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到史前猛獸,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想到恐龍,一想到恐龍就會想到霸王龍,因為霸王龍被公認是恐龍家族中最為兇猛和殘暴的。霸王龍的特點非常明顯,它擁有不輸於同等體型同類的奔跑速度,擁有超強的咬合力以及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尾巴,但要說所有史前巨獸中哪一種是最強的,估計霸王龍還排不上名次,因為排在霸王龍前面就有兩種史前巨獸,它們都曾經生活在海洋裡,無疑是當時海洋裡的霸主。
首先介紹的是鄧氏魚,相比起霸王龍來說,它的名氣更小一些,但從古生物學家多方面的研究看來它要比霸王龍強不少。根據研究發現,鄧氏魚開始出現的時期是在泥盆紀,它比恐龍還要早1.6億年出現在地球上。那個時期的海洋世界有著十分豐富的物種多樣性,這也為許多奇特海洋生物的誕生提供條件,鄧氏魚就是其中一種。在那個時期的海洋中鄧氏魚幾乎沒有敵手,無論是其他兇殘的捕食者還是獵物,遠遠看到鄧氏魚也要繞路走。
那麼鄧氏魚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呢?古生物學家通過對鄧氏魚骨架的分析發現,這種龐然大物擁有比霸王龍還要鋒利的牙齒,而且模擬實驗顯示鄧氏魚的咬合力也比霸王龍強。不僅如此,鄧氏魚身體抗打擊能力也非常強,一般的物理攻擊對它們來說是無效的。既然鄧氏魚這麼強,那麼和同樣生活在海洋裡的滄龍相比,誰更強一些呢?
先來了解一下滄龍,這是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當大多數海洋生物都上岸發展的時候,滄龍依然堅守海洋,並且最終發展成海洋霸主,就算是當時海洋裡極其恐怖的蛇頸龍也經常被滄龍捕食。那麼問題來了,滄龍和鄧氏魚不存在於同一時期,又怎麼對它們進行比較呢?實際上還是可以通過各項數據對比來分出勝負。
首先是體長和體重,有關資料顯示史前成年鄧氏魚體長普遍在6米左右,其體重達到驚人的2噸。恐龍專家從滄龍現有的骨架來推斷,認為生前的滄龍體長可以達到21米,這比鄧氏魚的體長多出三倍多。不僅如此,滄龍的體重也比鄧氏魚重16倍左右,也就是32噸左右。數據這麼一列,估計各位腦中對兩者的形象有了大致的概念,鄧氏魚在滄龍面前就像是一條海豚出現在一頭虎鯨面前一樣,根本不是對手。
有朋友可能會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體型大小不能說明問題。的確如此,在如今的海洋世界裡確實存在著藍鯨遭受其他海洋生物獵殺的現象,但滄龍不同,它不僅擁有無可比擬的龐大體型,它還有一定的攻擊能力。所以如果鄧氏魚遇上了滄龍,滄龍勝利的機率會遠大於鄧氏魚。儘管鄧氏魚無法戰勝滄龍,但它拉開了地球海洋霸主的序幕。
有種觀點認為,如果不是鄧氏魚在泥盆紀時期就在海洋裡清除敵人,可能不會有後來的滄龍和蛇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