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一句話,一生中最美的年華,是心已成長,人未老去。
——題記
這些天的網絡,被那條「開著房車逃離家庭和婚姻的大媽」的消息霸屏了。
認真的看了不下10幾種版本的剖析文章,有感同身受,有欲語還休,有心酸慨嘆,有擔憂悲哀,有鼓勵讚揚……我除了嚮往,羨慕,還感慨一點: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寫點別的吧。
席慕蓉在一首詩裡寫道: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在這時候,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而黑暗尚未來臨……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在這時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結局尚未來臨……
每每讀起,心上總是無以言表的感慨叢生,也許還會心生戚戚,眼泛淚意。
我一直自許是個樂觀主義者,知道自己的渺小與微不足道,明白無數生命或許並無意義。
但我也明白,既然人生一場,就應該好好地活,沒有意義,就去建立一個意義,然後凡事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因為人生一場,不死,怎麼都得過。
書上說,多苦少樂是人生必然,能苦會樂是人生坦然,化苦為樂是智者超然。
所以,雖然手裡的日子蠅營狗苟,沉坷泛濫,身邊也沒有取暖的火,我依舊告訴自己,愛自己,愛它人,積極向上,不去想下次是哪次,以後是多久,只管趁明天,趁心已成長,趁人未垂老,去經過,去保持熱愛。
自然,不可能人人都像「房車大媽」似的,從此「我自仰天長笑去,天涯美景慰平生」。我相信,這自可快慰一時,但人生一場誰能真的脫離生活?
所以,「何時忘卻營營」是真實的生活嚮往,但擁有一顆清明,堅強的心,才是真實的生活方式。
還是那句話,趁明天,趁心已成長,趁人未垂老……保持一顆清明,堅強的心,才可將各種況味妥帖安放,慢慢把生活過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