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有這麼多中文歌,都被外國人翻唱了

2021-01-20 騰訊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跳海大院

ID|meerjump

作者|院辦大人

1984年,華星唱片發行了張國榮《Leslie》專輯,裡面有一首歌成了99年香港電臺的世紀金曲,也成了日後院辦去KTV就算不會粵語也要用普通話唱出來的名曲,他在歌裡面這樣唱到:

你以往愛我愛我不顧一切

將一生青春犧牲給我光輝

好多謝一天你改變了我

無言來奉獻 柔情常令我個心有愧

——張國榮這首《Monica》讓當時與他被譽為金童玉女的張曼玉陷入話題中心。Monica在希臘語有獨行、孤獨的意思,有人認為Monica是漂亮有意思的金髮女子,也有人認為是被寵壞的大小姐。那還能是誰?Monica不理所當然指的是Maggie(張曼玉的英文名)嗎。

1992年,Maggie跟張國榮在《家有喜事》裡合作

但還真不是。張國榮說從小看著自己長大的傭人六姐,才是他真正的Monica。

比《Monica》唱的真正的「Monica」六姐更不為人知的,還有這首歌的原唱——吉川晃司,他在1984年2月發行了專輯《モニカ》。還有更「慘」的是這歌是吉川晃司主演電影的主題曲...um?什麼電影?是的,這個電影在中國甚至連譯名都沒有。

來,聽聽《Monica》的原曲

吉川晃司的《モニカ》和他主演電影《すかんぴんウォーク》

「Monica現象」在當時的華語樂壇並不少見,磁帶音樂年間,天王天后們利用他們靈敏的音樂嗅覺,一旦聞到相好對勁的外國曲調,就拿到國內,盤一盤:

當年樂壇的頂級流量李克勤的《紅日》,原曲是日本歌手立川俊之演唱的《それが大事》。那首《青蘋果樂園》翻唱於日本組合少年隊的《What's your name?》,陳慧嫻的《千千闕歌》翻唱於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喜歡唱的《小手拉大手》?它改編自辻亜彌乃的《風になる》,而這個原曲也是宮崎駿《貓的報恩》的片尾曲...

1993年5月,BEYOND在旺角排練室答記者問: 為啥對香港樂壇感到不滿?黃家駒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指的是那時香港樂壇的翻唱現象

然而,當年的「翻唱現象」在千禧年之後似乎翻了個面。不知道是不是cover version讓歌手們開了竅,還是大家開始厭煩唱別人的歌。總之千禧年後華語樂壇蒸蒸日上,局面慢慢變成發達國家開始翻唱我們的歌曲!ok你也可以說咱(起碼在音樂界這兒)開始有點文化自信了。

這種千禧年初音樂界的莫名「文化自信」可能大部分來源於周杰倫和王菲。

有些歌曲的前奏一響,院辦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這不就是我倫的《花海》麼?日本著名海島唱腔歌手中孝介翻唱周杰倫的《花海》,在港臺歌手翻唱過那麼多日本歌曲之後,華語樂壇好像開始收回「學費」了。

周杰倫在採訪中還曾透露其實之前寫這首歌就覺得很適合中孝介演唱,這不巧了嗎?音樂人的緣分就是這樣妙不可言,在一次周杰倫重唱《花海》時,還出其不意的運用了海島式唱法,高音嚇掉了院辦手中的芥末醬。

不止《花海》,日本天團放浪兄弟(Exile)翻唱過《說了再見》,重新填詞《RealValentine》。

2011年,周杰倫還在放浪兄弟東京演唱會上擔任嘉賓,主唱Atsushi用日文、周杰倫用中文對唱,這倆用種帶著淡淡憂傷的曲調,讓院辦總有一種吃著日本飯糰加了中國碘鹽的味道。

