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高效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0-12-22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壹壹

如果有人告訴你,60分鐘可以掌握一本書的核心脈絡,你會信嗎?大多數人不會信,信的人也會認為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底才能做到,曾經我也這樣認為,但是當我自己也做到了,我信了。

有些事情我們覺得不可能,或許是我們不知道,沒見過,自己沒有做過。

一、18天我讀了18本書,我書讀快了還讀懂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鏡姐的18天高效閱讀訓練營,在訓練營裡,我用鏡姐的60分鐘高效閱讀法,竟然18天一共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這對過去一個月也讀不完一本書的我,真的是一個奇蹟。

在訓練營裡,我每天早上開始先聽一遍當天要閱讀的書的音頻,然後按照一開始就列印好的鏡姐高效閱讀模板,帶著9個問題進行閱讀,閱讀完做思維導圖回答9個問題,這樣子,一本書的核心脈絡就出來了,然後再聽一遍音頻,再按照鏡姐的書評邏輯模板,很快的就可以完成一篇800字的書評了。

晚上的時候,鏡姐會在社群裡進行頭腦風暴,通過提問的方式讓我們回答書中的相關問題,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來表達,讓我們加深了對書的理解和記憶,每個維度課程上完還有試題考核,就在鏡姐的多重管齊下,我基本上都可以記得每本書作者主要寫的是什麼內容了。

只要按照鏡姐高效閱讀模板閱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快速閱讀一本書並能掌握全書的脈絡。

二、所有讀書有問題,都是用錯了書

對閱讀,我一直都很喜歡,覺得閱讀可以增長見識、可以提升氣質,但是我也僅於喜歡,很少實際行動,曾跟風買了很多紙質書,現在很多都沒有拆封,每每看到,都對自己說,我要看書,要把這些書看完,但實際上,從前年說到去年再到今年,我也沒有看過幾本書。

看書時,我都是翻開書就看,逐字逐句地看,看一本書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而且看完了,也不記得書裡面寫的是什麼,看過了就過了,然後朋友問起我書中的內容,我根本回答不出來,因為我的頭腦一片空白。

因為讀書沒有目標,為讀書而讀書,不僅讀的慢,而且也是白讀。

直到參加了鏡姐的18天高效訓練營,我才恍然大悟。我為什麼記不住書中內容呢,是因為沒有帶著問題去看書,鏡姐說,是先有事才有書,而不是先有書再有事。意思就是先知道自己為什麼讀書,再確定讀什麼書,即先確定讀書目標,再去讀書。

三、養成好習慣

都說21天能養成一個習慣,而18天訓練營,讓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

我以前每天晚上都捨不得睡覺,每天熬夜到十二點一點才睡,然後早上就起不來,起來也沒有精神,參加訓練營後,因為要看書和寫書評,熬夜沒有精神做事效率低,然後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把時間調整下,晚上早點睡覺早上早點起床呢,大家都知道十點睡覺是睡美容覺,因為這個時間段是身體的排毒時間。

於是我就開始規定自己晚上十一點前必須睡覺,早上5點起床。剛開始幾天確實挺困難,到5點鬧鈴響了還會賴床,起來也有點迷糊,但一想到鏡姐說的,堅持就是勝利,你能堅持就已經打敗80%的人了,就這樣我堅持下來了。

現在基本晚上十一點前能上床睡覺,早上5點有時鬧鈴都沒響我就自動醒了,而且人非常有精神,這個時間點世界是安靜的,你周圍也是安靜的,因此無論此時做什麼都可以集中注意力,提升了效率。

這18天雖然早起很痛苦,但是一路堅持下來,我的睡眠質量變好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甚至皮膚狀態都變好了很多,滿滿的收穫。

四、思維提升

我是個簡單的人,做事情從來不會想太多,說話也如此,因此在不知覺中會得罪到人,而我卻不知,還有經常別人說這個好那個好,我經常就信了,這就是所謂的"人云亦云"吧。

曾經同事跟我說,學美容好,於是我就去學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喜不喜歡美容,這個適不適合自己,最後學完了,發現自己實在不喜歡,最後也沒有去做,浪費時間和金錢。

參加訓練營後才知道,這是因為自己的思維能力太低了,對事情沒有判斷價值的能力,現在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會認真思考,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做,說話也會思考,這個話當不當說,說應該怎麼說。

做事學會了三思而後行,不再對別人所說的話全盤贊同,有了自己的判斷思維。

五、高效閱讀,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說起來有些可笑,人已快到不惑之年,卻還覺得生活迷茫,找不到生存的意義,網上去找答案,有人說當你生活感到迷茫時那就去讀書吧,於是開始買了很多暢銷書來看,看過後覺得人生充實了,但具體說起來學到了什麼也說不出來。

