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侶行2》270夫婦觸摸盧安達最慘痛記憶

2021-01-09 1905電影網
《我們的侶行2》270夫婦觸摸盧安達最慘痛記憶
時間:2018.07.06 來源: 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

世界上還有張昕宇和梁紅不敢去的地方嗎?別說,還真的有。雖然多次踏上非洲大地,但是盧安達始終是270夫婦極力迴避的地帶。1994年,盧安達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屠殺」——3個月內近100萬人喪失,讓整個世界望而生畏。

今晚21:35,深圳衛視《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中,270夫婦終於戰勝了心中的恐懼,深入盧安達。他們用一場盛大的燈光秀,點亮了「非洲之心」,在呼籲關愛山地大猩猩的同時,也讓更多人懂得珍愛和平。

270都不敢走近的地方,究竟有多恐怖?

「想別人不敢想、玩別人不敢玩、去別人不敢去」,這已經成為粉絲對270夫婦的共同認知。雖然270夫婦已經多次在非洲大地上穿行,但是因為「盧安達大屠殺」的緣故,270夫婦始終有意無意的避開盧安達。

這一次的非洲盧安達之行,270夫婦掙扎了很久。 「我也就是因為聽說過大屠殺這件事,我才一直沒來,我不知道這兒會不會安全。」張昕宇並不避諱心理的恐懼。但是出於對山地大猩猩的好奇與保護欲望,270夫婦還是依然踏上了這個曾經的「殺戮禁區」。

3個月近100萬人被屠殺!這竟然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

盧安達之所以有著「殺戮禁區」的標籤,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這裡發生過慘絕人寰的種族大屠殺。1994年4月7日至6月中旬,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爆發,胡圖族對圖西族及胡圖族溫和派進行了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短短3個月時間,就造成80-1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佔當時世界總人口1/5000以上,是二戰後世界上最嚴重的種族大屠殺。

讓人震驚的是,所謂的「種族差異」,竟然是殖民者人為劃分的。其劃分方式「簡單粗暴」,據說一種是比較「鼻梁較窄、膚色較白、身材高矮」,另一種是按擁有牛的數量,擁有10頭牛以上的就是圖西族,否則為胡圖族。

《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

多部經典大片「客串」,你能看出幾部影片的影子?

從第一期節目開始,不少觀眾就驚喜的發現,《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有著更為厚重的人文關懷。盧安達之行,270用電影大片的視角,關注了盧安達大屠殺中的倖存者、殺戮者、救助者。許多經典電影大片都能再本期節目中找到影子。

其中大屠殺中孤兒院裡的吉辛巴先生,憑1人之力,救下了300多個兒童,80多個大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盧安達辛德勒」。「我也知道我可能會死,但是我沒有辦法放棄這些孩子。」這樣的話語直戳心扉。而合解村裡,屠殺者與倖存者比鄰而居,那些用寬恕彌合的傷痛震懾人心。當倖存者面對殺害自己家人的兇手時,說出「後來我覺得要原諒他。原諒他以後,心理也放鬆了。」這就是寬恕的力量。

牛糞竟然是打開重生之門的鑰匙?

距離盧安達大屠殺過去了20多年,當270夫婦在飛機上從空中看盧安達時,整齊的房屋和街道,超出他們對非洲的想像。但是誰能想到,大屠殺剛剛結束時,牛糞竟然是許多人打開重生之門的鑰匙。

節目中,270夫婦走進了卡吉拉牛糞畫合作社,接觸了神秘而古老的牛糞畫藝術。大屠殺中僅存下來的2位會創作牛糞畫藝術家,無私的把技藝教給了倖存下來的寡婦們,希望通過繪畫,讓人從悲傷中醒過來,有活下去的勇氣,有生活的來源。她不光是治癒自己,而是治癒別人。

「猩猩點燈」,270的神秘計劃揭開謎底!

無論是盧安達大屠殺中人類的命運,還是維龍加山脈中山地大猩猩的未來,盧安達所有的生命,給予270夫婦最強烈的心靈衝擊。從上一期節目開始,270夫婦就開始密謀一項神秘的計劃。今晚,這個神秘計劃終於揭開了謎底。

張昕宇和梁紅,用3000盞太陽能燈,在火山國家公園搭建了6400平方米的「光之原野」。光影圖案中的山地大猩猩,是為呼籲全世界保護山地大猩猩;而兩側的橄欖枝,則是為了致敬那些勇敢守護猩猩、守護和平的人;同時也是對20多年前那場血腥記憶的祭奠。