東京巨蛋上的放浪兄弟主唱和周杰倫,因為一邊記重新編曲後的樂譜,一邊還要想最後要說什麼日語,周杰倫表示緊張

男有周杰倫,女有王菲,這二位堪稱文化輸出的排頭兵。天后的《我願意》曾被挪威著名女歌手Lene Marlin改編成英文版的《Still Here》。林憶蓮、江美琪都翻唱過這個挪威女歌手的歌曲,為了回饋中國樂迷,啥也別說了,一首《still here》獻給大家。

但你知道,像在KTV,有人點了首大家都愛唱的經典金曲,全部人都會哄著上來搶麥。音樂(翻唱)界也有這樣的現象。

挪威女歌手版本的《我願意》之後,剛還跟周杰倫在巨蛋唱《說了再見的》放浪兄弟主唱Atsushi,下一秒就出了張全是中文翻唱的專輯。並唱了王菲這首《我願意》,還請了林志玲擔任MV女主角。唱中文的時候,能看出這位日本友人對天后是相當尊敬了,根本不敢在發音上有差池。

放浪兄弟主唱Atsushi的「翻唱專輯」,裡面有五首中文翻唱

天后的《紅豆》也是被國外翻唱重地,你就想吧,國內人唱了五六七八年了,都不膩,一首紅豆夠他們消化成民謠、鄉村音樂、布魯斯等各個風格了。大抵是原創者王菲賦予歌曲本身的「底氣」,才能讓翻唱者這麼多花樣地玩兒吧。

瞅瞅,前進樂團把《紅豆》彈唱地如此輕快,就知道這首紅豆的潛力和外國經久不衰的程度了。

外國朋友們,當你覺得自己還有一些音樂天賦,還沒有自己的代表作時,不妨通過合法渠道翻唱咱大中華的歌,說不定一曲成名,比參加廣州48上海48容易火得多。

翻唱歌曲是一種跟原創者交流文化的途徑,不管是他們翻唱我們,還是我們翻唱他們,甭說那麼多,來的都是客。

今天,院辦一定要給你介紹越南組合HKT這位大客,well,你別糾越南不是發達國家這個點。在院辦看來,越南有HKT這種能如此精準選擇翻唱歌曲水平的組合,就已經很發達了。2000年出道的HKT因為在13年翻唱了六哲的《錯錯錯》在中國名聲大震。如此動聽的歌聲,管你聽沒聽過,一定要(再)聽一次:

(嗯,這個著名的「洗剪吹組合」也唱過王菲的《紅豆》)

HKT因為翻唱華語歌曲在中國走紅,但在越南某些群眾看來,HKT和其音樂對他們樂壇沒啥意義。可能是因為他們老翻唱中國和韓國的歌曲?也可能是因為造型被人詬病?但院辦覺得他們倒是把《錯錯錯》原唱者那種說不出哪對,但就是對頭的感覺給唱出來了。而且,我居然有點期待他們未來的發展。

這不挺好的嗎

說到翻唱中文歌曲而名聲大震的外國歌手,不得不提早年丹麥樂隊邁克學搖滾那首《Take me to your heart》,就是翻唱自張學友的《吻別》。這首英文歌穩坐外行人學英語的頭把交椅,熟悉的語調和簡單的語法,根本就是為高中學生量身定做的英語學習裝備。

邁克學搖滾還翻唱過兩首中文歌:《I Walk This Road Alone》(搖滾教父崔健的《一無所有》)和《Fairy Tale》(李健的《傳奇》),看見了吧,他們不僅想翻唱中文歌曲,還想霸佔中學生課堂。

他們翻唱這幾首都非常對節奏容易唱

院辦的意思是很適合做中學生英語聽力

但如果翻唱上癮的話,就要小心變成荒木毬菜。2015年,荒木毬菜開始跟友人山川大海用日語將香港、臺灣、內地等多首華語歌曲重新編寫和填詞,翻唱的歌曲果真也跟大海似的,我覺得荒木毬菜是想借中國流行音樂承包日本年輕人的青春。