我知道我對現狀不滿意,很焦慮,我也想要改變,卻苦於找不到辦法。參加訓練營後,我覺得世界對我重新開啟了一扇大門,門裡面就有我追尋的東西。

訓練營裡的一切顛覆了我的認知,我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是書讀得太少了,所以人快到不惑之年仍一事無成,要是我以前多讀點書,我現在的人生肯定不會是這樣子的,不過我也始終相信,意識到了然後做出改變,什麼時候都不算晚,種一顆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相信我終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充實又緊張的18天高效閱讀訓練營結束了,暫時鬆了一口氣,訓練營讓我收穫良多,最重要的是讓我找到了人生目標,就是通過閱讀改變人生,實現財富自由。我希望未來能以身作則,通過閱讀影響身邊的人,愛上閱讀,讓他們在人生成功的路上少走些彎路。

我堅信,只要有目標,堅持不放棄,我們終能遇見更好的自己,不負來這人間走一遭。

本文作者:壹壹,鏡姐夢想領讀會,高效閱讀踐行者,熱愛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相關焦點

  • 18天閱讀18本書,鏡姐夢想領讀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有人說,閱讀是心靈的旅行,在18天閱讀訓練營中真切的感悟到了閱讀的魅力,我的心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在參加鏡姐夢想領讀會之前,雖然我也喜歡閱讀,但是要我1天讀完1本書,還是有點困難的。當我看到訓練營海報上寫著18天18本書的時候,還抱著一絲懷疑:這個鏡姐也太誇張了吧,1天1本書,怎麼可能?相信大家一開始也有這樣的疑惑吧。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但是現在回頭再看,我在書評私教班2個月時間內,只讀了8本書的收穫,卻遠遠大於之前的100本。我從18年底開始學習自媒體寫作,到現在正好滿2年了,第一年用了洪荒之力去寫,統共就上稿了4篇文章,這可憐巴巴的4篇上稿文,不但折磨得自己快要發瘋,而且寫完之後,完全沒有啥心得。
  • 如何寫書評?
    一篇高質量的書評,不僅要描述全書本上的大致內容,還應該分析這本書的目的,並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表達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無論是作為作業,還是尋求約稿,寫書評都應該對書本、對自己,維持相當程度的準確性、分析性與強烈的個人性。
  • 在閱讀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近日,市圖書館在五樓多功能廳舉行了第三屆「好書伴我成長」少年兒童閱讀分享活動決賽。本屆閱讀分享活動歷時三個月,共有65名少年兒童讀者報名參加,他們分別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5本書的閱讀任務、閱讀記錄和300字以上的閱讀分享材料,市圖書館通過閱讀分享材料選拔出16名讀者參加決賽。
  • 快速閱讀有方法,《槓桿閱讀術》教你如何一年讀365本書
    我曾經在多次培訓和演講中公布了我一年讀400本書的方法:集中分類攻克法。很多人比較感興趣,有人問我,榮老師你怎麼做到每天讀一本的。這裡有一個誤區,我沒有做到每天讀一本。因為有時工作忙起來,我有一天也會與書絕緣,但每日一書評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告訴這個秘密。
  • 學會這8種實用寫作技巧,普通人也可以30天寫15篇原創文章
    即使我想寫,但實在內容不好憋出來。 30天內寫15篇文章,平均2天寫一篇文章,尤其在疫情期間,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 我的寫作目標是以後變成日更,一天至少寫一篇原創文章。 有些讀者說,我覺得寫作比閱讀還難。理由是,閱讀有現成的素材,但寫作得肚子裡有貨。
  • 普通人如何從零開始在3個月內讀20本書,寫30篇文章?
    30歲這個事情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刺激,感覺自己碌碌無為的就到了30歲,所以去年年底就打算嘗試改變,於是從今年年初,我就開始認認真真地做計劃、看書、寫作。到今天為止,我已經看了20來本書,寫了30多篇文章。
  • 如何寫書評①:我不靠寫作為生,為什麼讀書還要寫書評?
    #如何閱讀一本書#大家好,我是故事汪,很高興能在故事中與你相遇。書評,作為現在一種主要的寫作變現方式,為許多作者所熱衷。我自己也上過不少書評寫作課程,所以在接下去的幾天時間裡,我想分幾期內容,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寫書評的方式方法。看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會說,我又不以寫作為生,那我就不用看下去了吧。
  • 與書香為伴,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來
    與書香為伴,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來 2020-03-13 2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6年,你讀了幾本書?
