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提琴 || 一位「最完美的小提琴家」——莎拉·張

2021-01-09 琴界網曹氏提琴

莎拉·張1980年出生於美國的費城。從4歲起,她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提琴。兩年後,便奇蹟般地登臺與管弦樂隊合作演出。其天才的琴音,為她贏得「音樂神童」的美名。1987年,7歲的她以全額獎學金被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錄取,並成為著名小提琴教授多羅茜·迪蕾的學生。

天才的琴音不僅感動著音樂廳裡的聽眾,也引來唱片公司的簇擁。著名的EMI唱片公司捷足先登,立即籤下這位「袖珍小提琴家」,唱片的封面留下了她當時稚嫩的形象,身著紅裙子,頭扎紅髮帶。手持一把兒童用的1/4小提琴,臉上流露出天真的笑容。平心而論,你不能以通常的評鑑標準來衡量這張唱片的風格如何,而值得聆賞的是一個9歲孩子心中的帕格尼尼、老柴、艾爾加、薩拉薩蒂,以及她這個年齡對音樂、對演奏藝術所具有的那種執著、悟性、愛和天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年幼的莎拉張已經可以駕馭帕格尼尼的曲子,而且如此精美絕倫,音色也是無可挑剔,這對一個10歲出頭的小女孩來說確實擁有著極其強大的天賦,但是其中的辛酸也是很多的,也許她一天除了吃飯睡覺等的一丁點空餘時間,其他都沉醉於小小提琴練習之中,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

莎拉·張給小編我最深刻的就是她長不大的臉龐,而琴技卻是日益精湛,從小到大,莎拉·張都是肥嘟嘟的面頰

從一個小姑娘成為現在舉世矚目的小提琴演奏家,我們看到了她歲月的沉澱,看到了她不斷追求完美的一面。

莎拉·張拉琴很有力度,不論是她演奏的布魯赫g小調協奏曲還是流浪者之歌等,如此有爆發力的聲音怎麼能讓人不賞心悅目呢?