定位年輕人不夠,就用老歌喚起老婆婆沉睡的少女心,Frankie Laine的《Rose, Rose I Love You》,翻唱自《玫瑰玫瑰我愛你》。這首歌或許更能體現出原創跟翻唱良好的交流關係,通過改詞、重新編曲等,你是否理解和感受到原創者想表達的情緒,大伙兒聽就能聽出來。

而弗蘭基?萊恩明顯是get到原唱的意思了,因為他1951年翻唱完這首歌后就火了,一度高居排行榜第三名。

院辦聽著想跳舞

Frankie Laine的《Rose, Rose I Love You》

中國歌曲不是你想翻,想翻就能翻。對於國外一般歌手而言,要拿到歌王天后的歌曲版權並不簡單,如果直接翻唱,律師函也會不遠萬裡去教他們做人。未獲授權的翻唱以及用於商業用途的行為,甚至還沒等到律師函出門,粉絲四十米長的大刀已經開始下刀了,絕不允許任何人先跑一釐米。

能力有限夠不到天王天后,華語界這麼多歌曲,level稍微降低一點,那些在中國大街小巷傳唱的歌曲,外國人就算沒有靈敏的嗅覺,本土的火爆歌曲也流淌到國外了。比如2004年紅遍大江南北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

這首歌漂洋過海,在2005年的時候就紅到了挪威,挪威歌后索菲婭?格林一聽:完蛋!這不就是二鍋頭配極地伏特加的感覺嗎?

這位名氣與莎拉?布萊曼相當的歌后表示非常喜歡,並整了別的一些翻唱,趕在2005年的第一場雪到來之前出了張發燒猛碟,名字也real直接——《東方西方》。

冒著暴露年齡的風險院辦一定要說,這些翻唱歌曲的中文原版我都聽過…

而當年這種現象級名曲除了「第一場雪」外,還有《老鼠愛大米》、《童話》等等,這些90後都能把臺詞背出來的歌曲 ,都被很多國家的歌手拿去翻唱。其中最直白的翻唱當屬《老鼠愛大米》,這種翻譯方法喚起了我小學學英文單詞的回憶。

都2019年了,不整點音樂全球化還怎麼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呢? 比如我們的《小蘋果》,我就不信它只能引領中國大媽走上廣場巔峰。被外國人改編成Rock版本後,乍一聽還挺好聽...好吧,外國大爺大媽也能跟著躁起來。

