己的設計。

04激發批判性思維

一些研究聲稱,遊戲化可以激發批判和創造性思維,研究人員也確實發現,高水平的創造力和玩視頻遊戲之間存在關聯。同樣,虛擬實境應用程式使用遊戲設計元素使兒童參與以目標為導向的活動,促使他們利用創造和批判性的思考來實現目標。

05獲得更多的機會

毫無疑問,虛擬實境使兒童可以自由地創作自己想要的東西。例如,他們可以繪畫,建造,著色,繪畫以及進行無數其他活動,並以此來釋放藝術才能。通過虛擬實境應用程式,他們擁有大量發揮想像力,並將其帶入生活的機會。

虛擬實境解放兒童的想像力

今天,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一個數字世界,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更好地學習,比如「七三課堂」APP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輔軟體,利用AR/VR以場景化課程助推學生深度學習。儘管技術還需繼續發展,但虛擬實境在未來幾年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對其合理的利用,我們可以幫助兒童豐富學習經驗,解放想像力,培養創造力。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 送書進校園 | 課室書一隅 給孩子們最好的開學禮物
    世界讀書日 送書進校園 | 課室書一隅 給孩子們最好的開學禮物 2020-04-23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不能把學生「圈養」在教室裡讀死書
    至於麥子的播種和收割,那是農民的事——不知道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嘛。」這或許才是學生「五穀不分」的主要原因吧。這讓我想起,一節公開課上學生發出了「秧苗為什麼會插在水田裡」的疑問,引得觀課教師一片譁然。事實上,當下很多學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長期生活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森林」,很少親近大自然,更是缺乏勞動生產實踐。
  • 書應該這樣讀?這些讀書印上刻下的名句給你答案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在讀書日相逢一系列讀書印,令人感慨。作者:博文讀書印和藏書印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多趣味,後者多見記事,皆能怡情銘志。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了一個「怪問題」,書法家要不要讀書?聽起來頗像回事。其實是一個偽命題。讀書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由此可以看出,現在書法家文化修養缺失,寫白字,錯別字扎堆,看來真的如讀書印所刻:常欠讀書債。古人說「欠債」,是因為好書太多而時間不夠,現在則是真的沒有時間。歸結到一句話,對於書家來說,必須從「要讀書」到「要書讀」的轉變。
  • 市第五實驗幼兒園上盧園區:酷創工具機 巧手工坊
    市第五實驗幼兒園上盧園區:酷創工具機 巧手工坊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09:56:00 | 作者:盧小桑 | 編輯:董之震  為幫助教師全面了解木工坊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更好地指導幼兒。
  • 平頂山市衛東區開展「書香致遠 悅讀同行」讀書交流活動
    12月11日,為了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激發師生的讀書興趣,全面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平頂山衛東區教體局在五一路小學舉行了以「書香致遠 悅讀同行」為主題的新教育實驗校讀書交流活動。市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學校校長、教師代表100多人參加活動。
  • 「你看過的書最後都長成你的骨頭和肉。」丨《讀書讀書》
    甚至於讀書,也依舊有人對此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至少就我所看到的,很多人雖然談及「讀書」,但真正與讀書有關的內容卻是少有。「談讀書」而「無書」,還能繼續泛泛而談,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了。最起碼,大家都知道「讀書」這麼一回事兒,而且,對於「讀書」他們還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觀點。這一點倒是挺令人驚訝的,這就像大家常說的那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 激發創造力 快樂促成長 陽泉市下千畝坪幼兒園開展自主遊戲活動
    段愛華日前,下千畝坪幼兒園在前期師幼共同創設區域環境、投放豐富多彩的遊戲材料的基礎上,開展了幼兒自主遊戲公開課活動。大班梁文娟老師組織幼兒自主表演了遊戲《今天我是主持人》;中班石曉紅老師組織幼兒進行了角色遊戲《小小理髮師》;小班張曉慶老師組織幼兒進行了建構遊戲《搭搭我的幼兒園》;小小班任華花老師組織幼兒開展了益智遊戲《釣魚》。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選擇遊戲材料和合作夥伴,玩得不亦樂乎。他們不僅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而且提高了想像力和創造力。
  • 岱嶽區黑水灣小學開展「最美圖書角,書香滿校園」圖書角評比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通訊員 李雲濤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為了培養孩子們讀好書、勤讀書、會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和校園特色文化的形成,讓每一位學生隨時都能夠親近書本、開拓視野,讓閱讀融進孩子的學習生活中,近日,岱嶽區黑水灣小學開展了「最美圖書角,書香滿校園」圖書角評比活動。