    在精讀讀友會,有這樣一群安靜的讀書人,他們在2016年讀的書均在12本或以上,相當於每個月至少讀完一本書。他們都是誰?他們讀了什麼書?他們讀後感寫的都是什麼?長按識別二維碼,一起來認識認識吧!/夢幻花/萬物簡史/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與地壇/般若蓮花處處開/瓦爾登湖/幸福要回答/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追風箏的人/我們仨/查令十字街84號/看見/穆斯林的葬禮/把心安頓好/六項精進/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百年孤獨/我心溫柔自有力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氣質/擺渡人訪談連結:總是沒時間閱讀?
  • 想靠寫書評變現,可1個月只能讀1本書,怎麼辦?
    很多人想靠寫書評變現,卻在閱讀階段就止步不前。如果你一個月只讀一本書,憑藉這個速度想要實現變現,真的很難。你可能會說,讀書讀得快沒啥好處,它會影響我們對文本的吸收能力,也體驗不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再說了,我的閱讀能力已經定型了,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的。
  • 書單|18位推薦人,18本書,給還宅在家的人的閱讀推薦
    於是,他邀請了18位好友,每人推薦一本書給還宅在家中的人們,希望他們通過閱讀帶給自己更多的內心安寧與力量。令張武宜感動的是,好友們都非常支持他的這一想法,立刻回復了他,有些好友還寫了兩千多字的推薦語,情真意切。這18位推薦人,來自各行各業,推薦的18本書,我們大致按照書目類別,城市、科學、傳記、政治哲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七個部分,排列如下。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每天一本書+一頁筆記的讀書法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介紹的保證讀書方法,其實我在摸索閱讀的過程中已經運用了,只是下意識地這麼做,卻缺乏理論方面的支撐,沒有去總結「為什麼要這樣做」「怎麼做才能更好」等等,而這正是我們需要閱讀的原因。這本書建議不要重讀,直接一遍過,追求速度。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因為你們要相信,前方有一個更好的你自己在等著你。今天你有多少困惑,在書中全有過。你所經歷的一切,換成時代的背景,在各種書裡面都有答案,都有遭遇。」「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
  • 寫出深度書評,也需要知識和邏輯的磨練
    而讀書並寫書評,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是一個很好地平衡輸入與輸出的方法。學寫作碰到的第一位老師,記得她說自己堅持每天至少讀3小時的書,當時聽著覺得不可思議,每天哪有那麼多時間讀書?不是應該寫文字花的時間更多嗎?
  • 復盤:我,51歲,45天寫了近6萬字,好評如潮,我是怎樣做到的?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過去的45天時間,我的所學所思,也希望能給迷茫期的你帶來些許一點思考:1、讀《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人最怕的不是意識到自己落後了,而是根本不知道是怎樣落後的。」4、讀《快速閱讀訓練法》讀完本書,我有如下幾點思考,和大家共勉:01、能改變你一生的閱讀方法02、善於控制你的注意力,形成你的高效循環圈。
  • 2019年我讀了上百本書,寫了近20萬字的書評,最好看就是這十本了
    然而,長大以後,非但沒有把自己讀過的書記錄下來,除了偶爾抄過一點讀書筆記之外,有時候連自己有讀過那本書都不是很記得了。直到今年,機緣巧合,學習了寫書評。剛剛翻了一下豆瓣的記錄,原來今年已經讀了50多本書,單純是書的評論,就已經寫了17萬多的字了。
  • 掌握這兩種閱讀方法,一個星期讀6到7本書不是問題
    但是現在作者已經成為一名書評人,為「生活駭客」(LifeHacker,日語版)、「新聞周刊」(日語版)等多家網站撰稿,每月為近60本書撰寫書評。從慢讀者到每年閱讀量在700本書以上,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固定每天的閱讀時間,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運用「流水式閱讀」和「呼吸式閱讀」的方法你也可以做到每天讀一本書。「流水式閱讀」的方法,告別閱讀速度慢!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眼界,寫出來的東西毫無趣味。先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讀書,才能快速高效的汲取到營養。下筆的時候便猶如泉水噴湧,筆墨生香。看了很多閱讀類書籍,推薦這本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高分讀書法》。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西岡一誠,在高三階段一萬個學生的排名裡邊,他排名9000多名。於是他奮起直追,從被動讀書到主動讀書,從累積知識量到增進獨立思考能力。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打破低效,讓讀過的每本書都為你所用
    那麼,怎樣閱讀一本書,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呢?日本作家赤羽雄二就總結出一套高效閱讀方法;他在麥肯錫工作14年之久,每個月堅持至少閱讀14本書。這套閱讀方法,是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而來,內容都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中。