每個生命都與眾不同,每個生命都值得守護。今晚21:35,鎖定深圳衛視《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跟隨270夫婦一起走入盧安達,看看「記住、聯合、重建」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今晚登陸深圳衛視 270夫婦俄羅斯...
    同樣在俄羅斯地界上歸來的,還有深圳衛視《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6月22日起,每周五晚21:30,傳奇俠侶270夫婦——張昕宇、梁紅,將從俄羅斯開始,打撈二戰歷史,開啟他們新一輪的世界環遊。96歲二戰老兵瑪利亞開卡丁車上天入地下海、獵奇冒險刺激,這些「侶行標配」在新一季的節目中自然少不了。
  • 侶行270夫婦為什麼那麼有錢?
    2021-01-01 14:17:11 來源: 闖哥新鮮事 舉報   我們說
  • 花上億元購買破冰船,270吹響「侶行」集結號
    從春寒料峭的3月到酷暑的8月,張昕宇和梁紅奔波穿梭於俄羅斯的廣袤原野、盧安達的熱帶叢林、哥倫比亞的暴力街區和南太平洋的海島,為當地人送上一件件中國人的禮物。而就在270夫婦奔走世界各地的間隙,他們正在做著另外一件特別重大的事情——花上億元購買一搜巨大的破冰船。斥巨資買的巨輪有何用途?
  • 《環遊記·我們的侶行》放大招 有心製造「閃電」
    《環遊記·我們的侶行》在黑幫的槍林彈雨中前進,在毒販橫行之地穿行,在內戰遺殤裡尋找希望……在哥倫比亞這片土地上,270夫婦停留了很長時間,用自己生命的冒險,讓觀眾了解到這片土地的黑暗與曙光。今晚21:35,深圳衛視《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270將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與哥倫比亞來一場告別——舉辦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閃電音樂會。他們花費2年的時間,製造出了「完美的閃電」,用光電火的力量,擊破恐怖之地的夜空。有心製造「閃電」,270和線圈死磕2年早在2013年,270夫婦就夢想踏上哥倫比亞的土地。
  • 侶行270夫婦為何如此有錢?看看張昕宇的身份背景
    導語:侶行270夫婦為何如此有錢?看看張昕宇的身份背景每個人都有一個環球旅行夢,我們希望看遍所有的美景,體驗所有的人生百態。隨著《侶行》的熱播,張昕宇、梁紅夫婦走入我們的視野當中,這是一對敢想敢為的夫婦,也是一對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甚至「災難」的夫婦。
  • 《我們的侶行2》記錄哥倫比亞緝毒隊執法全程
    大型無腳本紀實真人秀《我們的侶行2》目前已播過半,素人主創張昕宇、梁紅在本季節目裡足跡將遍布五大洲,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將送上一份「禮物」。它們或是一場3000盞「猩燈」組成的燈光秀,或是一面投放有二戰往事的水幕光影牆。在上一期節目裡,張昕宇、梁紅夫婦來到了本季探險的第三站哥倫比亞。
  • 侶行夫婦造珊瑚礁《我們的侶行2》記錄「海底家園」建造全過程
    在上周播出的《我們的侶行2》第十期中,侶行夫婦與當地島民同吃同喝,徹底感受了一回圖沃島的民風民俗。在密密匝匝的椰樹林裡,侶行夫婦與島民一起設置陷進捕捉椰子蟹;在圖沃島廣場上,囚徒為孩子和婦女們表演硬幣魔術,引得現場掌聲不斷;在蒼茫的大海上,老七用仿生小魚釣金槍魚,令張昕宇大開眼界。
  • (侶行)270和梁紅的故事酸到我了
    (侶行)國內第一檔冒險紀錄片,270原名張昕宇,270的外號因體重而得,他的妻子叫做梁紅兩人是著名的環球探險家,企業家,每個人都有一個環球旅行的夢想,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鏡頭幫我們看世界,北京本地人,
  • 侶行270夫婦環球旅行,你們看冒險精神,我在想為什麼這麼有錢?
    沒有看過《侶行》節目的朋友們可能連標題都沒看明白,說起這對270夫婦,就得先和大家說下《侶行》這檔節目。《侶行》是一檔由優酷網聯手''極限情侶''張昕宇、梁紅打造的首檔網絡自製戶外真人秀節目。這檔節目是從2013年開播的,上線僅三個月播放量就突破1億次,集均達611萬次。
  • 《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今晚登陸深圳衛視
    270夫婦俄羅斯打撈二戰記憶:上陣士兵平均活不過24小時這個六月,俄羅斯無疑是整個世界的焦點。4年一次的世界盃,在「戰鬥民族」的養成之地上歸來。同樣在俄羅斯地界上歸來的,還有深圳衛視《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第二季。6月22日起,每周五晚21:30,傳奇俠侶270夫婦——張昕宇、梁紅,將從俄羅斯開始,打撈二戰歷史,開啟他們新一輪的世界環遊。上天入地下海、獵奇冒險刺激,這些「侶行標配」在新一季的節目中自然少不了。
