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是唱作人2》總決賽的結束,這檔主打原創音樂的大型音綜正式落下了帷幕。
總共11期耗時兩個月,目前網上評分高達7.4,對比同類型的節目《歌手2020》只有4.9分,而《天賜的聲音》則只有4.2分。
從種種數據上不難看出,觀眾對於《我是唱作人2》給予了高度肯定。
尤其是作為一檔主打原創音樂的節目,從概念到嘉賓作品都是「原創」,這在整個華語樂壇都是非常罕見的,能夠一路摸索走到今天確實非常不容易。
「良心」音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略顯浮誇的評價,主要還是出於觀眾對節目的認可.
像《我是唱作人2》這樣的真人秀其實往往都伴隨著「魔鬼剪輯」和「話題製造」,作為主辦方很難在內容與熱度上進行平衡。
關於這一點在《中國新說唱》和《說唱聽我的》裡面均有體現,黑紅也是紅,能出圈比什麼都強。
但《我是唱作人》系列節目似乎並不打算走這麼一條路。
從節目最初總導演車澈就一再強調,這是一檔純音樂類節目,他的目的是讓每一位參賽嘉賓都能撕掉自身標籤,用音樂在舞臺上和觀眾對話。
而賽後張藝興、鄭鈞、GAI等人均發文緬懷了這兩個月的旅程,所有人沒有一句差評,全部都是感慨節目的良心製作,輕鬆、和諧又充滿歡樂。
能夠做到這一點《我是唱作人2》就非常成功了,基本上屬於圓滿結束。
但有沒有下一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難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請不到人」。
這個問題早在今年「新聲挑戰賽」的時候就初露端倪,取消上下區賽制的背後,埋藏的是嘉賓邀請困難。
首先《我是唱作人2》主打原創音樂,因此參賽的嘉賓需要具備最基礎的一個條件。
獨立創作。
這是一個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的條件。
縱觀華語樂壇其實有很多歌手都能作詞作曲,但問題是當高強度並且持續的創作,以及作品具備可聽性這兩個條件相加在一起時,難度就驟然提升不少。
其次《我是唱作人2》終究只是一檔網綜,以該節目的咖位還不足以請動一些歌手,比如華晨宇和鄧紫棋。
毫無疑問說到原創歌手,並且音樂具備可聽性,華晨宇和鄧紫棋是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人選。
但是作為在《歌手》系列節目裡都能「大殺四方」的存在,《我是唱作人》節目組想請到他們太困難了。
更不用說周杰倫、林俊傑、陳奕迅這種級別的歌手,我看很多朋友在評論區表示希望節目組能讓這些歌壇實力派參賽,但事實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歌手》都沒請動的人《我是唱作人》更沒機會。
所以綜合看下來,如果真的有《我是唱作人》第三季,嘉賓選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流量擔當已經邀請過了王源和張藝興,剩下還能來的屈指可數。
而資深音樂人從薩頂頂、胡海泉到今年的鄭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都是「急需曝光」的前輩,可遇而不可求是他們最大的隱藏條件。
另外去年的實力擔當是梁博,今年輪到了霍尊,那麼下一季又該請誰來撐場面?
華晨宇、鄧紫棋大概率請不動,周深又不具備足夠的原創能力,甚至毛不易都已經來過了,放眼歌壇年輕一輩很難有人能挑大梁。
如果嘉賓挑選能有合適人選,今年的《我是唱作人2》也不至於說唱歌手扎堆。
綜上所述,雖然《我是唱作人2》很精彩,但是下一季能不能順利舉行仍不好說,如果不改規則,那麼受到的限制實在太多了,即便車導也束手無策。
但能有兩季純原創的華語音綜這麼良心、出圈,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觀眾的美好回憶,珍惜現在吧。
今日份話題:你認為如果《我是唱作人》還有下一季,應該邀請誰來撐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