就在上個星期,莎拉·張和著名鋼琴家Julio Elizalde在一個鄉村舉行了一場野外音樂會。不一樣的視聽,給演奏家和觀眾一個全新的體驗。

相關焦點

  • 亞洲小提琴王子高參代言CHRISTINA小提琴開啟行業先河新篇章
    他將與萬千CHRITINA琴友一起,見證克莉絲蒂娜提琴更多精彩時刻,共同守護和傳遞CHRISTINA提琴專註標準化專業化國際化品質提琴的責任和理念,同時,做為國內第一起,由小提琴著名演奏家代言弦樂器品牌的合作,也作為首創,開啟了行業先河。
  • 著名的小提琴製作大師有哪些
    斯特拉迪瓦裡最被人稱頌的成就:在小提琴製作中熔煉伯萊西亞學派的宏亮及克萊蒙那學派的甜美特色於一爐。那個時候,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知識、經驗都達到了最成熟的階段。他對長型的外型又作了修整,使面板的弧度比以前更為豐滿並直接把振動傳向琴體的每一個角落。這個階段的作品大約有 200 來把小提琴、 10 把中提琴、 20 把大提琴。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毛新光老師:我從小受父親啟蒙學習小提琴,考入瀋陽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小提琴,考中央音樂學院時在王振山老師的建議下改學中提琴專業,一直從事中提琴職業演奏至今。小編:中提琴的演變及由來?中提琴與小提琴的差別?毛新光老師:中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古中提琴是中提琴的前身,它的外表與小提琴十分相似,只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小提琴身高約六十公分),而它的弓則比小提琴的弓略長也略重,共鳴音箱也比小提琴的大。中提琴音高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八度。現在我們大部分人所拉的中提琴沒有固定的尺寸,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和喜好而定的。
  • 最能培養女孩氣質的樂器當屬小提琴,古典與優雅為一體
    這些作品是這些古典音樂家創作的最動聽,也最被世人所認可的作品,所有對小提琴有一定了解的人他們都會輕易的分辨出巴赫D小調的《Chaconne》或帕格尼尼的《Caprice No.1》這些經典之作。正如美國愛荷華大學的教授所說:小提琴從沒有發生過改變。小提琴大約在16世紀中期突然出現於義大利的北部。而與同樣在西方古典音樂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樂器之王——鋼琴相比,小提琴一直保持原樣。
  • 確山「琴二代」:拉響父輩做的提琴
    掃一掃 看視頻在曾為貧困縣的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前來採訪的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節目編導劉明明偶遇一場演出,這不是一般的扶貧演出,20多個本地孩子手持父輩親手製作的大提琴、小提琴走上舞臺,合奏《同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梁祝》《鴻雁
  • 【決勝2020】確山「琴二代」:小提琴奏出「嚮往的生活」
    人民政協網駐馬店11月25日電(記者 付振強)「80後」焦繼麗在回到家鄉確山工作前,曾幻想過這樣一段生活:家附近就地實現就業,不必長途跋涉外出務工;下班之後相夫教子,留足時間陪伴家人……幾個月前,焦繼麗在朋友的介紹下入職了家門口的確山提琴產業園
  • 他們用小提琴奏出幸福華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王金堂是確山縣竹溝鎮王西樓人,改革開放初期就到北京幹雜工,後來在一名老鄉的介紹下到一家樂器廠打工,對小提琴產生濃厚興趣的王金堂開始學習制琴。慢慢地,做提琴上了手,老鄉帶老鄉,王金堂陸續帶來了很多家鄉人在北京做琴,去北京打工的確山人群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2015年確山縣專門打造了600畝地提琴產業園,建設了標準化廠房。在王金堂的帶動下,先後有多家回遷企業入駐確山縣產業聚集區。
  • 一群不懂西洋音樂的中國農民,憑啥造出了全球30%的小提琴?
    這裡每年能生產70多萬把提琴,它們大多被銷往90多個歐美國家,佔了全球市場的30%。黃橋鎮既是「中國提琴產業之都」,也是世界最大的小提琴生產基地。這讓人很難想像,一個從前靠「黃橋燒餅」出名的普通農村小鎮,一些和西洋音樂完全沒有關聯的農民,怎麼就和號稱「樂器皇后」的小提琴產生了共鳴?
  • 【決勝2020】提琴小鎮再奏新曲 「大師」李建偉都說中
    新華網駐馬店11月26日電(楊巧雲)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當記者走進駐馬店市確山提琴產業園時,4位愛好樂器的小朋友正在合奏《我和我的祖國》,平穩的鋼琴聲配合著小提琴音,讓人忍不住應和著唱起來。曾經,確山縣的老百姓,也沒幾個人熟悉提琴。如今,這裡年產提琴約40萬把,造出了中國80%的手工製作中高檔提琴。
  • 為什麼中提琴沒啥知名度?可能是大哥小弟都太有名了……
    來,先來認識一下聽者落淚,聞者傷心的中提琴: 中提琴 (Viola)是一種弓弦樂器,其音域比小提琴低完全五度。音色相較於小提琴、大提琴顯得相對隱晦。平時使用中音譜記號(alto clef)記譜,高音域則使用高音譜記號。在18世紀中葉之前,中提琴只在管弦樂團中使用。之後隨著弦樂四重奏的興盛,成為室內樂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看完中提琴的「簡歷」,覺得說還好啊,為什麼大家對中提琴的「惡意」那麼那麼那麼大呢?