  • 侶行270夫婦開這車爬上智利火山口,改款後是不是更硬核了?
    侶行夫婦曾開途勝徵服海拔6000m火山相信看過《侶行》的朋友應該知道,270在攀登智利火山的時候駕駛的就是第四代途勝。在一次李老鼠對270的採訪中,270表示他所駕駛的途勝是經過改裝過的,不僅升高了底盤而且加裝了換擋杆,至於途勝的發動機、變速箱還有自帶的四驅,270表示可以應付火山攀爬途中的惡劣路況,可見途勝強悍的越野能力。其實,270駕駛的第四代途勝搭載的是適時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的是多片式離合器。
  • 兩名隊員海上失聯 《我們的侶行2》遭遇本季最驚險狀況
    在上周播出的騰訊視頻《我們的侶行2》第八期中,張昕宇、梁紅夫婦如願舉辦了和平音樂會,為哥倫比亞之行畫上完美句號。來自中國蒙古的歌手那日蘇演唱搖滾版《鴻雁》,將麥德林市中心廣場變成音樂的海洋;超百萬伏電壓的特斯拉電圈彈奏「電音歡樂頌」,贏得當地人民的掌聲與尖叫。
  • 《侶行十年》籤售·分享會--侶行夫婦「張昕宇」X「梁紅」
    《侶行十年》是張昕宇、梁紅夫婦送給粉絲們的禮物,精選了侶行十年中的160個場景、近300張照片,都是經典的故事和畫面,也是他們一路走來的紀念和見證。10月11日,張梁夫婦來到杭州,與讀者一起回味侶行十年,重新認識世界,一起走向下一個十年。
  • 侶行夫婦分享「財富經」 微博備用金助力走遍世界
    每個人對財富都有著不同角度的詮釋,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在參加2019一刻Talks跨年冬夜演講時表示,在旅行途中,走過的每一段路,遇到的每一次意外,這都屬於他們獨有的寶貴人生財富。   回顧侶行十年,侶行夫婦的壯舉歷歷在目。
  • 身負特殊使命 侶行夫婦發起「珊瑚海圓夢計劃」
    隨著舊旅程告一段落,侶行夫婦的新旅程也隨之開啟。 諮詢業內專家,到專業機構學習,製作主題環保藝術雕塑……這一系列的行程安排,都是張昕宇、梁紅為新旅程做的準備。11月20日,他們出發美麗的「東方夏威夷」海南三亞,完成了一項特殊使命——「珊瑚海圓夢計劃」。
  • 侶行10年,耗資1億,中國最瘋夫妻環球記,網友:我看見了愛情
    第一次認識「270」張昕宇和梁紅,是在一檔播放量高達20億的旅行紀錄片《侶行》中。張昕宇是個270斤的大胖子,但身手靈活,精通各種機械,堪稱「機械達人」。梁紅做事乾淨利落、談笑間眉眼幸福,臉上總是帶著甜甜的微笑。
  • ...幾個億環遊世界的侶行夫婦來寧:一直在路上,重回南極助力民間科考
    距離揚子晚報記者上次採訪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幾年後再見,他們仍保持「在路上」的狀態。24日,現身南京和平論壇現場做分享的他們告訴記者:「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很幸運,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 《侶行》20201124南極行花絮
    地球之極南極行已經順利結束,《侶行》的旅行還在繼續,最新一期原本是在海南探險的270、梁紅,因為狂風暴雨的原因,改播南極路上背後的故事。在正片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感受到了他們優秀的業務能力。首先270和梁紅是總船長,負責指揮、統籌和調度。總之就是方方面面都要關心,細節都要照顧到;開船有田路、林譚俊傑,醫生有張博,科學研究有湯老師,海洋研究有申劍、周星蕾等等。以及後邊培訓出來的甲板巡視的李思,做菜的蔣孟君,協助科學研究的傅相帥等。這一趟旅程,不僅僅是他們個人能力的成長,也是整條船的進步。
  • 他們北極求婚,南極結婚,一起《侶行》十年,卻意外掙了2億
    唯有張昕宇、梁紅夫婦在婚姻中相知相守,他們價值觀相同,他們的心意相通。他願意投身探險,她願意相陪在側,這樣心靈的完美契合大概便是愛情最美的模樣吧。認真品讀張昕宇與梁紅的攜手《侶行》,對於婚姻與情感,我們也許也會得到不同的解讀。
  • 傳奇環球探險家侶行夫婦打call 戶外電源迎「電小二時代」
    10月12日,國內戶外電源領軍品牌電小二戶外電源官宣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為其品牌推薦官。作為中國傳奇的環球探險家,張昕宇、梁紅開輪船、開飛機環遊世界,⾜跡遍布近200個國家。不管是在海上航行還是在沙漠穿越,張昕宇都會做全面充分的準備,攜帶安全的設備,保障出行的生活質量,而電小二戶外電源是他們戶外安全用電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