  • 「立體紙模」 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原標題:「立體紙模」 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家長陪孩子一起做「立體紙模」,是近年來從國外傳入的親子活動,有助於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9月13日,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愛普生墨倉式印表機可以更好地解決家庭立體紙模的列印需求。
  • 安徽理工大學專題開展反恐怖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
    2020年12月27日是我國《反恐怖主義法》頒布實施5周年之日,為切實增強全民反恐防範意識,加強校園平安建設,安徽理工大學開展「反恐怖宣傳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通過發放宣傳單、展板展示,利用圖書館、教學區、學生宿舍區電子屏滾動播放《實名登記從我做起》《應急有方遇險不慌》《抵制極端遠離危險》《舉報犯罪人人有責》等反恐視頻,面向學生解讀《公民反恐防範手冊》(2021年版)、《反恐怖主義法》等反恐法律法規及避險避難常識,重點解讀什麼是恐怖主義、如何識別恐怖嫌疑人、校園恐怖襲擊類型及應對措施。
  • 靜待花開––惠濟區迎賓路小學舉行高年級讀書交流活動
    (記者 張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為了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使學生養成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大力促進學生知識的更新、思維的活躍、綜合素質的提高。推進書香班級、書香校園建設,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 「預告」「我們的手藝——山東美術館探索體驗手工坊」線下重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賈佳7月25日(周六),「我們的手藝——山東美術館探索體驗手工坊」作為首個線下重啟的活動整裝待發,歡迎適齡的少年兒童報名參加。回顧2020年上半年,山東美術館為了適應疫情防控需要,陸續推出了山東美術館「線上美術大講堂」、「藝術雲課堂」等雲端公共教育系列活動,在世界讀書日、六一兒童節等期間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線上互動活動,盡最大努力為社會公眾提供美育服務。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成果,廣大少年兒童陸續進入暑期階段,山東美術館針對少年兒童策劃的品牌活動「我們的手藝——山東美術館探索體驗手工坊」將首先與大家見面了。
  • 書香浸潤校園,好書伴我成長——靈官殿中學開展書香校園活動
    為了讓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靈官殿中學於11月初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全校師生「書寫校園,伴我成長」活動。活動開展期間,班主任利用自習課時間,組織學生在教室、閱覽室閱讀,並替他們解答疑惑:任課老師自發在辦公室一起閱讀摘抄筆記。隨後,該校陸續舉行以"書香校園"為主題的詩詞大會、讀書之星、"快樂閱讀"手抄報比賽等活動,整個校園沉浸在讀書的海洋中。
  • 西青援助于田縣建立庫爾班手工坊
    本報訊(通訊員 劉子鑫 記者 李煥麗)日前,記者從天津援疆于田縣工作組了解到,在西青區援助832萬元建設資金的基礎上和于田縣委的支持保障下,于田縣27個掛牌督戰村全部建立了庫爾班手工坊,全力助推「三居三直」模式複製落地,為其在全國範圍的推廣複製奠定了良好基礎。
  • 農村俗話說:「讀書讀書讀老鼠」,「讀老鼠」是什麼意思?
    子時讀書,可看到老鼠身影,聽到老鼠聲音,因此人們就把讀書勤奮的人稱為「讀老鼠」。還有一種說法,讀書人反覆地翻閱書本,結果書翻得破爛了,就像是老鼠啃噬過一樣,真是讀書破萬卷,形容讀者非常用功。老鼠咬書被大人們戲稱為老鼠讀書,也就是「讀老鼠」。我小時候就有過類似的經歷,書本被老鼠咬爛過,無法使用,被大人嘲謔為「讀老鼠」,至今印象還非常深刻。3、讀書讓人膽小如鼠在農村,讀過書的孩們子被認為是膽小的人,有膽小像書生的說法。
  • 漳澤發電分公司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漳澤發電分公司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來源: 時間:2020-11-27 11:32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雅麗 報導 窗外寒意襲人,屋內暖意濃濃。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雅言傳承文明 經典點亮人心
    人民新媒網深圳訊:(通訊員 魏娟 方穎)為了豐富校園文化,培養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時代特區少年,深圳市龍崗區平湖外國語學校舉辦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全員參與的第三屆校園文化節。馬老師為同學們播放了習近平主席關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和教育部長陳寶生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總體要求,使同學們明白身上所肩負的光榮使命。馬老師引用孟子的話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人之本在身。文化強國的根本在於通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導學生修身養性,讓學生從小親近學習中華文言經典,打造文化軟實力,並進而走向文化自覺,立下成聖成賢的偉大志向。
  • 安徽黃山風景區開展一線人物訪談活動
    中新網安徽新聞1月8日電 (侯晏)近日,黃山風景區迎客松黨委以「黨建領航、凝聚力量」為主題,開展了「講述身邊的感動」一線人物訪談活動。
  • 「繪本推薦」《我喜歡書》讓孩子愛上讀書
    你的孩子喜歡書嗎?今天要介紹給小朋友認識一隻小猩猩,它非常喜歡書,而且喜歡各種各樣的書。小猩猩的喜好十分豐富,不論是字母書,數數兒的書,童話故事,漫畫書、唱歌兒的書、兒歌集、介紹太空的書還是怪怪的書它都喜歡。它就是《我喜歡書》裡那隻愛讀書的小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