  • 小提琴製作木材與木材特性
    上下可以安裝兩排鐵絲,每次可以放入20—30把已經製作好的半成品未油漆的白殼琴小提琴或中提琴。為保持箱體內通風透氣,箱體的左右和頂部開幾個出氣孔,使箱體內保持正常的空氣流通以及乾濕度平衡,從而避免過分的,非正常的溫度和乾燥度使提琴開膠或變形。紫外線烘烤期一般在6-8天。待紫外線烘烤期滿取出後,以色澤變深為佳。經過處理後的木材,看上去和約具有百年存放期的提琴木材一般。
  • 比起小提琴的悠揚,我更鍾愛大提琴的深沉
    通常,交響樂隊中的弦樂器會有四種,分別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倍大提琴(低音提琴),由這四種弦樂器共同組成弦樂組。一般來說,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地位比較高,在樂曲進行中常常擔任旋律聲部,而中提琴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倍大提琴則用於低音鋪墊與點綴。我們知道,小提琴外形小巧輕便,音區較高,在g——d4。大提琴較為龐大,音區較低,在C——a2。
  • 手工小提琴的製作流程,和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
    手工小提琴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有選材、拼板、刮板、刻音孔、合琴、隨琴等十幾道工序組成。現在手工小提琴的製作工序完全是繼承了16世紀時候克雷莫納的提琴製作工序,在流程和工具方面幾乎一樣。下面就讓我們來見證「樂器皇后」小提琴的誕生。
  • 你知道,為什麼科學家們尤其喜歡拉小提琴嗎?
    除了雜交水稻,袁隆平先生最愛的就是音樂,而且特別喜歡小提琴。他稱之為「最能觸及靈魂深處的聲音。」說到錢學森先生和他夫人蔣英,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愛好音樂,愛因斯坦的母親波琳是一位具有文化修養的賢慧母親,她愛好音樂,並是愛因斯坦的音樂啟蒙老師,也培養了愛因斯坦對古典音樂和小提琴的興趣。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6歲的時候,他父親開始教他小提琴。他那幼小的心靈就已經進入到幽美的旋律之中。
  • 陌陌跨國陽臺音樂會連線義大利 米蘭歌劇院李娜普及小提琴知識
    5月1日,陌陌跨國陽臺音樂會邀請到了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小提琴演奏家李娜,她為大家帶來了歌劇以及小提琴方面的專業知識,演奏的《今夜無人睡眠》《祝酒歌》《永別了,我的過去》《四季》曲目更是讓廣大網友大飽耳福。
  • 中國家長,請不要隨隨便便讓孩子學「小提琴」
    最近發覺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都開始為自己的小孩報名「小提琴」培訓班。當然,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固然可以理解,但學小提琴背後可能存在的隱形問題,基本上沒有多少家長知道,此文將從音樂的角度,談一談普通人到底適不適合學小提琴。
  • 第五人格:原來「小提琴家」是錦上添花,莊園「音樂盛宴」終完善
    之所以TZ會有這樣的認知想必許多玩家也早已經樹脂,「小提琴家」安東尼奧的到來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無論是外在特質的「魔音」還是實體特質的攻擊技能都跟他的小提琴頗為密切,而且作為一個藝術家小提琴更是他立足莊園的根本,也是他的看家本領。有的人是用音樂的魅力感染觀眾,而「小提琴家」則是通過自己獨特的「魔音」擊潰求生者,從而實現徵服的欲望。
  • 小提琴選購「水深」?記住這5點誰也坑不到你!
    小提琴作為一個流傳世界各國的百年弦樂器在市場上具有極大的需求力從名氣、材質、做工、價格等多個方面來看小提琴市場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坑」為了避免外行和初學者踩坑於是決定給大家整理一篇「小提琴選購攻略」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
  • 聽朱利安·拉赫林演繹老柴《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貝多芬、孟德爾頌以及勃拉姆斯的同類作品並列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然而,這樣的傑出地位並非一蹴而就,這部作品的上演著實頗費周折。
  • 長笛vs小提琴!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長笛)協奏曲》
    孟德爾頌家境富裕,祖父是德國猶太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其父是銀行家,其母是鋼琴家,從漢堡搬到柏林,家裡的沙龍是上流社會人士、藝術家、學者聚會所在。孟德爾頌7歲時受洗為改革宗基督徒。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創作極為豐富,在他活著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當時作曲家中的第一人,彪羅曾稱他為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他的作品風格富於詩意,曲式完美而嚴謹,但是他的音樂還是屬於浪漫樂派,這些音樂抒情、優雅與乾淨,清楚地運用管弦樂的色彩。他的《仲夏夜之夢序曲》為浪漫主義作曲家描繪神話仙境提供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