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從國外翻唱本土爆款歌曲做起。不知道我的鎮家之寶之鳳凰傳奇有沒有霸佔外國人的小庭院呢,我覺得這事有譜。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最愛的5首中文歌曲,你一定都聽過!
    但這個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並非是中文或者英語,而是其音樂本身,音樂無國界,中國人能聽著英文歌搖頭晃腦,外國人自然也能聽著中文歌不可自拔。在中文歌曲中,有一些歌尤其讓外國人著迷,今天咱們就列舉幾個。由中國特色的五聲音階寫就,濃鬱的東方韻味撲面而來,動聽不已,中國特有的水墨畫卷似乎在你面前緩緩鋪開,但凡有中外重大國際活動的場合,這首歌都極少缺席。從五十多年前,周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到印尼參加慶祝萬隆會議十周年活動,到香港澳門回歸,再到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茉莉花》的旋律一直被全世界音樂愛好者傳唱。
  • 不看日本動漫不知道,原來中國這些經典歌曲,都是翻唱的日語歌
    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其實原曲都來自於其他國家。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原來很多經典的中文歌,原曲都在日本動漫中。《後來》翻唱於自日本組合Kiroro的《未來へ》,兩版的歌詞意境不同、表達的內容也不同。原版歌曲是女兒寫給媽媽的歌,而《後來》則是寫的追悔莫及的愛情。有多少人現在才知道,這首經典的歌曲是翻唱的日語歌?
  • 不看日漫不知道,原來這些中文歌,都是翻唱自日語歌
    人們都說日本的音樂是相當牛的,但是很多不接觸日漫日劇或者日語歌的人可能並不知道這一點,但是有一首中文歌你肯定聽過,那就是《起風了》這首歌,聽過的人大多都被它優美的旋律吸引,但是大家不知道的事,其實這首歌是翻唱自日本歌手高橋優的《ヤキモチ》,而這首歌正是大火日劇《深夜食堂3》的片尾曲
  • 這些年日本翻唱的中文歌曲
    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各種勢頭越來越猛,很多日本人開始翻唱中文歌曲。眾所周知,8、90年代港臺有大量明星翻唱日本歌曲,特別是中島みゆき(中島美雪),號稱養活了大半港臺藝人,甚至可以說很多藝人都是靠她紅起來的。
  • B站看動畫有何好處?可以學習外語,畢竟動畫片頭都是中文歌
    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更覺得B站是一個學習動漫歌曲的地方,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原因簡單,畢竟B站的動畫,不管是日漫還是國漫,片頭曲(或片尾曲)都是「中文歌曲」。沒錯,這一切都是彈幕人才們的功勞,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咱們這些普通觀眾又怎麼能在日漫中學會中文歌曲呢?接下來,咱們就不妨一起來見識下什麼是「中文歌」?
  • 原來我們都是聽著日本歌曲長大的,這些歌都是翻唱自日本歌
    歡迎來到百家號:cao麗在家說娛樂,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翻唱自日本的華語歌可以說閣內的歌壇有很多的歌王天后甚至「歌神」,許多的天王大咖靠著自己的歌唱實力撐起了80、90年代的華語歌壇。一直以來,我以為華語樂壇那些個經典歌曲都是出自中國人自己的編曲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麼多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原來我們都是聽日本歌曲長大(其實我是抗拒的)這些歌曲是無論怎麼想都想不到是翻唱的呀。
  • 今年除了爆紅泰劇主題曲,這首外國人唱中文歌也很上頭啊
    因為劇中用了「學習中文」這個線索貫穿,所以劇組特意請人創作了一首中文歌《如何》作為電視劇的主題曲。但隨著電視劇熱播,粉絲們卻齊齊「反轉」愛上了這首歌,直呼「好聽」「上頭」,網上出現了各種翻唱,還有網友把「腿腿江水」和「舉攔」做成了表情包,成為「外國人唱中國歌」爆款。
  • 花澤香菜抖音直播很敷衍,外國人來中國走穴一點都沒誠意
    花澤香菜作為二次元聲優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咖之一,人美歌甜聲線多,時而霸氣御姐,時而甜美少女,就連可愛蘿莉也可輕鬆駕馭。花澤香菜飾演的椎名真由理、五更琉璃、千石撫子、神代利世、中野一花等角色形象在二次元圈內擁有極高人氣,深受廣大二次元愛好者的喜愛。
  • 10首被國外翻唱的中文歌,真好聽
    《Rose Rose I Love You》 由陳歌辛作曲、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改編成英文後,由美國歌手Frankie Laine翻唱,並流行於美國及世界各地,很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 為什麼這麼多人翻唱中島美雪的歌?
    幾乎所有人都是先聽到別人翻唱她的歌,再認識到中島美雪這個人。從前是通過港臺那些翻唱歌曲;而今則是通過各種平臺上流傳的片段。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樂壇幾乎代表了整個華語樂壇。香港流行歌風靡一時,但這一切,也都與中島美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那些驚豔耳朵的法語版翻唱,適合學習法語的你
    前段時間小編的法語老師建議我多聽一些法語歌藉以鍛鍊我的聽和說的能力,礙於自己的知識有限,我真的欣賞不了那些經典的法語歌,因此就找了一些法語版的中文歌,結果遇見了這幾首百聽不厭的法語歌。準備好,我要上內容了。
  • 一剪梅火了,費玉清都不知道,結果是他推波助瀾
    原來是因為一個快手主播「蛋哥」,在雪地裡翻唱了這首歌,他舉著手機,在雪地裡旋轉,唱著一剪梅的歌詞: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也不知道是因為蛋哥奇特的外表,還是因為《一剪梅》洗腦的獨特旋律,引起了國外網友的好奇,上傳之後竟然已經有200多萬的播放量!
  • 外國人有「特權」?原來有些事只有中國人能做,而外國人不行
    所以,從我個人角度看,外國人的生活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特別」,只不過因為是「異鄉人」受到中國朋友關心照顧比較多而已。相反,有時候還經常因為是外國人有許多麻煩,而這些情況大家很少了解。有一天我在外面,突然有急事,無論如何都要用到電腦上網。正著急,我發現了附近有一家網吧,心想太好了!但當我進去後老闆說,因為我沒有身份證,所以不能上網。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外國人是沒法用網吧的嗎!?
  • 「陪你看這街」《囍》提熱搜第一之外,這些寶藏舞者的中文歌作品...
    就是街舞》第三季第三期大家都看了嗎看了嗎?點擊播放 GIF 1.2M這兩支作品雖然情緒、表達、編排大相逕庭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選取了中文歌曲做編排雖然街舞本身是舶來文化但是越來越多的舞者開始使用中文歌表演,或是編排作品並且其中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豔作品今天就帶你看看本季《這街》的選手那些"出圈"的中文歌作品如果這街3的第三期有遺珠之憾那麼李悅莎莎的作品絕對是其中之一這對默契得像雙生兒一樣的搭檔
  • 外國人對中國的誤解到底有多深?
    在推特等社交網站上,以學中文為契機,或者單純對中國感興趣的日本人越來越多,但同時帶來的是,因此產生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可以看出,大多數外國人在對中國感到好奇的同時,對於這裡的真實情況仍然知之甚少。所以,今天想為大家介紹的是,在這些方面,外國人對中國的誤解到底有多深?01 對中國現狀的誤解在日本的新聞網站,能看到很多關於中國科技發展方面的報導。
  • 經典丨《傳奇》翻唱英文版《Fairy tale》
    《Fairy Tale》是Michael Learn To Rock演唱的一首歌曲,於2010年11月24日發行,發行公司為金牌大風,歌曲是中國歌曲《傳奇》的英文翻唱版本,原唱為李健。
  • 上世紀樂壇成中島美雪漢化組,鄧麗君、王菲等天王天后因翻唱走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音樂界可以說是「中島美雪漢化組」,大部分港臺流行歌曲的背後都站著中島美雪的身影,許多我們以為是原唱,實際上都是翻唱。中島美雪被翻唱的這些中文歌可以說聽過歌的朋友們都聽過,而且還都是公認的經典歌曲!
  • 日本天后有多火?曾經華語樂壇有一半歌手都是靠翻唱她的歌走紅!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曾經的華語樂壇歌手,有大部分都是翻唱日本的歌曲,但是很少人會知道其中翻唱的歌曲,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來自日本創作歌手——中島美雪。被譽為是日本天后的她,自身有著超高的音樂創作天賦,並且由她參與創作的歌,每一首都有著極高的傳唱度,毫不誇張的說,當年在她巔峰時期,每一次新歌推出都是熱歌的誕生。
  • 上外大學生翻唱中文流行歌 傳遞中國聲音
    外國人是否能接受並理解中國的流行音樂?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有這樣一群大學生,他們堅持每周翻譯一首好聽的中文歌曲,並邀請校園歌手將英文版歌曲翻唱出來,做成微信文章定期推送。近期,MelodyC2E登上了上外校園公眾號綜合影響力排行榜第一的「寶座」,製作的歌曲也受到粉絲熱捧。
  • 舞力全開2020中文歌怎麼搜索
    舞力全開2020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歌曲供玩家選擇,那在這其中的中文歌玩家要如何搜索呢?需要幫助的玩家就看看以下內容吧!舞力全開2020中文歌怎麼搜索  目前舞力全開2020遊戲中只有兩首中文歌,即vava的《我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